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份以來,受貿易商看好小麥後市的影響,主產區小麥價格運行整體穩中偏強,華北小麥價格持續領漲市場。由於流通市場高質量小麥糧源偏緊且價格較高,國家臨儲小麥競價交易回暖明顯。國際市場,美國農業部11月份供需報告數據利空,美元走強出口疲弱,CBOT小麥期貨在過去五週中已連續第四周下滑。

中華糧網數據中心監測顯示,截止11月9日,全國主要糧油批發市場三等白麥交易均價2452元/噸,周比上漲4元/噸。

自國家政策性小麥競價銷售恢復以來,每週220萬噸左右的投放數量可謂充裕,但市場小麥價格依舊強勢運行。其原因一是今年小麥因災減產,目前流通市場高質量小麥供給偏緊;二是政策性小麥投放與市場要求標準匹配度不高,且質量較好的小麥成交價格高企,對市場小麥價格支撐力較強。

高質糧源上量不足,麥價持續穩中走強

10月份,由於主產區農戶大多忙於秋收秋種,貿易商忙於秋糧收購,無暇顧及小麥出售。但進入11月份以後,隨着主產區大部分地區尤其華北地區秋收秋播基本結束,小麥的上市量並未見明顯增加,貿易商惜售心理仍然較強,市場高質量糧源階段性供需偏緊導致小麥價格不斷走高。

11月8日,河北石家莊地區普通小麥進廠價格爲2540元/噸,衡水地區爲2560元/噸;山東濟南地區普通小麥進廠價格爲2530元/噸,德州地區爲2560元/噸;河南新鄉地區普通小麥進廠價格爲2560元/噸,安徽宿州地區爲2470元/噸,均較上週同期上漲10-30元/噸。從區域上看,華北地區小麥價格繼續領漲市場,南方麥區小麥價格亦出現補漲現象。

主產區部分地區優質小麥價格繼續延續穩中上漲態勢,當前山東菏澤地區濟南17優質小麥進廠價格爲2740元/噸,濰坊地區爲274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鄭麥366優質小麥進廠價格爲2720元/噸,新鄉地區爲2740元/噸;均較上週同期上漲20-40元/噸。河北石家莊地區藁優2018優質小麥進廠價格爲2690元/噸,較上週持平。由於今年國產優質小麥因災減產、品質不高,供應能力下降。同時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美國小麥進口成本增加,導致進口量減少,市場預計後期優質強筋小麥價格或仍有一定的上漲空間。

對後市小麥價格的預期,當前有市場人士認爲,目前的小麥價格已處於相對高位,華北地區小麥價格或已接近年內高點。由於國家政策性小麥糧源供應充裕,加之臨近年底大部分農戶及貿易商有清償貸款的壓力,售糧積極性也將得到提升,這將會抑制小麥價格的上漲幅度。

小麥上漲麪粉穩定,企業加工利潤下滑

相對於小麥價格的不斷上漲,近來麪粉市場相對較爲穩定。據制粉企業反映,國慶、中秋過後,由於距離元旦春節時間尚遠,麪粉消費基本處於相對平緩時期。爲維持市場銷售佔有率,企業並不敢貿然提高麪粉出廠價格。

11月7日,河北石家莊地區特一粉出廠價格爲3120元/噸,京津地區爲310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爲3020元/噸,山東濟南地區爲3020元/噸,江蘇徐州地區爲3060元/噸。華北地區麪粉出廠平均價格爲3063元/噸,與上週同期持平。

據瞭解,由於制粉企業開工率整體處於低位,近來麩皮供應有限,局部價格出現小幅反彈。11月7日,河北石家莊地區麩皮出廠價爲1420元/噸,較上週同期上漲20元/噸。山東濟南地區麩皮出廠價爲142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爲1420元/噸,安徽宿州地區爲1440元/噸,江蘇徐州地區爲1450元/噸,與上週同期持平。

監測顯示,截止11月8日,華北地區麪粉企業整體開工率爲54%,與上週同期持平。其中中小型企業開工率爲45—55%,大型企業開工率在65%以上。市場認爲,近來制粉企業開工率已基本降至低位,後期繼續下滑的可能性已經不大。

11月7日,華北黃淮地區制粉企業理論加工利潤爲-46元/噸,較上週同期下降12元/噸。其中河北石家莊地區制粉企業理論加工利潤爲-13.2元/噸,山東濟南地區爲-63.2元/噸,河南鄭州地區爲-60.8元/噸。原因是小麥價格的不斷上漲,而麪粉麩皮價格相對穩定,企業的加工成本增加。

拍賣成交不斷增加,交易分化依然明顯

11月7日,國家舉行最低收購價和臨時存儲小麥拍賣,投放量爲218.94萬噸,實際成交量爲26.84萬噸,高於上期的20.13萬噸,也高於去年同期的15.04萬噸,成交率爲12.25%,高於上期的9.17%。

河北、山東兩省成交率依舊顯著高於其餘省份。本次河北投放小麥71328噸,實際成交40368噸,成交率爲56.59%;山東投放小麥60208噸,實際成交47435噸,成交率爲78.78%。主原因是華北小麥市場價格較高,企業對採購政策性小麥以基本適應,而南方麥區由於小麥市場價格相對偏低,再加之投放高質量小麥佔比量小,政策性小麥尚不佔優勢,企業參與競拍積極性不高。

2016年小麥成交數量持續處於高位。本次2016年產最低收購價小麥投放量爲54.37萬噸,成交量爲13.1萬噸,成交率爲24.09%。據麪粉企業反映, 2016年產的最低收購價小麥不僅質量較好,而且價格適宜,因此企業採購積極性較高。

至於2014-2015年小麥成交率普遍偏低,主要是小麥質量不高。而2017年小麥雖然質量較好,但拍賣價格偏高,導致整體成交率不高。

從成交價格看,目前河北2016年白小麥最低價爲2390元/噸,最高價爲2530元/噸,均價爲2453元/噸。當前華北地區普通小麥進廠價格已普遍在2530-2560元/噸,與拍賣糧到廠成本基本持平。市場認爲,後期隨着新小麥價格與臨儲小麥到廠成本的接軌,預計政策小麥成交狀況將會繼續趨向好轉。

麥價延續高位運行,冀魯小麥引領市場

就當前市場看,貿易商仍多看好後期麥市,小麥價格有望繼續延續高位運行。由於夏收以來河北、山東小麥價格相較南方麥區上漲明顯,並持續領漲主產區麥市,市場的“領頭羊”的位置基本穩固。就後期市場來看,小麥市場的看點仍會更多的體現於華北地區。

首先,冀魯兩省市場糧源相較其他主產省相對偏緊。今年夏收期間,河北收購小麥470萬噸,山東收購小麥927萬噸,收購量雖然均較上年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要較其他主產省小的多。國家重啓政策性小麥拍賣以來,冀魯兩省成交狀況一直較好,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場流通糧源較其他主產省偏緊。

其次,冀魯兩省政策性小麥庫存也較其他主產省偏少。我國政策性小麥存量雖較大,但分佈不均,區域性存量差別很大。當前河南及南方主產省臨儲小麥庫存仍顯偏高,而河北、山東庫存量並不高,當前兩省最低收購價小麥庫存要分別比上年同期低100萬噸與150萬噸左右。

再是,當前兩省最低收購價小麥庫存也主要爲2016年與2017年小麥,小麥質量較好,拍賣成交價格較高。如10月31日河北省16年白小麥成交均價2429元/噸,最高成交價2500元/噸,市場交易溢價現象明顯,這對市場小麥價格將會形成支撐。有市場人士認爲,政策性小麥拍賣不但沒有對市場造成衝擊,反而奠定了市場價格的底部。

四是,冀魯兩省制粉企業集中,小麥消耗量較大。由於河北、山東均屬我國制粉企業較爲集中的地區,每年的小麥消耗數量可觀。據統計,當前山東省大概有600家左右的制粉企業,佔全國總廠家數的19%左右,其年度消耗小麥總量接近1000萬噸,平均每個月要消耗將近80萬噸。由於冀魯兩省市場糧源及政策性糧源庫存均表現偏緊,制粉企業的需求將會一定程度上繼續支撐兩地的小麥價格。另外,由於河北、夏收以來小麥價格一直高位運行,貿易商小麥收購庫存成本也高於其他省份,預計後市冀魯兩地麥價仍會引領主產區市場,因此市場的看點也會更多的體現於華北地區。

美元走強出口疲弱,CBOT小麥再返跌勢

美國農業部11月份供需報告,預計2018/19年度全球小麥結轉庫存爲2.6671億噸,高於上月的2.6018億噸。雖然報告將美國小麥結轉庫存預估從之前的9.56億蒲式耳下調至9.49億蒲式耳,但報告數據對市場整體仍體現偏空。

上週,因來自俄羅斯的激烈競爭和美元反彈,市場擔憂小麥出口需求疲弱,美國小麥期貨價格重返跌勢。11月9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12月軟紅冬麥期貨下跌5-3/4美分,收報每蒲式耳5.02美元。本週,CBOT-12月小麥下跌6-3/4美分或1.3%,在過去五週中已連續第四周下滑。

美國農業部公佈的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上週出口檢驗美國小麥32.7192萬噸,低於35-55萬噸的行業預估區間。交易商表示,美聯儲重申收緊貨幣政策的立場,使12月進行今年第四次加息成爲可能,美元走強削弱了美國谷物在全球市場的吸引力。

11月9日,美國美灣12月交貨的美國2號軟紅冬小麥FOB價格爲216美元/噸,合人民幣1498元/噸;到中國口岸完稅後總成本約爲2646元/噸,比去年同期上漲845元/噸。(來源:中華糧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