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高一剛剛開學,老師們不知道學生名字,每次一到回答問題的時候,老師就看黑板旁邊貼的值日表點名,有兩個同學經常被老師點到回到問題,一個是"江蘭“,另一個是”袁媛”。可見一個好聽、易記、朗朗上口的名字的確點擊率更高一些。

同理,一部影視劇,不管內容多好,但如果名字取的不好,不夠吸引人,很可能導致很多觀衆一看名字就不想看這部劇。今天我們就來數數那些被名字“坑”了的好劇。

01.《賽德克·巴萊》

乍一看名字,繞口不好記,也不好念,不知道啥意思。

影片講述在險惡的日據時代,賽德克族被迫失去自己的文化信仰,男人須服勞役不得狩獵、女人幫傭不能編織綵衣,驍勇善戰的英雄莫那魯道,見證三十年來的壓迫統治。因一場誤會種下日警和賽德克族的緊張關係,自此族人便活在恐遭日警報復的陰霾中,忍辱負重的莫那魯道在深思後,雖知將面臨滅族危機,但他明白唯有挺身爲民族尊嚴反擊,才能成爲真正的賽德克人,於是決心帶領族人循着祖靈之訓示,奪回屬於他們的獵場。

這些被奇怪的名字“坑”了的好劇,你看過幾部?

02.《毛騙》

聽到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會捂嘴偷笑,一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表情。

其實它主要講述混跡在城市邊緣有組織有紀律的小毛騙子。他們是俠盜,遊走在黑白邊緣,或許他們沒有高尚品德,但是有職業操守。他們的目的不僅僅是爲了錢。他們是高智商的藝術家,精密算計着每一步的計劃,鎖定目標、制定計劃、精心佈局、誘敵深入,最後將這些人收入網中。

這些被奇怪的名字“坑”了的好劇,你看過幾部?

03.《驢得水》

很土的名字,感覺就是一部農村題材的劇。

其實講述了民國時期一羣“品行不端”卻懷揣教育夢想的大學教師,從大城市來到偏遠鄉村開辦了一所小學校。學校待遇慘淡、生活艱苦,教師們將一頭驢虛報成老師冒領薪水而引發的故事。看完笑中帶淚。

這些被奇怪的名字“坑”了的好劇,你看過幾部?

04.《三傻大鬧寶萊塢》

一部印度影片,看名字應該是一部周星馳式的無厘頭的喜劇,確實是喜劇,但是整部片子用了幽默諷刺的手法來探討各種社會問題,如自殺、貧富差距、拜金主義、填鴨式教育等等,影片均透過不同情節進行嘲諷和批判。同時電影不忘探討人生的意義,無窮笑料以外亦不乏真摯情感,內容有歡笑、有淚水、有懸疑、有道理。

這些被奇怪的名字“坑”了的好劇,你看過幾部?

05.《小蘿莉的猴神大叔》

也是一部印度影片,看名字似乎是華麗歌舞愛情片,其實是反映國家政治、宗教、種族矛盾等問題,既有家國情仇的複雜和藝術高度,又有着人性裏善良的光芒。

電影講述了一個擁有虔誠宗教信仰的單純印度男人幫助巴基斯坦啞女與父母重聚的故事。印度教教徒帕萬(薩爾曼·汗 飾)在一次機緣巧合下結識了與母親走失並有語言障礙的穆斯林小女孩沙希達(哈爾莎莉·馬爾霍特 飾)。在得知沙希達是巴基斯坦人後,帕萬決定幫助她回家,可在回巴基斯坦途中卻四處碰壁,遭遇領事館衝突、被旅遊局欺騙之後,帕萬立志將不惜一切代價盡其所能帶沙希達回到自己的家鄉與家人團聚。

這些被奇怪的名字“坑”了的好劇,你看過幾部?

你看過的優秀影視劇中,哪些是在劇荒的時候無意中點開發現的寶藏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