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只能说,为了反抗现实社会的不公和所谓圣人的虚伪,虽然时隔千年,庄子与卢梭,不约而同地扛起了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大旗。所以,庄子尖锐地指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庄子在《庄子·外篇·胠箧》中的一段话。对于这段话,我们不能孤立地解读。庄子的思想具有冲击力,或者说具有能量;庄子的话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流行语。比如负能量,看似来自于物理学,其实又不太对,因为能量没有正负之分;大智慧,看似来自于佛学,其实也不太确切,比如,由谁负责区分啥叫大啥叫小呢?这些个概念,都有些模糊。不过,在似是而非的情况之下,反而最容易做文章。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是个假设,即:如果什么,那么,就会什么。我们先看看庄子的原话吧:
这篇《胠箧》的题目,就是(偷偷)打开箱子的意思。庄子是一名杠精,他擅长以比喻说事,他激烈反对儒家倡导的仁义道德。他觉得,人的道德观念是“圣人”臆造的,用来糊弄人的。
凡事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就像必须把山丘夷平才可以填满深谷一样。如果“圣人”以花言巧语为幌子,强占了道德的制高点的话,那么,不就等于是,把别人推入了不道德的深渊之中了吗?可以看出,庄子的心中,有朴素的人人平等的思想。
庄子觉得,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行事,大智若愚,从善如流,就可以了。那些用自己制定的道德标准去胁迫其他人的所谓“圣人”或者“统治者”,肯定是别有用心的一群。所以,庄子有强烈的复古倾向。因为,在想象中的远古时代,人人平等,没有什么道德绑架,也没有剥削和压迫。
1000多年之后,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说出了类似的观点,即“高贵的野蛮人”。不过,这种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真有那么美好吗?只能说,为了反抗现实社会的不公和所谓圣人的虚伪,虽然时隔千年,庄子与卢梭,不约而同地扛起了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大旗。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春秋时期,窃国大盗可以活得很滋润;在法国大革命的前夜,那些王公贵胄也是同样的骄奢淫欲。他们嘴上一套、手上一套,忽悠别人又是一套。所以,庄子尖锐地指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卢梭也道出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缘由,是阶级和剥削。
那么,我们人类社会需不需要圣人和道德说教呢?显然,庄子坚决反对,而孔子持中庸的立场,觉得不可或缺,不过要注意过犹不及。需要强调的是,庄子是为了反击虚假的仁义道德观才这么决绝的。在认同庄子的表述的同时,我们不能完全否认孔子思想的伟大。
比如,现在很火的窃格瓦拉现象就是一例。我们可以唏嘘他这个小人物的“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之类的言论,我们也可以关心他将来的命运沉浮,不过,我们不应该仅仅把他当成可以消遣的娱乐,我们也不应该觉得,他的偷窃行为具有什么理直气壮的正当性。
诚然,在这个世界之上,没有绝对的圣人或者恶人。不过,不分美丑也是不行的。同样,大家各行其是,甚至甘愿陷入无政府状态,也必然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如果是一场辩论大赛,无疑庄子胜出。可是,在现实操作之中,也不能否认,孔子提出的一二三,更具有操作性吧?
总而言之,庄子与孔子的主张,是对立统一的。按照孔子的方法去做,同时,时刻不忘庄子的告诫,也许是较为可行的办法。你觉得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