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是一件快樂的事,我覺得作爲一名釣魚人,不要把漁獲看得太重,享受其中的漁樂就好。喜歡野釣的人都知道,野釣的環境相對而言更復雜,也會碰到許多麻煩事。比如,在釣魚的時候總是容易纏繞子線,讓許多釣魚人比較苦惱,以下就來分析一下子線纏繞的原因,以及相對應的解決辦法。

在釣小個體魚的時候,比如浮釣小白條、小翹嘴之類的小魚,我們通常會用細線小鉤,子線特別細,魚鉤特別小,可能會用到0.3號子線、甚至0.2號子線。可以說是子線越細,越容易纏繞,子線越長,也越容易纏繞。所以,在野釣小個體魚時,不影響浮漂信號的前提之下,把子線用得稍微粗一點,短一點會更好。

尤其是釣小魚的時候打頻率,需要加快拋竿的速度的時候,拋竿的手法不對,或者提竿刺魚脫鉤,很容易造成子線纏繞的問題。短子線適合釣快魚,長子線更適合釣慢魚,在釣浮、或者釣離底時,魚不開口,用長子線可以增加餌料的擺幅,增強誘魚效果。

對於以上一些子線纏繞的原因分析,可以用相對應的方法來改變,減少子線纏繞,也可以上魚更快。比如在魚情很好的時候,正好連桿,突然子線纏繞,是一件麻煩事,換子線又需要時間,耽誤上魚的速度,等換好子線以後,連桿的魚情卻會變慢了。爲了儘量避免子線纏繞,可以改變的有:適當的縮短子線長度,儘量選擇粗一點的子線,練習拋竿的手法,一般要拋得順暢一些,鉤餌在遠處,鉛墜在近處,就能減少子線纏繞的幾率。

根據魚的個體大小來選擇子線長度,一般來說釣小魚用偏短一些的子線,釣大魚用偏長一些的子線。釣小白條用20公分的子線對摺即可,子線短些更靈敏,而且也不太容易纏繞,但也不適合太短。在冬季釣鯽魚,可以使用更長一些的線,比如50公分對摺,其他季節用30公分對摺更合適,因爲冬季的鯽魚開口輕,長一些的子線可以增加餌料擺動幅度,“運動的餌料”更具有吸引力,刺激鯽魚開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