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作爲服務行業的一類典型企業,提供更加高效、優質的服務也是其能夠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的重要手段。因爲人們需要各個方面的優質服務,因此服務質量與企業的發展密切相關。

文 | 社論

中國新聞網報道,民航資源網昨日發佈的《航空市場趨勢報告》顯示,目前全球有82家航空公司提供機上WiFi服務,較2017年增長17%。在報告公佈的全球機上WiFi覆蓋範圍(可用座英里)排名前20的航空公司中,東方航空是唯一入列的國內航空公司。

今年初,中國民航局正式放開機上WiFi使用。東方航空、海南航空、春秋航空和廈門航空等國內航空公司先後宣佈在相應航班開通WiFi功能,但截至目前仍只是少量國際航班已經開通。業內人士表示,機上WiFi目前仍處於試點階段。

在互聯網時代,網民對於隨時隨地上網的訴求尤爲迫切,也是移動辦公時代更多高管的訴求。但國內航空公司除了一些原因所限之外,從WiFi這一服務提供來看,其尚與市場的要求,旅客的要求有不小距離。

可以說,在國內出行方式選擇越來越趨於高鐵化的當下,航空公司的競爭意識仍有待於進一步加強。

誠然,國內航班的WiFi功能開通需要主管部門授意,目前也是在試點階段,但從已有媒體報道來看,國內航空公司雖然在部分航班開通了WiFi功能,但網速慢、名額有限也讓這一服務打了折扣。

如果與國外同行比較,國內航空公司的WiFi提供服務則是有相當大的差距。國外某行業權威機構今年2月份發佈的報告顯示,全球43%的有效座位里程(ASM)提供WiFi上網,同比2016年增長10%。美國航企按ASM提供WiFi上網的比例至少達86%。在全部提供機上WiFi的航班中,超過一半(57%)航班的WiFi性能被評爲"良好"。

其實,不僅飛機,其他交通工具提供上網服務也已經越來越普遍,比如北京的公共汽車就基本覆蓋了WiFi。在高鐵上,有WiFi也變得越來越普遍,比如京津城際、京滬高鐵、廣深港高鐵等均已實現,未能覆蓋的也有計劃表。去年底,中國鐵路總公司一副總經理表示,WiFi覆蓋將推廣到全部高鐵。而航空公司的航班何時全部覆蓋WiFi?

上網是一項基本的服務,至於乘客用不用,是另一回事。換句話說,是否提供WiFi,已經不再是航空公司能夠以安全爲由拒絕提供的了,而是必須與時俱進,必須滿足旅客飛行,尤其是遠途飛行時需要上網這項基本的服務訴求。否則,航空出行就可能被更多旅客所厭棄。

而服務質量取決於服務意識。遺憾的是,國內一些航空公司的服務意識仍然相對淡薄,不僅機上WiFi,還有餐食不好,對頭等艙和經濟艙旅客在服務態度上的明顯差異等。這些其實不是航空公司"能不能"做好的問題,而是有無意識去改善的問題。

不管是與國外同行相比,還是與高鐵相比,國內航空公司的服務水平和意識,仍與旅客的期待有一定距離。而在高鐵網越來越完備,準點率更高的現實語境下,航空公司仍有必要快馬加鞭,再進一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