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得来说,尽管张角的黄巾军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但是他终究还是以失败告终。在各地的黄巾军相继失败后,张角也病逝了。

张角是有两个兄弟,张宝和张梁。俗话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大事也就成功了一半。事实也是如此,在这两个兄弟辅佐下,道教得以发扬光大。

张角这个人非常不一般,不一般在哪呢?就是聪明。

为什么说张角这个人聪明呢?


起初他带着两个弟弟在受灾特别严重的冀州开始他们的传教活动,因为受灾最严重的地方那里的百姓生活最为艰苦,所以他清楚灾民需要一种安慰。

于是张角开始了他的行动,于是开始以太平道的道教为依托,宣传的是善恶有报,称人们的行为善恶来决定着他们的寿命长短,所以他要求人们多做一些好事,乐善好施以此增加自己的寿命。

而张角的出现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因此他的太平道开始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直到整个冀州都是成为了教徒。从这里我们便能看出张角确实有着不俗的头脑,因为他懂得借势。

兄弟三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将太平道传播到了许多地方。准确地方我们难以估量,但是教众总人数却是达到了几十万。张角也因此顺理成章的当上了教主。


张角为了方便管理这些教众,他将几十万的教众划分为三十六“方”,大“方”有一万多人,小“方”也有个六七千人,每个“方”设渠帅负责。

到了中平元年,东汉的朝廷内部腐化,社会也开始逐渐变得凋敝不堪,百姓苦不堪言。而张角自认为自己是上天派来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救世主”,再加上张角之前到处散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种言论,使得众人对东汉的反对声音越来越大。

此时不动,更待何时?因此张角带领数十万教徒揭竿而起,开始了史上著名的“黄巾起义”。


起义开始后,群众纷纷响应,有的加入义军一起反抗,有的送粮食送衣服,义军发展的十分迅速,一路上攻城拔寨,气势十分庞大。

除此之外,他们攻破城镇之后,只是杀掉贪官污吏,最重要的是还将这些贪官的钱财分发给当地百姓。一时间更是民心所向,以至于守城的贪官污吏一听到起义军的到来,大多数弃城而逃。

可是让人疑惑的是,起义军最初声势滔天,并且口碑非常好,为什么最后还是失败了?这究竟是为何?下面就来简单分析一下起义军失败的几个重要原因。


义军组成人员大多数为农民,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

一支数十万的军队,大多数的军人是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穷苦农民,这样的杂牌军难以与受过正规训练的正规军正面交锋。

另外黄巾军中的大多数将领的出身也都是农民,从小到大没有读过多少书的,有的甚至字都不认识,无法与那些军事家族相比,在策略上更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虽说人数较多,民心所向,但是军中人才的质量与数量都不如汉军,这是黄巾大起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官府与豪强,世家的联合打压。

黄巾军的一路披荆斩棘,让朝廷重视起来,慌忙派遣军队前去镇压起义。

另一方面,黄巾军杀的不仅仅是贪官污吏还有各地的豪强地主,这让各地的豪强地主感到十分不安。虽说这些豪强地主对官府也没有多少好感,但敌人的敌人也就是朋友。因此大量豪强地主开始与官府联合起来,配合官府镇压起义。

起义军在两方面的打击之下,结局当然只有一个,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要知道这些豪强中有著名的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孙坚,刘备等人。而这些人都是后来的领军人物,起义不失败才真的有问题。

张角指挥失误

起义初期,张角的黄巾军的主力分散在巨鹿,颍川,南阳等地。虽说最初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当朝廷回过神来以后,便集中兵力逐个击破,这些黄巾军又没有多少实战经验,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


若是张角将几十万的教众聚集在同一个地方的话,或许不会给东汉王朝逐个击破的机会,以人数的优势或许能弥补军队本身组成的不足。鹿死谁手或许真的不一定。所以在这一点上,黄巾军失败也在情理当中。

张角的死亡,动摇了军心

在各地的黄巾军相继失败后,张角也病逝了。而冀州的黄巾军以前都是张角的老部下,其间感情最为深厚,于是由张梁一起领导死守广宗。

但是张角的死亡对各地地方的黄巾军的打击极大,毕竟其是太平教的教主,更是教徒内心的主心骨。

而之后黄埔嵩偷袭黄巾军营,张梁也战死了。不仅如此,死去的张角也不能好好的躺在棺材里,被拉出来剖棺戮尸,以儆效尤,让教徒内心产生恐惧,加速了黄巾军的灭亡。


小结

总得来说,尽管张角的黄巾军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但是他终究还是以失败告终。而失败主要原因便是黄巾军的主要组成人员没有完善的作战经验,也没有多少可以独当一面的将领。再者,张角虽然是黄巾军的领导,但是没有起到太大的领导作用,更没有制定一个统一目标,只是占地死守或者到处抢劫豪强地主。

除此之外,豪强地主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威胁,只有和官府同仇敌忾,共同镇压义军,这也加速了黄巾军的灭亡。另外,张角的死亡也让太平教的教徒内心产生恐慌。以至于黄巾军未能完成推翻汉室的大业,便匆匆走向死亡,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创作不易,请多支持,若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斧正。

参考资料:《后汉书·皇甫嵩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