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劉平安也補充指出:“另外現在大家預期三板精選層馬上就要交易了,會有大量投資者入場,當然也不排除有一些企業存在拉高股價的需求,比如入選精選層公開發行的時候,有的投資人也會關注其二級市場的價格,大多數股價的上漲是恢復性增長,迴歸到基本價值的價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這家2016年4月掛牌,隨後登陸新三板創新層的互聯網服務企業,在2019年10月至今股價累計上漲了103.26%,截至4月30日易家科技股價爲19.31元/股,其間公司的交易並不活躍,日均成交額僅2.86萬元。

(原標題:536家“翻倍股”的祕密: 精選層概念魚龍混雜 高漲幅、低成交隱匿“炒作”風險)

4月29日晚,球冠電纜、艾融軟件、藍山科技和流金歲月申報精選層獲全國股轉公司受理,至此,從4月27日正式啓動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並在精選層掛牌業務的受理與審查工作,精選層申報受理企業增至8家。

新三板改革的東風,顯著活躍了市場。

100餘家已經進入輔導程序的新三板企業無一例外均收穫了大量投資人的廣泛關注,但這只是當前新三板“行情盛宴”的一角。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自2019年10月新三板改革正式啓幕,隨着各項配套制度的大幅鋪開,沉寂已久的新三板市場早已暗流湧動,不少企業都在資金的大幅湧入之下“身價”暴漲,價值偏離基本面,其中,有部分企業的成交額非常小,存在資金炒作的嫌疑。

四百家日均成交不到10萬元

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30日,已有138家新三板企業公佈了衝擊精選層的意願,其中,大部分企業都採取了實際行動。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已有121家已經進入精選層輔導程序,其中已報送輔導備案材料的企業有5家,99家公司完成輔導備案登記受理,9家公司輔導驗收通過,8家公司獲得全國股轉公司受理。

自去年10月以來,新三板市場交投顯著,三板做市指數從2019年10月至今累計上漲43.33%。在這一過程中,市場湧現了不少大“牛股”。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2019年10月至今,536家新三板公司股價累計漲幅超過100%,其中包括418家基礎層企業和118家創新層企業。

但在這些企業中,合計有414家新三板企業日均成交額不到10萬元,更有10家企業日均成交量僅爲100股。

在高漲幅、低成交額背後,不少新三板企業的股價、“參考市盈率”與公司的實際價值和業績情況出現了一定的“背離”,甚至遠超同行業上市公司的估值,較爲典型的是易家科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這家2016年4月掛牌,隨後登陸新三板創新層的互聯網服務企業,在2019年10月至今股價累計上漲了103.26%,截至4月30日易家科技股價爲19.31元/股,其間公司的交易並不活躍,日均成交額僅2.86萬元。

截至目前,易家科技還尚未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但從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的淨利潤來看,2019年1-9月實現淨利潤5146.41萬元,同比下滑15.17%,實現淨利潤則僅爲793.51萬元,每股收益僅0.15元。

去年年底,易家科技股東曾因股票交易申報價格偏離行情揭示行爲遭自律監管。

除了易家科技類企業之外,新三板市場上也有不少質地優良、交投活躍的掛牌公司,但在投資人追捧的另一面,公司當前的市盈率卻“岌岌可危”。

如精晶藥業,該公司主要生產無菌原料藥及精氨酸系列衍生物,近兩年來公司的營收分別爲2.49億元和3.65億元,2018年、2019年淨利潤分別爲1505.68萬元、3072.28萬元,此前公司還曾吸引達晨創投等知名機構。

在新三板啓動新一輪改革之後,精晶藥業股價從2019年10月至今漲幅高達107.5%,股價爲2.61元,但市盈率卻高達106.88倍,而截至目前上市公司西藥板塊的平均市盈率僅爲43.53倍。

“不排除會有炒作現象,因爲本身三板的股票交易量就很小,這也就意味着很少的資金就可以把股價拉起來,以前的三板市場,在我們看來是沒有二級市場(這個概念的)。”4月30日,金長川資本董事長劉平安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

不過,在大多數新三板業內人士看來,新三板市場目前的市場情況是比較正常的,不少股票的上漲都屬於估值修復。

“在2019年6月,以三板最活躍的做市指數去看,平均市盈率只有13倍,而這些公司的淨利潤是在八千萬以上的,但2019年6月股價低於淨資產的數量達到45%,近半的公司(股價)是低於淨資產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最近的上市主要是政策預期改善以後的估值修復,只要大家惜售,股價就會漲上去,並不是說一定要有(成交)量股價纔會上去。”安信證券新三板研究負責人諸海濱受訪指出。

劉平安也補充指出:“另外現在大家預期三板精選層馬上就要交易了,會有大量投資者入場,當然也不排除有一些企業存在拉高股價的需求,比如入選精選層公開發行的時候,有的投資人也會關注其二級市場的價格,大多數股價的上漲是恢復性增長,迴歸到基本價值的價位。”

股價上漲會影響發行嗎?

隨着新三板越發火熱,大量的投資人也跑步進入市場。

此前,全國股轉系統曾向主辦券商下發的文件要求,各個券商的新三板投資者開戶率在5月31日之前應達到30%以上,在6月30日前應達到40%以上。而截至目前,新三板市場開戶的合格投資者人數已經突破68萬。

新增投資人的入場,是新三板企業股價狂飆的重要支撐之一。不過,隨着部分企業股價的不斷走高,也有一些市場人士擔憂部分市盈率過高的企業,存在股票發行失敗的風險。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創新層合計有44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市盈率超過100倍。

此前,部分擬申報精選層企業的發行底價或區間價高於彼時交易價格的現象也在市場引發爭議。

如微創光電披露的擬發行底價或區間爲16.67元/股,公司最新一輪定增價格爲8.96元/股,而公司披露當天股價僅爲15.59元/股,60日均線收盤價爲13.73元/股,儘管公告披露後微創光電股價一路走高,截至目前已經突破22.35元/股,但仍有市場人士進行了相關風險提示。

諸海濱團隊指出,借鑑科創板新股近期詢價發行估值逐步下移趨勢,特別建議精選層公司定價需理性,也需要眼光放長遠。因爲公開發行定價上除了需考慮對標A股同行業公司估值以外,還需考慮板塊流動性差異、精選層公司初始流通盤較大的特點,公司行業地位帶來的折溢價水平等因素,也提醒投資人需綜合關注精選公司長期價值,眼光放長遠。

不過,目前大多數的申報精選層企業定價都低於交易現價。如“明星股”貝特瑞的發行底價爲25元/股,而貝特瑞目前公司收盤價爲45.58元/股。

劉平安指出,發行失敗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按照現在的制度安排來看,跟三板以前的投資者結構是一脈相承的,現在已經發布的公告來說,發行底價相比於二級市場的價格來看大多都比較低,並且有一些還低很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