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愛無疆”裏的學員,有的甚至被逼到想自殺,用自己的死來揭穿騙局的地步——或許我們應該拷問的是,家長們到底患了什麼病,爲何願意花“大價錢”將孩子送進“遊學魔窟”。事實上,從豫章書院,到“大愛無疆”,這樣的“學校”,從來都不缺少“客戶”,會有源源不斷的家長,花不菲的價錢把孩子送到這裏來捱打、受苦。

(原標題:把孩子逼得要自殺的“遊學魔窟”,也好意思叫大愛無疆?)

傳銷嫌疑人出獄辦遊學營:暴力治療精神病少年

▲“大愛無疆”官網截圖

類似豫章書院、“成都嘉年華”這些極端的“矯治教育”案例,雖然屢經媒體報道,仍然很難絕跡。

就在今天,一個叫“大愛無疆”的遊學魔窟再次被曝光。據紅星新聞報道,在“大愛無疆”的官網,他們聲稱專注解決輟學、厭學、逃學、拖拉、網癮、抑鬱等問題。雖然大愛無疆的遊學營學費高達10天10萬元,但仍有不少家長趨之若鶩。

豫章書院一類,是通過體罰、囚禁和暴力訓練,規訓那些“不聽話的孩子”。最近被曝光的“大愛無疆”,則通過暴力懲罰來治療“精神病少年”。這個遊學營創新的地方在於,它聲稱是“遊學”,一邊到各地“遊玩”一邊教育孩子,但是本質上都是一樣:通過暴力來規訓孩子。在體罰和毆打之後,孩子會變得“聽話”和“乖巧”,這會讓家長感受到“教育成果”。

在“大愛無疆”官網上,創始人居裕然的介紹是全國頂尖高校客座教授,但記者查詢發現,這個居裕然原名叫居志國,曾是“全國十大傳銷案”中的犯罪嫌疑人,2007年的時候被警方抓獲,後來搖身一變爲“教育家”。這個遊學項目建立在人身控制的基礎上,也有濃厚的傳銷色彩,可謂騙術的升級版。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愛無疆”官網上顯示遊學營已經舉行了20多期,每期學員人數不等,但基本是青少年。面對“暴力控制”的質疑,負責人居裕然回應稱,“大愛無疆”不是醫療機構,他也不是醫生,他們給了父母正確教育兒女的方法。

傳銷嫌疑人出獄辦遊學營:暴力治療精神病少年

▲資料圖。豫章書院的一些規定。新京報記者衛瀟雨 攝

稍微有點現代社會常識的人,不難發現這種遊學營的荒謬。一個孩子,被正規醫療機構診斷爲精神障礙,應該接受正規醫院的治療。居裕然公開宣佈除了外力造成的腦損傷,世界上根本沒有精神疾病這回事,這種無知已經不是“民科”這樣的詞語所能概括。

但是,仍然有不少人相信他。事實上,從豫章書院,到“大愛無疆”,這樣的“學校”,從來都不缺少“客戶”,會有源源不斷的家長,花不菲的價錢把孩子送到這裏來捱打、受苦。“大愛無疆”裏的學員,有的甚至被逼到想自殺,用自己的死來揭穿騙局的地步——或許我們應該拷問的是,家長們到底患了什麼病,爲何願意花“大價錢”將孩子送進“遊學魔窟”?

擁護這類教育方式的家長,在價值觀上都有兩個共同點。第一,他們相信所有孩子都是一樣的,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正常的標準”,那個完美的孩子,模型可能是這樣的:乖巧,聽話,熱愛學習,有着美好前程;第二,如果自己的孩子做不到,可以通過刻苦的訓練來做到,這包括體罰、在山裏勞動、讀古代聖賢的經書??

在某種層面上,這些家長都像是暴力教育的熱愛者,但是或許是無法親手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於是就花錢請人來替代。家長們對孩子反映的所收到的暴力侵害,大多不爲所動,甚至感到驚喜,因爲“不喫苦中苦,難爲人上人”,孩子在捱打,接下來可能就是“見效”了。

在內心深處,這些家長沒有把自己的孩子看成是平等的、享有人身安全等基本權利的個體,而是看成是自己可以隨意處置的私有財產。他們不會想到,自己的孩子“有網癮”,“不愛學習”,“好動”,“有抑鬱症”,這些所謂的“問題”,其實更需要通過關愛和科學的方式去解決。他們既不懂得反思,也不懂得什麼是愛孩子。

有一個孩子偷偷告訴記者:“我們必須裝乖,必須主動跟工作人員說話,進他們的房間,讓他們覺得我開始變得正常。”這是多麼聰明又讓人心疼的孩子。騙子應該被揭穿,涉事遊學機構的負責人,也應該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在此之外,我們確實也該注意那些家長們的問題。有時候你不得不心懷不平地建議,應該接受“治療”的,可能正是這些家長。


李琮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李琮_B1128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