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九九豔陽天》,你一定會記起這是一首電影《柳堡的故事》中的插曲,歌曲優美、動聽,直到今天也還是一首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經典作品:“九九那個豔陽天來喲,十八歲的哥哥呀坐在河邊,東風呀吹得那個風車兒轉哪,蠶豆花兒香啊麥苗兒鮮……”

《柳堡的故事》是新中國第一部軍事題材愛情電影,講述了新四軍某連副班長李進與少女二妹子的愛情故事,並通過故事展現了軍民之間的魚水之情。

不過,你雖然記得《柳堡的故事》,雖然記得《九九豔陽天》,可你記得其中的男主人公廖有梁嗎?

廖有梁就是電影中的副班長李進,就是歌曲中的“十八歲的哥哥”,他是新中國銀幕上第一代“小鮮肉”,第一代“流量明星”,第一代“青春偶象”。而唱《九九豔陽天》的少女二妹子,則是由著名錶演藝術家陶玉玲飾演的。

凡是年齡大一些的觀衆基本都知道“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這句話,王心剛、王曉棠是當年公認的最佳“銀幕情侶”。其實不光他們,在新中國電影史上,曾有過許多經典銀幕情侶,比如趙丹與周璇、王心剛與王曉棠、郭凱敏與張瑜、姜文與劉曉慶、梁朝偉與張曼玉、周潤發與鐘楚紅等等。

許多電影觀衆希望這些“銀幕情侶”能夠真正走到一起,然而,他們沒有一對能夠成爲現實中的夫妻,這不能不說是一件遺憾的事。

其實,若論著名銀幕情侶,許多人常常疏忽,“十八歲的哥哥”李進與少女“二妹子”更是一對著名“銀幕情侶”。

No.2

剛剛過去的10月28日,是著名錶演藝術家廖有梁誕辰82週年的紀念日,在此,我們向廖有梁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懷念。

十分巧合的是,“十八歲的哥哥”廖有梁出生於1937年10月28日的上海嘉定,“二妹子”陶玉玲出生於1934年10月28日的江蘇鎮江,他們雖年齡差了3歲,但生日卻都是10月28日,你說巧合不巧合?

與陶玉玲一樣,1956年,19歲的廖有梁是南京軍區前線話劇團的話劇演員。由於在該劇團演出的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中有出色表現,廖有梁被當年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王蘋選中,飾演《柳堡的故事》男主人公——副班長李進。那時候,廖有梁陽光帥氣,風華正茂,出演這一角色簡直就是本色出演。

在那個年代,愛情主題的電影極爲罕見。因此,電影上映後,陽光、明朗的“大哥哥”和清純、美麗的“二妹子”的愛情故事,讓人陶醉,讓人神往,讓人癡狂,廖有梁、陶玉玲風靡大江南北,更是成爲了那個時代中國觀衆心中的“紅色戀人”。

幾年後的1964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將南京軍區前線話劇團的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拍攝成電影,廖有梁飾演一個與資本家的女兒產生了愛情糾葛的上海新戰士童阿南,那句“我不過喫喫國際飯店而已”,讓他再次聲名大噪。

由於多種原因,廖有梁留下的作品不多,除《柳堡的故事》《霓虹燈下的哨兵》之外,七十年代還參加過電影《都市裏的村莊》《在被告後面》《庭院深深》《大決戰》第2部《淮海戰役》,以及電視劇《狀元村的孩子》《末代皇帝》等。

No.3

爲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央視電影頻道播出了大型專題片《足跡——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在第四集中,廖有梁的二妹子陶玉玲帶觀衆重新走進了當年的“南京路上好八連”駐地,因爲她在《霓虹燈下的哨兵》中飾演春妮。她在節目中,非常動情地想起了那些大多已經過世的戰友們,包括徐林格、宮子丕等,更包括廖有梁:“親愛的戰友們,此刻,我多麼的想念你們……”

是的,她想念他,想念他們!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廖有梁的人生並不像他在《柳堡的故事》《霓虹燈下的哨兵》中那麼光彩、陽光,而是充滿着孤寂、淒涼。

拍攝完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後,廖有梁與武漢軍區政治部勝利文工團歌舞團舞蹈演員謝理玢結婚,並且,他們很快就有了一個兒子。

六十年代那場大運動開始後,廖有梁受到批判,先是下放到華東某地勞動改造,繼而又被處理,復員到上海郵電系統當了一名普通職工。之後,他又迴歸藝術,先後在上海兒童藝術劇院、上海青年話劇團、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工作。

七十年代,謝理玢也轉業到地方,在上海歌劇院舞劇團擔任舞蹈演員。之後不久,他們就離了婚,她帶着兒子去了美國。自此,廖有梁一個人生活在上海,沒有再娶,晚年很淒涼,一個人孤苦伶仃的。

1999年4月23日,廖有梁因病在上海去世,終年62歲。去世的時候身邊沒有一個親人。據在醫院看望他的老戰友說,臨去世前,廖有梁還在唸叨:“小海,你爲什麼不來看爸爸?”而廖有梁去世後,他的兒子回來了,老戰友劉先生對記者說:“因爲廖有梁還有遺產。”

一代青春偶像“十八歲的哥哥”,晚年如此悽慘,孤獨終老,讓人唏噓不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