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乾打壘精神一直留存在大慶石油人的心中,時刻激勵着後輩們,遇到困難不等不靠不繞道,勇於迎接困難和挑戰。春季風大,吹得胡小松幾人不敢睜眼睛,再加上拽了這麼長時間,胳膊早就酸得不行,額頭上也滲出了汗水。

繼承發揚乾打壘精神:遇到困難不等不靠不繞道

無懼腳下的積水,更無懼電杆上的挑戰。(大慶日報資料片)

120天,在荒原上建出30萬平方米的乾打壘,隨着一個個村落的出現,大慶艱苦創業“六個傳家寶”之一的乾打壘精神隨之形成。在乾打壘精神的引領下,石油工人用厚實的肩膀擎起了一座座鑽塔,用勤勞的雙手擒住了一條條油龍,大慶油田成爲一顆璀璨的明珠,而乾打壘,漸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但是,乾打壘精神一直留存在大慶石油人的心中,時刻激勵着後輩們,遇到困難不等不靠不繞道,勇於迎接困難和挑戰。

站在井場上,就跟拔河一樣,雙手緊握鋼絲,身子努力後傾,一點點使勁兒往上拽

時代進步,並不意味着所有生產都會一帆風順,遇見困難是常事兒。石油工人們有老傳統“護體”,用乾打壘精神激勵自己,任何時候都不退縮。

4月1日,採油五廠一礦測試隊要給杏8—2—213井進行測試,主要檢查這口井的注水量、注水壓力有無變化。初春,井場泥濘,測試車離井60多米時,開不進去了,鋼絲要想下到井裏,必須用人託舉着,這樣才能保證鋼絲不打卷。

測試工胡小松、朱磊和王學鑫,踩着腳下的淤泥,一點點地託舉起鋼絲。鋼絲連着井下的投撈器,特別重。幾個人一邊託舉鋼絲,一邊把它順到井裏。就在投撈器下到偏3層時,突然遇阻下不去了,鋼絲也被“連累”得松垂,耷拉到地面。胡小松幾人連忙把鋼絲捋直。

井場本就泥濘,再加上捋鋼絲需要不停地移動腳步,沒幾分鐘,幾個人的靴子就沾滿了泥巴。這還不算,腳下特別滑,胡小松一個趔趄,差點摔倒。捋完鋼絲,還需要把它拽上來。

幾個人站在井場上,就跟拔河一樣,雙手緊緊握着鋼絲,身子努力後傾,一點點使勁兒往上拽。

春季風大,吹得胡小松幾人不敢睜眼睛,再加上拽了這麼長時間,胳膊早就酸得不行,額頭上也滲出了汗水。但只要鋼絲沒拽上來,就算再辛苦他們也不會放棄。就這樣,幾個人在空曠的井場,信心十足地喊着號子,繼續拽鋼絲。

投撈器終於被帶出井口,幾人頓時鬆了一口氣,胳膊是酸的,心情卻是舒暢的。就這樣,經過五六個小時的奮戰,杏8—2—213井順利完成測試。

當年會戰初期,廣大職工在這片土地上,建設起了乾打壘,從而保證了石油會戰的正常開展。這種奮發圖強、自力更生的精神,石油人不敢忘記,也不會忘記。儘管這次測試,胡小松等幾個人非常辛苦,但是當生產需要他們時,他們仍然會義無反顧地選擇爲工作付出。新時期的石油人用實際行動證明着,踐行老傳統,他們是認真的。

繼承發揚乾打壘精神:遇到困難不等不靠不繞道

石油工人擰成一股繩,用力拉拽鋼絲繩。通訊員 王鑫 攝

肩膀“客串”叉車,扛了整整3.2噸原料,臉上、頭髮上、身上全是白色粉料

這段時間,崑崙塗料有限公司塗料分廠的生產進行得如火如荼。3月26日,他們要生產一批塗料。這本是一件挺平常的事情,問題在於生產用的叉車壞了,沒有叉車,怎麼把鈦白粉、重鈣、滑石粉這些沉重的粉料,從原料庫房運到生產車間,從而進行加工生產呢?

如果是三袋兩袋、十袋八袋的粉料,那比較容易處理,可這批粉料一共3.2噸,整整68袋,這該怎麼辦?面對這種情況,塗料分廠的幾名員工一商量,乾脆用肩膀“客串”叉車,把這批粉料一袋袋扛到車間。

要知道,分廠的員工年齡偏大,姜興有快50歲了,楊思濟將近60歲。這麼大的年齡還要幹這些重體力活兒,真是不容易,要不怎麼說,大慶石油人都很優秀呢,因爲他們有傳統、有信仰,從不懼怕困難。

庫房裏的粉料堆得像一座小山,要想將它們都扛走,並沒有那麼簡單。員工們沒有因此感到爲難,姜興有甚至調侃道:“平時也沒工夫去健身房,全當鍛鍊身體了。”說話間,姜興有一哈腰,抓起一袋粉料,往後一甩,就將袋子扛在肩上,大步流星地走向車間。

一時間,從庫房到車間的這段路突然變得熱鬧起來,員工們你來我往,忙着扛運粉料。再一細瞧,每個人的臉上、頭髮上、身上都是白色粉料,與汗水混合,變成了大花臉。不過他們並不在意,還互相開起了玩笑,調侃對方擦了粉底。

一袋粉料25公斤,一趟趟地扛,時間久了難免疲憊。楊思濟的腰疼得受不了,用手捶幾下;胳膊酸了,用力甩一甩。這樣循環往復,一干就是一個多小時,員工們終於將堆積如山的粉料全部扛到車間,保證了生產計劃順利進行。

在困難面前不等不靠不繞道,這是乾打壘精神所體現出來的內涵。在沒有叉車的情況下,員工主動尋求解決辦法,化解生產難題,這本身就是一種傳承傳統的表現。雖然生產中的重體力活兒對他們的身體和年齡來說是一種挑戰,但是他們從未退縮和放棄,反而用一種樂觀、積極的態度去坦然面對。

繼承發揚乾打壘精神:遇到困難不等不靠不繞道

崑崙集團的姜興有(左)和楊思濟(右)相互配合,用雙肩運送原料到車間。通訊員 黃永輝 攝

10米高的操作檯上,掄起鐵錘,朝扳手“噹噹噹”一陣敲,螺絲節節敗退

3月25日上午,一直正常運轉的南2—5—丙206井突然出現尾軸錯位問題,無法繼續運轉。接到消息後,採油二廠第五作業區採油44隊維修工王敬輝、李陽幾人,立即趕到現場進行“救治”。

原因很快被找到,是南2—5—丙206井運轉時間太長,再加上負荷較大,尾軸的螺絲斷裂,導致錯位。李陽告訴記者,如果不及時處理,很容易翻機,直接影響生產。

南2—5—丙206井的抽油機屬於14型抽油機,足足有10米高,尾軸恰好在抽油機頂部。要想幹這個活兒,肯定要高空作業。

幾個人將光桿的負荷卸掉,升降車就位,作業即將開始。細心的王敬輝發現李陽的臉色有些發白,手心冒汗,一問才知道,李陽有恐高症。大家見他一臉緊張,勸他別上去了。可是李陽心裏清楚,現在隊裏任務多,每個人手裏都有活兒,雖然自己工作時間不長,經驗也不是最豐富的,但如果連眼前這點困難都克服不了,怎麼能算個優秀的石油工人呢?當年石油會戰時,前輩們什麼苦沒喫過,什麼罪沒受過。

李陽深深地呼出一口氣,平靜了幾秒鐘,緊接着,他從容地紮好安全帶,帶上大錘、小錘、扳手,和王敬輝一起,縱身跳進升降車,一點點升到尾軸跟前。王敬輝坐在抽油機的橫船上,扳手一伸,將螺絲緊緊“咬”住,而站在操作檯上的李陽則掄起鐵錘,朝着扳手“噹噹噹”一陣敲。隨着扳手一點點地轉動,螺絲節節敗退。

春季風大,越是高處風越囂張。李陽身在橫船上,耳旁風聲呼嘯,工服被吹得獵獵直響。或許是憶起了當年老前輩在荒原建乾打壘時的攻堅克難的場景,或許是受身邊同事在高空中如履平地般泰然處之的影響,李陽似乎忘了自己身在高空,只見他全神貫注地盯着螺絲,每一錘落下去都穩而有力。鬆掉四根螺絲,就該給尾軸“正骨”了,兩個人相互配合,先是將前面的兩根頂絲鬆了鬆,再用扳手將後面的兩根頂絲緊了緊。

就這樣,隨着頂絲的鬆鬆緊緊,尾軸往前移動5釐米,恢復正常位置。穿螺絲、上螺帽,李陽和王敬輝動作麻利地將螺絲重新擰上,然後順着升降車返回地面。仰頭看看抽油機,嘿,李陽才反應過來,自己剛纔也沒害怕啊。王敬輝調侃他,“你光顧着幹活兒,都忘記自己恐高了吧。”

乾打壘精神就在於,在困難面前,你到底肯不肯服輸。李陽在困難面前沒低頭,從開始手心冒汗,到後來從容自若地上了升降車,最後竟然將自己恐高這碼事給忘了,這充分說明,困難從來都是紙老虎,只要你肯和它對視,就有翻盤的機會。而大慶石油人,從不缺少這樣的信心和勇氣。

跪在管線裏,被樹脂膠刺激得直流眼淚也不耽誤幹活兒

3月18日上午,金鑼肉聯廠北側的一條玻璃鋼管線被挖溝機碰出個大窟窿,爲了及時解決這個問題,水務公司管網分公司搶修維護部的搶修人員韓超、羅成等人,立即趕去糊內縫。

所謂糊內縫,就是鑽入管線,像給自行車補胎似的,把漏點補上。

羅成拎着磨光機鑽到管線裏面,又往前爬了六七米,開始“嗡嗡嗡”地打磨漏點。然後往玻璃布上抹一層樹脂膠,粘到漏點上面。

管線裏的空間狹窄,羅成跪在裏面,身子根本伸不直,腦袋緊緊挨着管線的上邊,頭都抬不起來。這個姿勢本就遭罪,樹脂膠還跟着“起鬨”,那股又酸又辣的氣味,一個勁兒地往羅成的鼻子裏鑽,嗆得他不停地打噴嚏,還直流眼淚。

堅持一會兒脖子就酸了,羅成索性倒下身子,仰着臉繼續幹。忽然,羅成“哎呦”一聲。原來,有滴膠水滴到了眼睛裏。韓超和同事們喊他出來,羅成沒答應,而是將唾液抹在眼睛上,緩了一會兒,這纔將眼睛睜開。樹脂膠的刺激性太強,羅成的眼淚比之前流得更厲害,模糊了視線。

什麼是乾打壘精神?這種精神,或許不是簡單的字面上的定義,也不是提到它時能夠一下子將它的意義脫口而出,而是把它深深地埋藏在心底,雖然平時不曾碰觸,可是當生產需要時,能夠用實際行動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用每一個行爲、每一個動作去詮釋。

羅成是個脾氣倔,即便這般難受,也不肯敗下陣來。他一邊抹着眼淚,一邊糊着內縫,整整往漏點上粘了20多層玻璃布,確定漏點被嚴嚴實實地堵上,才淚流滿面地從管線裏爬出來。

羅成的眼睛是紅的,臉上的笑容卻很輕鬆,因爲工作順利完成了。痛並快樂着,這話用在此時的羅成身上,最合適不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