摘要:當知道撞上來的船上沒有人,你就會不會發脾氣,因爲你知道發脾怒罵也沒有用。但如果對面船上有人,那就不同了,你就會大聲的呼喊讓對方讓開,如果對方不聽,可能還會怒罵對方,不管對方讓不讓開,你的心情一定是糟糕到了極點。

原文
方舟而濟於河,有虛船來觸舟,雖有惼心之人而不怒;有一人子其上,則呼張歙之;一呼而不聞,再呼而不聞,於是三呼邪,則必以惡聲隨之。向也不怒而今怒也怒,向也虛而今也實。人能虛己以遊世,其孰能害之。
註釋
方舟:兩舟相併叫方舟。
惼:狹急,暴躁易怒。
張:退開
歙:退
譯文
併合兩條船來渡河,突然有條空船碰撞過來,即使心地最褊狹,性子最火急的人也不會發怒。倘若有一個人在那條船上,那就會大聲呼喊呵斥來船後退。呼喊一次沒有用,呼喊第二次也沒有回應的話,還會有第三次。而且必定會罵聲不絕。剛纔不發脾氣而現在發起怒來,那是因爲剛纔的船是空的而現在卻有人在船上。一個人倘若能聽任外物,處世無心而自由自在地遨遊於世,還有誰能傷害他呢?
解讀
當知道撞上來的船上沒有人,你就會不會發脾氣,因爲你知道發脾怒罵也沒有用。空的船是隨着河水自然的漂流,並不是有意要撞上來。而且是你自己的航行影響了它的軌跡。但如果對面船上有人,那就不同了,你就會大聲的呼喊讓對方讓開,如果對方不聽,可能還會怒罵對方,不管對方讓不讓開,你的心情一定是糟糕到了極點。本來愉快的旅行變了味。而且爲什麼是一定要對方去讓開呢,也有可能是自己妨礙了別人的航行,自己讓開讓別人先過,不也是一樣嗎,爲什麼一定要爭個先後呢。
如果對面是條空船,不能自己改變軌跡,那麼你就會主動地避開。那麼在船上有人的時候,也可以看成空船存在啊,自己讓開就是,何必去斤斤計較呢?爲什麼要因爲別人而影響自己的心情呢?
不要事事都以自我爲中心,要學會原諒別人的無心之失。爲什麼要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呢?計較的太多受累的是自己的身心,要學會把那些外在的事物都看作一條空船,當作虛無。就不會因爲別人的行爲而影響自己的心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