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中加古生物學家在北京宣佈,他們發現了世界上首批三維保存的古鳥類尾羽琥珀,初步揭開了一億年前古鳥類尾羽的祕密,該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上。

超美古鳥尾羽琥珀被發現 古生物學家:那是1億年前的一場爭鬥

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領銜,此次新發現的標本來自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據礦區的火山灰測定,此地的琥珀距今約一億年前,屬於白堊紀晚期的最早期。

超美古鳥尾羽琥珀被發現 古生物學家:那是1億年前的一場爭鬥

超美古鳥尾羽琥珀被發現 古生物學家:那是1億年前的一場爭鬥

2015年,一個偶然機會,邢立達在緬甸密支那琥珀市場看到了一種非常奇怪的羽毛珀,“這些羽毛珀有着粗粗的羽軸,這令我馬上想起了孔子鳥那對顯眼的尾羽!”邢立達告訴封面新聞記者,“但它們太奇怪了,我們知道,羽軸都是封閉,中間是充滿海綿組織的髓腔,但這些琥珀中的羽軸在羽毛背面則是開放的,也沒有髓腔。”毫無疑問,邢立達當時看到的便是首次以立體形式保存的羽軸主導型羽,其開放的羽軸令人非常困惑。隨後的發現令邢立達更加驚訝,他在各地的琥珀市場和一些民間收藏者手上陸續發現了數十件擁有同樣特徵的羽毛珀。

超美古鳥尾羽琥珀被發現 古生物學家:那是1億年前的一場爭鬥

超美古鳥尾羽琥珀被發現 古生物學家:那是1億年前的一場爭鬥

此次發現的這些標本有着很高的多樣性,邢立達說:“個別標本的羽軸和羽支還具有橫向色素沉着帶,深棕色和無色帶交替出現,這代表着黑素體的分佈和濃度,表明這些古鳥類的尾巴很可能是斑斕的,非常養眼的。”

超美古鳥尾羽琥珀被發現 古生物學家:那是1億年前的一場爭鬥

我們知道,現代鳥類的觀賞性羽毛色彩豐富,在求偶等行爲中有重要作用。邢立達在數十件羽軸主導型羽的羽毛珀中,找到了至少9件是成對出現的,而且羽毛附近沒有鳥類的屍骸,也沒有跡象表明羽毛和樹脂表面有過打擊式接觸。“琥珀中的證據告訴我們,這很可能只是兩鳥相爭,一隻被打敗了而掉落羽毛而已。”

封面新聞記者 程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