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魏仙耘 姚瑶 潘敬林。常德河街的乌篷船。

原标题:发现常德之美:去河街,做一回“清明上河图”中人

□常德日报·常德融媒记者 李紫莹/文

常德,是一座地地道道“枕在水上”的城市。沅江岸边,曾经繁华数百年的河街,写尽了旧时常德的荣光与铅华。

常德河街位于穿紫河畔,其水系与柳叶湖相通。潘敬林 摄

在《常德》中沈从文写道:“这是一条长约三里的河街,有客栈、花纱行、油行,有卖船上铁锤铁链的大铺子,有税局、各种会馆和行庄。”

常德丝弦中也唱道:“大河街、小河街、麻阳街,常德城里街连街。”

暮色中的河街建筑与穿紫河上的倒影相映成趣。罗兵 摄

常德河街夜景。彭继春 摄

岁月的脚步轻轻,历史的印迹重重。曾几何时,河街在常德城市历史中成为一段记忆,在沈从文的散文里成为一首民谣,在离乡游子的心中成为挥之不去的浓浓的乡愁。

从河街的建筑内远眺穿紫河。李思红 摄

2018年元宵节时,拥挤的常德河街。李龙 摄

于是,当这段乡愁浓得化不开的时候,集旅游、商业、文化、历史于一身的新河街便“复活”在穿紫河畔,还原了旧时河街的市井繁华,让常德人体会到历史文脉和城市空间的完美融合。

常德河街的水幕电影。刘颂 摄

《常德记忆》大型灯光风情实景演艺秀常德河街实景表演现场。李龙 摄

常德河街的幽静院落。郑龙伟 摄

常德河街的色彩之美。陈志朋 摄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眼前一条青石板铺就的长街沿河畔蜿蜒伸展,青砖黛瓦,古风依然。错落有致的商铺一个挨一个,卖的都是儿时喜欢吃的东西:擂茶、麻花、臭豆腐、麻辣藕、糖油粑粑……

阳光照射在河街麻质画馆的作品上。潘敬林 摄

常德河街一家名为《续堂》的小店内,锔瓷传承人秦剑正在为瓷器上锔钉。潘敬林 摄

常德河街麻阳街,潘能辉正在自己的木雕馆内构思大型木雕作品。潘敬林 摄

常德渔鼓传承人刘昌会正在常德河街鸳鸯走马楼为游客进行表演。李紫莹 摄

常德丝弦受到游客追捧。李龙 摄

常德河街的非遗展演。蒋世元 摄

游客、市民在常德河街乡村名优特新产品商店内选购编织竹器。这些竹器出自澧县甘溪滩镇太青村贫困户杨美成等农户之手。裴维维 摄

尤其是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让慕名而来的游客流连忘返:锔瓷、麻画、泥塑、木雕……手艺人个个技艺精湛,出自他们手中的作品或造型典雅,或精雕细刻,或独具风韵。鸳鸯走马楼不时传来咿咿呀呀的地方曲艺之音,犹如常德的一曲《游园惊梦》。

薄雪如轻纱一般,给常德河街平添了几许浪漫和诗韵。许厚明 摄

一家人在常德河街夕阳下漫步。赵陆军 摄

常德河街开街之前,一位古装美女从街头走过。陈照华 摄

常德河街的乌篷船。杨孚春 摄

如果你也爱常德,不妨去这里转一转。在晨光熹微中,在夜幕低垂时,给自己送上一场温柔的梦。

策划

任民政

统筹

魏仙耘 姚瑶 潘敬林

责任编辑:祝嘉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