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貪小便宜的人,貪的是蠅頭小利,失去的卻可能是更大的人生格局和無限可能。相信很多人身邊,都有喜歡貪小便宜的人,他們極盡小貪之能事,唯唯諾諾卻又兩眼放光。

人這一生,長路漫漫,會受到各種誘惑,看到花朵會想要整個森林,看到溪水想要整個海洋。

《菜根譚》有云:“討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虧;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損。”

人心不足蛇吞象,曾國藩也說:“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

人生應該追求一種,花未全開月未圓,尋花待月思依然的智慧境界。

人如有這三貪,一生白忙。


1、貪小便宜

相信很多人身邊,都有喜歡貪小便宜的人,他們極盡小貪之能事,唯唯諾諾卻又兩眼放光。

見人掉東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揣兜裏;買菜不依不饒硬讓菜販多來幾兩;聚餐從不付賬....諸如此類。

這樣的人,往往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史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典故:

戰國時期,秦國大將白起率兵攻打韓國,佔領了野王城,只留上黨郡一座孤城,脣亡齒寒,上黨郡不想被秦國佔領,就主動依附於趙國。

聞此消息,趙王召開緊急會議,商榷此事,尋求大臣意見。

平陽君不同意:“無故受利,可能會帶來災禍。”

但戰國四公子之一的趙勝卻不同意,他認爲軍事要塞,不要白不要,力勸趙王要了這塊到嘴的肥肉。

趙王,思前想後,最終經不住誘惑,還是接納了。

最終,長平一戰,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國大軍,趙國從此一蹶不振,走向滅亡。

趙勝因貪圖小便宜,頭腦發昏,導致趙國滅亡。

因爲,貪小便宜,你佔一點,日後便會付出更多。

貪小便宜的人,貪的是蠅頭小利,失去的卻可能是更大的人生格局和無限可能。

可謂得不償失。

俗話說:貪小便宜喫大虧,不貪便宜不上當。

爲人處世,應該放下“小便宜”,更不要隨便貪別人的小便宜,貪的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


2、貪酒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中華文化向來博大精深,酒便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在古代,很多詩人都離不開酒。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李白斗酒詩百篇,自稱己爲酒中仙。

醉到去撈井中月,失足掉落,驚溺而死。

酒能助人,也能殺人。

古往今來,因爲飲酒誤事不在少數,張飛因醉酒丟其性命;

劉備因酒後失言傷黃忠之心,老將爲自證,古稀之年披掛上陣,中伏而死;

孫權因醉酒犯糊塗放跑劉皇叔……

現實生活更是數不勝數...

酒水雖好,莫要貪杯,酒喝微醺,纔是最好的狀態。

《菜根譚》中說:“花看半開,酒飲微醉。”

切莫因貪杯壞掉身體,壞掉人生大事。


3、貪財

有個因爲搶劫罪入獄的犯人,在獄中做了幾首歌,流傳甚廣,其中有一句歌詞是這樣的:

細想,確實如此,古往今來,有多少人栽在了貪戀錢財之上。

因爲貪財,收受賄賂,身敗名裂。

因爲貪財,鋌而走險,鋃鐺入獄。

因爲貪財,誤入歧途,不得翻身。

和珅是清朝最大的貪官,也是乾隆最寵幸的貪官。

因爲貪,他結黨營私,陷害忠良,利用職位斂財——8億兩白銀,還不包括各種奇珍異寶。

然,乾隆剛去世,和珅便被革職下獄,被賜白綾三尺,於獄中自盡。

縱使富可敵國,結局也不過南柯一夢。

易經有云: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做人不可太過貪財,否則難免樹大招風,招人惦記,禍患無窮。

古人云:一不積財,二不積怨,睡也安然,走也方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