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陳嘉音 施劍平

長得像迪麗熱巴

還有點“撞臉”楊冪

這位在上海擺煎餅攤的姑娘在網上火了

被網友們稱爲“煎餅西施”

1997年生的她有着嫺熟的手藝

只要喫過她的餅就能明白:

伐錯!還真是有一套!

“老闆娘人不錯,長得也挺好看”

在寶山區紅林路的菜場裏,開着七八家早餐小喫攤,其中熱騰騰地往外冒熱氣的那家就是璐瑤家的煎餅攤。這家名叫“胖子大餅”的煎餅鋪,每天上午都圍滿了各路食客,更有人大老遠過來只爲一睹這位煎餅姑娘的芳容。

“一個月前,過來賣餅的人突然變多了,還有電視臺的人過來採訪。”扎着丸子頭的璐瑤一邊動作嫺熟麻利地鏟着雜糧麪糊,一邊跟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聊天。

在她的左手邊,架着一臺手機,手機上是熱鬧的抖音直播頁面。早上11點,她的直播間已經有300多人,“美女上新聞啦”“我要加雞蛋”“好清純”等各色彈幕一閃而過。

97年的璐瑤高鼻樑、大眼睛,有着一張明星標配的小臉。她來自黑龍江,漢族人,5年前和家人一起來到上海,做煎餅的手藝也是來上海後學的。

這家小攤起初開在張廟,後來才搬到紅林,經過幾年的積累也有了一些回頭客。大家對她的印象還停留在“攤餅的老闆娘人不錯,長得也挺好看”。

“夏天的時候4點半就起牀了”

早上5點,大多數人還在被窩中,璐瑤就起牀準備出攤了。“冬天天亮得晚,夏天的時候4點半就起來了。天氣熱的時候餡餅賣得很好,所以我們也不光賣煎餅。

打火、架鍋,天還沒亮,“胖子大餅”店裏的香氣就傳了出來。一份“標配”煎餅售價5塊錢,上班族、學生和路過買菜的阿姨爺叔,都會拐進來買個煎餅。一個早上,她能賣出兩三百個煎餅。

籠罩在煙火氣中的璐瑤

璐瑤說自己是一個平凡且努力的人。“我可能和大家想象中的不太一樣,我其實很普通。以前在黑龍江老家的時候,家裏種了很多水稻,我從小就要幫家裏幹活,比如種田、收稻子,乾的都是農活。我小時候很皮,像個男孩子。”

有着農家背景的璐瑤,幹起活來有一種自然的利索。因爲開着直播,她要時不時回答直播間裏的問題,不過這倒絲毫不影響她攤餅的速度。

一勺雜糧麪糊被她三兩下推平在鍋上,再鋪上一層金黃的雞蛋,熟練地手起刀落,一張薄脆被切成兩段,然後碼料、刷醬、包好,做好一張餅只需要一分鐘左右。

煎餅做得滿頭是汗、臉冒油光,微笑着的璐瑤有着很樸實的一面

“一邊做餅一邊直播也挺好的”

“當時有一個小姐姐經常買我家餅,她把我攤煎餅的視頻傳到抖音上去,然後突然就火了。”璐瑤回憶起自己第一次“出名”。那時的她看到那麼多人在視頻下留言,十分驚訝。

在小姐姐的鼓勵下, 11月1號,她用“璐瑤-baby”的抖音賬號開通了直播。與蔥香煎餅相伴,一位煙火氣十足的“煎餅西施”就這樣在菜場裏“出道”了。

璐瑤陸陸續續在抖音上傳了二十幾個小視頻

璐瑤直播時間是每天早上6點和晚上8點半,對於一位“業餘主播”,已經算得上十分敬業了。目前,她已經有6.1萬的粉絲,直播間人最多的時候有上千人。

“一邊做餅一邊直播也挺好的,我認識了很多朋友,他們會特地從很遠的地方過來看我。有一些人會比較害羞,買餅的時候不會跟我搭話,但是買好後會在直播間留言,‘我剛剛買了你家的煎餅哦!’”她笑着說。

璐瑤說,自己小時候想學唱歌,但是最終沒有學成。“有點遺憾,現在直播間也有人想聽我唱歌,我的夢想就是唱一首不跑調的、完整的歌。”

小有名氣後,璐瑤經常成爲鏡頭裏的主角

開通直播後,聞名而來的人絡繹不絕,還有人從浙江、江蘇等地專程趕來。讓璐瑤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名叫“小孤獨”的網友。

“小孤獨”是一位住在青浦的姑娘,從網上寄了很多零食給她。見面那天,“小孤獨”還特地給她帶了了杯子、咖啡蛋糕等小禮物,讓她很感動。她衝着手機屏幕打招呼:“就是你呀小孤獨,謝謝你。”

案板和手機是璐瑤每天工作的必備

“想踏踏實實做餅,把店做大"

等餅的時候,有不少老顧客跟她閒聊:“小姑娘你現在火了嘛,電視臺都來採訪你。”這位“煎餅西施”一邊低頭刷醬,一邊笑着搖頭:“沒有沒有。”煎餅爐子的熱氣一陣陣地撲在她的臉上。

幾年時間做下來,璐瑤對做餅和調醬也有了自己的心得。“一開始是看別人怎麼做,後來我就自己琢磨。我們家的醬和雜糧糊都是我自己調的,獨家祕方。”

隨後,她又不好意思地笑道:“哎呀,說是獨家祕方,其實也沒有放什麼特殊的東西,就是些很普通的調料。我家的醬偏甜,更符合上海人的口味。雖然有的時候會被鍋燙傷手,但只要大家說好喫,我就很開心。”

“煎餅西施”的名號越來越響,她也慢慢發生着改變:從開始的害怕鏡頭,到現在的從容微笑,有時候那些慕名而來的抖音博主會找她互動,她也樂於接受,配合他們說上一兩句臺詞。不過她告訴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自己的本職工作還是做餅,想踏踏實實做餅,把店做大,是她最樸實的願望。

女兒接受採訪時,老爸在一旁看着

當被問到走紅的原因,璐瑤遲疑一下後靦腆地說:“大概是因爲一個小姑娘攤煎餅,看起來比較勵志吧。”

↓來看視頻,小姐姐很nice↓

對 話

記者:在沒火起來以前,你覺得“網紅”是什麼樣的人呢?

璐瑤:我覺得網紅是那種很多人很喜歡,很了不起的人。我以前也看過直播,覺得網紅們很有意思,我特別喜歡。

記者:那你覺得現在的你是“網紅”嗎?

璐瑤:我還沒紅呢。現在就是知道我的人多了一點。不過我現在也不太敢想,我怕有一天大家又都不認識我了,這其中的落差多讓人難過呀。

記者:未來有什麼計劃嗎?比如轉職成爲一名專業的主播,或者是“出道”成爲偶像?

璐瑤:暫時沒有這方面的計劃。我還是想把我的餅當成主業,先把餅做好,現在餅鋪還剛起步,一點點來吧,我想把我的小店變成大店。最近我一直在開直播,爸爸媽媽幫着分擔了不少活,我也希望能讓他們稍微輕鬆一點。我們一家人能在上海開開心心,平平安安地過下去,這是我最大的心願。

文字: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陳嘉音

攝影&視頻: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施劍平

動圖截取自抖音

希望姑娘早日開分店

最好開在我家旁邊

“一個月前,過來賣餅的人突然變多了,還有電視臺的人過來採訪。”扎着丸子頭的璐瑤一邊動作嫺熟麻利地鏟着雜糧麪糊,一邊跟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聊天。

在她的左手邊,架着一臺手機,手機上是熱鬧的抖音直播頁面。早上11點,她的直播間已經有300多人,“美女上新聞啦”“我要加雞蛋”“好清純”等各色彈幕一閃而過。

97年的璐瑤高鼻樑、大眼睛,有着一張明星標配的小臉。她來自黑龍江,漢族人,5年前和家人一起來到上海,做煎餅的手藝也是來上海後學的。

這家小攤起初開在張廟,後來才搬到紅林,經過幾年的積累也有了一些回頭客。大家對她的印象還停留在“攤餅的老闆娘人不錯,長得也挺好看”。

“夏天的時候4點半就起牀了”

早上5點,大多數人還在被窩中,璐瑤就起牀準備出攤了。“冬天天亮得晚,夏天的時候4點半就起來了。天氣熱的時候餡餅賣得很好,所以我們也不光賣煎餅。

打火、架鍋,天還沒亮,“胖子大餅”店裏的香氣就傳了出來。一份“標配”煎餅售價5塊錢,上班族、學生和路過買菜的阿姨爺叔,都會拐進來買個煎餅。一個早上,她能賣出兩三百個煎餅。

籠罩在煙火氣中的璐瑤

璐瑤說自己是一個平凡且努力的人。“我可能和大家想象中的不太一樣,我其實很普通。以前在黑龍江老家的時候,家裏種了很多水稻,我從小就要幫家裏幹活,比如種田、收稻子,乾的都是農活。我小時候很皮,像個男孩子。”

有着農家背景的璐瑤,幹起活來有一種自然的利索。因爲開着直播,她要時不時回答直播間裏的問題,不過這倒絲毫不影響她攤餅的速度。

一勺雜糧麪糊被她三兩下推平在鍋上,再鋪上一層金黃的雞蛋,熟練地手起刀落,一張薄脆被切成兩段,然後碼料、刷醬、包好,做好一張餅只需要一分鐘左右。

煎餅做得滿頭是汗、臉冒油光,微笑着的璐瑤有着很樸實的一面

“一邊做餅一邊直播也挺好的”

“當時有一個小姐姐經常買我家餅,她把我攤煎餅的視頻傳到抖音上去,然後突然就火了。”璐瑤回憶起自己第一次“出名”。那時的她看到那麼多人在視頻下留言,十分驚訝。

在小姐姐的鼓勵下, 11月1號,她用“璐瑤-baby”的抖音賬號開通了直播。與蔥香煎餅相伴,一位煙火氣十足的“煎餅西施”就這樣在菜場裏“出道”了。

璐瑤陸陸續續在抖音上傳了二十幾個小視頻

璐瑤直播時間是每天早上6點和晚上8點半,對於一位“業餘主播”,已經算得上十分敬業了。目前,她已經有6.1萬的粉絲,直播間人最多的時候有上千人。

“一邊做餅一邊直播也挺好的,我認識了很多朋友,他們會特地從很遠的地方過來看我。有一些人會比較害羞,買餅的時候不會跟我搭話,但是買好後會在直播間留言,‘我剛剛買了你家的煎餅哦!’”她笑着說。

璐瑤說,自己小時候想學唱歌,但是最終沒有學成。“有點遺憾,現在直播間也有人想聽我唱歌,我的夢想就是唱一首不跑調的、完整的歌。”

小有名氣後,璐瑤經常成爲鏡頭裏的主角

開通直播後,聞名而來的人絡繹不絕,還有人從浙江、江蘇等地專程趕來。讓璐瑤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名叫“小孤獨”的網友。

“小孤獨”是一位住在青浦的姑娘,從網上寄了很多零食給她。見面那天,“小孤獨”還特地給她帶了了杯子、咖啡蛋糕等小禮物,讓她很感動。她衝着手機屏幕打招呼:“就是你呀小孤獨,謝謝你。”

案板和手機是璐瑤每天工作的必備

“想踏踏實實做餅,把店做大"

等餅的時候,有不少老顧客跟她閒聊:“小姑娘你現在火了嘛,電視臺都來採訪你。”這位“煎餅西施”一邊低頭刷醬,一邊笑着搖頭:“沒有沒有。”煎餅爐子的熱氣一陣陣地撲在她的臉上。

幾年時間做下來,璐瑤對做餅和調醬也有了自己的心得。“一開始是看別人怎麼做,後來我就自己琢磨。我們家的醬和雜糧糊都是我自己調的,獨家祕方。”

隨後,她又不好意思地笑道:“哎呀,說是獨家祕方,其實也沒有放什麼特殊的東西,就是些很普通的調料。我家的醬偏甜,更符合上海人的口味。雖然有的時候會被鍋燙傷手,但只要大家說好喫,我就很開心。”

“煎餅西施”的名號越來越響,她也慢慢發生着改變:從開始的害怕鏡頭,到現在的從容微笑,有時候那些慕名而來的抖音博主會找她互動,她也樂於接受,配合他們說上一兩句臺詞。不過她告訴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自己的本職工作還是做餅,想踏踏實實做餅,把店做大,是她最樸實的願望。

女兒接受採訪時,老爸在一旁看着

當被問到走紅的原因,璐瑤遲疑一下後靦腆地說:“大概是因爲一個小姑娘攤煎餅,看起來比較勵志吧。”

↓來看視頻,小姐姐很nice↓

對 話

記者:在沒火起來以前,你覺得“網紅”是什麼樣的人呢?

璐瑤:我覺得網紅是那種很多人很喜歡,很了不起的人。我以前也看過直播,覺得網紅們很有意思,我特別喜歡。

記者:那你覺得現在的你是“網紅”嗎?

璐瑤:我還沒紅呢。現在就是知道我的人多了一點。不過我現在也不太敢想,我怕有一天大家又都不認識我了,這其中的落差多讓人難過呀。

記者:未來有什麼計劃嗎?比如轉職成爲一名專業的主播,或者是“出道”成爲偶像?

璐瑤:暫時沒有這方面的計劃。我還是想把我的餅當成主業,先把餅做好,現在餅鋪還剛起步,一點點來吧,我想把我的小店變成大店。最近我一直在開直播,爸爸媽媽幫着分擔了不少活,我也希望能讓他們稍微輕鬆一點。我們一家人能在上海開開心心,平平安安地過下去,這是我最大的心願。

文字: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陳嘉音

攝影&視頻: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施劍平

動圖截取自抖音

希望姑娘早日開分店

最好開在我家旁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