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內首個5G光模塊訂單已交付,全國首條5G智能製造生產線上線,具備了多種駕駛模式的5G自動駕駛清掃車上路,5G遊戲雲可以讓手機玩重度遊戲不卡頓。在總部位於光谷的央企中國信科旗下虹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基站天線生產線車間,長江日報記者看到新上線的全國首條5G智能製造生產線,傳送帶上的電路板等原料、配件,經過隔離條自動焊接、振子自動上料、振子焊接、視覺檢測、印製電路板拼接、天線鉚合、性能測試等自動化工序,4分鐘後,一件5G基站天線設備出爐。

長江日報融媒體5月5日訊 沒有人的生產線,機器自動焊接、上料、拼接、鉚合、測試,生產一套設備只需4分鐘;沒有人的清掃車,駕駛員坐在辦公室裏就可操控。這看起來有些科幻的場景,在武漢已成爲現實。

長江日報記者5月5日獲悉,作爲中國首批5G試點城市,武漢5G產業已初現成效,一批5G應用在國內取得領先地位。國內首個5G光模塊訂單已交付,全國首條5G智能製造生產線上線,具備了多種駕駛模式的5G自動駕駛清掃車上路,5G遊戲雲可以讓手機玩重度遊戲不卡頓。

無人流水線生產不同產品,無人清掃車跑得溜,科幻片場景在武漢成現實

2019年4月18日,中國信科武漢虹信公司,全國首條5G智能製造生產線正在運轉,這條約30米的全自動化示範線生產的5G天線,只需一名技術人員操作。記者高勇 攝

5G生產線

30人的事1個人就能搞定,消費者可遠程參與生產過程

在一個繁忙的生產車間,不見一個人,生產線自動在運轉,每隔4分鐘就下線一件產品。這不是科幻場景,在武漢已成爲現實。

在總部位於光谷的央企中國信科旗下虹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基站天線生產線車間,長江日報記者看到新上線的全國首條5G智能製造生產線,傳送帶上的電路板等原料、配件,經過隔離條自動焊接、振子自動上料、振子焊接、視覺檢測、印製電路板拼接、天線鉚合、性能測試等自動化工序,4分鐘後,一件5G基站天線設備出爐。

“我們車間同等產能的4G天線設備生產線需要30名工人協同作業,現在這條5G智能製造生產線上,只需要一人應急處置特殊情況。”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5G生產線基本實現了無人生產。

無人流水線生產不同產品,無人清掃車跑得溜,科幻片場景在武漢成現實

2019年4月18日,中國信科武漢虹信公司,全國首條5G智能製造生產線正在運轉,這條約30米的全自動化示範線生產的5G天線,只需一名技術人員操作。記者高勇 攝

工廠沒有人指揮,讓機器自己運轉會不會亂套?工作人員介紹:“5G時代,這些機器設備通過5G海量數據互聯和交互,有了‘感知’,生產線會變得很‘聰明’。”據介紹,現在很多自動化生產的工廠,通過設置智能程序來組裝汽車的機械臂,很多隻能做單一的工作。而在5G時代,生產現場的處理器、傳感器可以通過5G連接起來,機器設備間可實現實時交互,從而完成更多複雜工作。

“5G將顛覆現有的工廠生產方式。”中國信科有關人士表示,首先表現在車間決策上,目前大家都是聽車間主任的,5G時代都由機器說了算,它們結合雲計算的超級計算能力進行自主學習和精確判斷,可以給出最佳解決方案。

其次是車間生產的產品,現在工廠流水線,只能生產一樣的產品。5G促使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再多指令機器也能協同,於是消費者就可以參與到生產過程中,甚至可以跨地域通過5G網絡,參與產品的設計,並實時查詢產品狀態信息。

(記者李佳 通訊員李勝瑭)

無人流水線生產不同產品,無人清掃車跑得溜,科幻片場景在武漢成現實

2019年4月18日,中國信科武漢虹信公司,全國首條5G智能製造生產線正在運轉,這條約30米的全自動化示範線生產的5G天線,只需一名技術人員操作。記者高勇 攝

5G自動駕駛

光谷造5G自動駕駛清掃車上路,駕駛者坐在辦公室開車

一輛清掃車,車裏可以沒有駕駛員,人在辦公室可以遠程操控。這聽起來有些天方夜譚,但是光谷一家企業已經使之成爲現實。剛帶着5G自動駕駛清掃車亮相河南許昌第十三屆三國文化旅遊周的武漢衆向科技董事長李必軍,告訴長江日報記者說,5G自動駕駛技術應用在了特種車輛上,並實現了自動作業。

無人流水線生產不同產品,無人清掃車跑得溜,科幻片場景在武漢成現實

衆向科技的5g清掃車

這輛5G自動駕駛清掃車爲什麼可以實現遠程操控?李必軍介紹說,因爲清掃車進行了“全身武裝”,用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相機等傳感設備給車裝上了“眼睛”,用智能駕駛盒安裝自動控制系統給車裝上“大腦”。另外,還對車輛的方向盤、油門、剎車以及道路回收系統等進行全方位升級。升級後的清掃車具備了自主駕駛、人工接管、遠程駕駛等多種駕駛模式,可隨時切換。

遠程駕駛是怎樣實現的?李必軍介紹說,衆向科技在許昌當地搭建了5G網絡試驗環境,能協同自動駕駛車輛和交通流中的交通燈信息,“5G網絡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讓遠程駕駛成爲可能。”他解釋說,“所謂遠程駕駛,是車輛通過5G網絡和控制中心連接,駕駛者在控制中心通過遠程指令對車輛進行駕駛。4G時代,由於網絡時延大,這一方式不具備實際應用的條件。比如在4G環境下,信號發出到車輛剎車,車輛還要前進1米,差這1米說不定就已經撞上了。而5G網絡的時延僅爲毫秒級,和人實際開車沒有差別。”

李必軍介紹,在5G商用場景到來前,他們就已進行了技術儲備,自2008年以來開始從事自動駕駛方面的研究,自2011年就開始車路協同方面的研究公司提出了無人駕駛可優先在“小型、特定場景、慢速”場景中優先落地的技術路線圖,目前已經取得行業領先地位。李必軍說:“無人駕駛車去巡檢、售賣、送餐、掃地,要做到走得遠、行得穩,必須做到’低時延’,要實時傳輸,而5G讓這一切成爲可能。”

(記者李佳 通訊員黃圓圓)

無人流水線生產不同產品,無人清掃車跑得溜,科幻片場景在武漢成現實

2018年11月14日,5G遠程無人駕駛車亮相第十五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圖爲觀衆在體驗5G遠程無人駕駛車。 記者高勇 攝

5G光模塊

國內首個5G光模塊訂單交付,漢產技術搭建智慧城市“一磚一瓦”

馬雲曾說過,未來最重要的資源就是數據,將會比石油還寶貴。而開採這種“石油”最重要的工具就是光模塊,長江日報記者從華工科技旗下子公司華工正源瞭解到,國內首個5G光模塊訂單已交付給華爲,企業正在準備擴大產能,以應對5G全面商用後的市場訂單。

5G光模塊有什麼用?華工正源工作人員向長江日報記者介紹說:“未來,你在路上闖紅燈,交警就能知道你是誰,還能通過短信提醒你,這種人像分析技術還能與個人的徵信系統掛鉤,而這些操作都需要數據中心提供技術和數據等支撐。數據中心被認爲是未來打造智慧城市的基礎性重要標配,比如行政單位內部的辦公系統,居民的所有社保、醫保、養老等數據都託管存放在此。在人手至少一部智能終端的當今時代,如果說流量和網絡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水、電,以及水網、電網;那麼數據中心就相當於我們的水廠和電廠,而光模塊是搭建它們的一磚一瓦。一箇中型數據中心裏的設備都成千上萬,要實現這些設備的全部互聯,至少要耗費數千個光模塊。”

對此,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網絡技術研究部主任王光全表示,無論是哪種5G承載標準與技術,最終都離不開光模塊的支持。據權威機構預測,到2019年數據中心光模塊銷量將超過5000萬隻,市場規模有望在2021年達到49億美元。

在5G光模塊領域,華工正源已跑在了全國前面,去年9月成功獲得5G網絡光模塊國內首單。華工正源總經理胡長飛介紹說:“5G更注重萬物互聯,這也將推動光模塊的需求量呈爆發式增長,今年上半年5G光模塊會加大供貨量,預計2021年將達到供貨高峯。除此之外,我們也會圍繞數據中心用100G、400G甚至以上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核心競爭力。”

(記者 李佳 通訊員 李慧)

5G遊戲雲

玩重度遊戲不卡頓,手機控制電腦玩跨屏遊戲

玩手遊的人都碰到這種情況,特效全開時會卡頓,玩槍戰遊戲時畫質甚至會掉到十幾幀,這就是俗稱的“帶不動”。 湖北盛天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董事會祕書曹晴說:“盛天網絡正在開發一款軟件,預演5G到來後用‘雲’帶動遊戲,讓手機甚至是低端手機,就能玩類似《生化危機》《刺客信條》這樣的重度遊戲”。

無人流水線生產不同產品,無人清掃車跑得溜,科幻片場景在武漢成現實

未來在5G環境下,盛天網絡開發的遊戲雲方案,能讓vr等產生的數據流量更通暢,玩遊戲不會卡。

曹晴說,無論是手遊或是電腦遊戲還是主機遊戲,都是需要存儲和計算。在4G時代,遊戲運行時的大量計算與繪圖工作,都依賴與較大的計算設備。“在上班地鐵上、旅行途中,要想玩遊戲,總不能把電腦背身上吧?” 曹晴介紹,遊戲廠商嘗試將“存儲計算與繪圖”放在雲上。在“雲”的世界裏,鼠標鍵盤和手柄的輸入直接會連到互聯網另一端的主機,對方進行計算渲染後,畫面也會實時傳輸回來。這樣一來,玩家就不需要重重的主機擺在面前,只要手頭有一臺屏幕,隨時隨地就能玩遊戲。

“高帶寬、低時延的5G,讓這成爲現實,你身邊任意一塊屏幕都可以擺脫主機的限制。”曹晴介紹,“隨着5G建設和商用的步伐越來越快,遊戲服務行業發展仍然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娛樂方式以及內容、體驗可能將會迎來顛覆式變革。就從遊戲載體來說,隨着網速的成倍增長,以後的遊戲將會擺脫終端,遊戲將無端化。

“在萬企上雲的呼聲下,企業服務業態的發展開始出現新機會。”盛天網絡董事長賴春臨說,該企業已發佈“盛天雲”產品,同時,正在全國合作建設幾十個雲機房,未來探索將盛天雲方案推廣到除網吧之外更廣闊的應用場景之中。

曹晴介紹,盛天正在開發將運算和存儲搬到“雲”上的遊戲平臺軟件,把計算和存儲放在雲端。曹晴說:“在5G到來之前,我們就嘗試將部分在本地的運算和存儲轉移到雲端,做到低端手機和低端電腦配置,就可以玩大型重度遊戲,甚至打通PC端與移動端,比如使用手機控制電腦,打破屏幕之間的限制,玩一些跨屏遊戲,等5G真正到來時,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這些需要強大存儲運算功能的技術,也可加持,帶着頭盔玩遊戲的超級玩家將會越來越多。”

(記者李佳 通訊員李猷)

文字統籌 馬振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