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之前的文章中为大家推荐了一篇巴顿将军的战前动员讲话,当时我说,激励士兵上战场赴死比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困难多了,但是,人家做到了,我们很多老总却做不到。著名经济学家迪克西特分析道:这个策略是,任何想要接受这一临阵豁免提议的士兵,都不得不在所有同伴眼皮底下这么做,当然,没有人愿意这么做,因为这实在太丢脸了。

【编者按】

在之前的文章中为大家推荐了一篇巴顿将军的战前动员讲话,当时我说,激励士兵上战场赴死比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困难多了,但是,人家做到了,我们很多老总却做不到。今天,再为大家推荐英王亨利五世的战前动员演讲。在形势明显不利于英军的情况下,亨利五世没有对他的士兵歇斯底里地叫嚣:“给我上、给我冲!”而是说:“谁没有心思打这一仗,就让他离队好了。我们发给他通行证,还让他带上钱作盘缠。既然他不愿和我们一起以身报国,我们也不愿和他死在一起。”

《国王的演讲》教你如何让战士甘愿赴死边疆也不退缩在家乡

这话太有杀伤力了!谁也不会在同伴的眼皮子底下做逃兵的,那样太丢人了!这句话激起的是士兵的荣誉感,当荣誉感压倒一切的时候,任何人都可以置生死于度外。所以,我在《演说大系统》中写道:每一个员工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最柔软的地带,这个地带靠命令、靠制服是无法抵达的,靠什么?靠演讲、靠沟通,靠语言的力量!所以,老总要想带好队伍,必须要讲好话;而要讲好话,首先要洞悉人性,了解人的心理。

文中可圈可点的精彩语句很多,大家用心看,用心体会。最后我想说,文章结尾的观点我是不同意的,空话绝对不能激励人心!在封建君主时代,等级森严,人们连想想和国王称兄道弟都是大逆不道,而国王这样表态了,这本身就是行动,有这个表态,足以让战士奔赴沙场!

【正文】

《国王的演讲》教你如何让战士甘愿赴死边疆也不退缩在家乡

公元1415年,英王亨利五世带领孤军深入法国腹地,最后他的军队被法军逼到一个没有防卫的要塞。

莎士比亚为我们描绘出当时的场景。在战役打响之前,国王作了这样的演讲:“谁没有心思打这一仗,就让他离队好了。我们发给他通行证,还让他带上钱作盘缠。既然他不愿和我们一起以身报国,我们也不愿和他死在一起。”

著名经济学家迪克西特分析道:这个策略是,任何想要接受这一临阵豁免提议的士兵,都不得不在所有同伴眼皮底下这么做,当然,没有人愿意这么做,因为这实在太丢脸了。士兵通过拒绝这一提议,在心理上已经破釜沉舟、切断退路了。他们彼此之间已经签订了一份合同,宣布面临生命危险时,谁也不苟且偷生。

接下来本应该是“打了胜仗,金票大大的有”。但是亨利五世有更高明之处,他继续演讲道:“上了年纪的人记性差,但是哪怕什么都忘了,他也会如数家珍地回忆自己干下的业绩……我们这一帮生死与共的兄弟,凡是今天和我一道血洒战场的人,都将是我的兄弟。不管他的地位如何卑微低下……此刻熟睡的绅士,有朝一日会埋怨自己时运不济,没能来到这里……”

多么煽情的激励,成为国王的兄弟,他一开口就让其他人感到英雄气概顿生。

当他的将领感慨:“要是我们再多一万人就好了。”亨利五世回答道:“哪怕再增加一个人我也不愿意,增加一个人就会分享我们那么一点光荣。”反正也不会有援军来,不如说得体面点。

这段对话据说被当时的传记作家记录下来,后来被放入了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而广为流传。

阿金库尔战役最后以亨利五世的大胜而告终。那么当你凯旋,国王会跟你说“我的兄弟,到我的王宫来,和我住在一起吧,把我的妹子嫁给你”吗?当然不会,说到底这是一些空话,但这种激励确实很管用。

不知道大家读了这篇演讲有和感想,是否学到了一点点如何激励团队,培养团队士气。关于《演说大系统》,他告诉人们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如何招商演说,如何让自己说话更有说服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