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無論官方還是民間,中國人都把日本明治維新當成一次成功的改革。把明治維新捧得很高很高!

在這裏,我不得不說一句實話,叫醒那些自我欺騙的人,明治維新其實是一次失敗的改革
爲什麼這麼說呢?
主要有兩理由:一,日本民生沒有改善,反而深受其害。
明治維新讓日本實現了富國強兵,表現上看很成功。通過不斷地對外戰爭,日本從獲得了大量賠款,佔領了朝鮮半島、庫頁島南部以及中國的東北和臺灣島。這讓日本人民族自信爆棚,短期內日本普通人也獲得了一些利益。

但很快日本就陷入戰爭不能自拔,日本接連挑起“九一八”事變和“盧溝橋事變”,與中國進行長期戰爭。長期的戰爭不僅耗盡了日本的財富,也讓大量的普通日本人走向戰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戰線拉長。從東北到澳大利亞北部,日本人都在和盟軍作戰。

戰爭後期,多數日本人的生活已經陷入赤貧狀態,大部分青壯年都已經被派往戰場,女子則負責工廠生產,甚至去軍營“獻身”。日本人民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損害。二,明治維新讓日本走向瘋狂和滅亡。
什麼樣的改革纔算成功?
國家變強大,民生改善,國家能夠可持續健康發展,國家和民族更有前途和希望。還有一個大前提:國家主權必須是完整的。

明治維新在短期內讓日本變強大了,但在二戰前日本民生改善十分有限,而且整個日本都陷入了瘋狂的軍事擴張中。
明治維新中,日本模仿德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後來還設立議會,實行議會民主制。但日本天皇並不像德國皇帝一樣大權獨攬,乾綱獨斷,而是與藩閥、軍人共享權力,“二二六兵變”後,軍人掌握了最高權力。日本軍隊還形成了“下克上”的傳統,中下級軍官有時根本不聽指揮,隨意製造戰事。
日本成了一個混亂的戰爭機器,根本不是一個正常國家。正常國家可以根據國家利益選擇戰與和,而日本卻只能打下去,沒辦法停下來。這樣的國家遲早要完蛋。
把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比作一輛車的話,這輛車看起來很高大漂亮,發動機馬力很大,跑的也很快,但這輛車有一個致命弱點:沒有剎車。這輛車越跑越快,先撞壞了中國的牛車,又撞壞了俄國的破皮卡,最後撞向美國坦克,車毀人亡。
二戰後,日本被美國佔領,成了美國的附屬國。雖然經濟一度非常輝煌,但仍然逃不出美國的手掌心,美國只需要一紙“廣場協議”就能讓日本經濟陷入停滯,極大地限制了日本的發展。日本之所以有今天這幅模樣,跟當初不成功的明治維新脫不了干係。
大家也可以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