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動亂中錯位的悲劇英雄⑴ 來自九原發布 00:00 06:04

BY

秦漢時期的九原

呂布——動亂中錯位的悲劇英雄(一)

劉馳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人,是東漢末期政局的一個重要人物,他終結了西部軍事力量代表董卓對東漢朝廷的控制,使得已經紛亂的局勢更加複雜,在客觀上爲關東勢力集團提供了機遇,並最終形成了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的局面。 在這名人輩出的時代,作爲一個悲劇型的英雄,呂布以其獨特的方式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跡。

一、誅殺董卓

綜觀呂布的一生,誅殺董卓是其最爲光輝的業績,也是其事業發展的高峯。以此作爲分界線,可以將呂布的一生分爲兩個階段,前一階段主要處於從屬地位,後一階段主要處於主導地位。下面先分析第一階段。

呂布字奉先,是五原郡九原縣人,五原郡屬於幷州管轄,在呂布第一階段與他有密切關係的三個人,即丁原、董卓、王允,都與地緣因素有關。 董卓、丁原先後任過幷州刺史,而身爲太原人的王允也正是利用同州的關係來接近呂布。

據本傳記載,呂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爲飛將”,是那個動亂年代最出色的武將之一。由於受史料限制,呂布早年經歷我們瞭解得不多。他受到“有武勇,好騎射”的幷州刺史丁原賞識,丁原出任騎都尉,駐軍河內(治今河南武陟西南),以他爲主簿。 由此可以看到,在武功超羣的同時,他還具有一定的文化水準和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這在他以後的生涯中也時有表現。

丁原後轉爲武猛都尉。漢靈帝死後,丁原應大將軍何進之召,率軍到洛陽,並在孟津(今屬河南)令部下大規模縱火,以要挾當時執政的何太后誅殺宦官(《後漢書》卷99《何進傳》)。參與何進誅殺宦官計劃的丁原,被晉升爲執金吾。 雖然史料失載,但作爲丁原親信的呂布,應該是一直跟隨在丁原左右。 不過在董卓率軍進京並企圖控制朝政大權,與同樣在京師擁有武力的丁原之間的衝突已經難於避免,這使呂布被推到矛盾的中心點。 在權勢的利誘下,呂布反戈一擊,殺死丁原,使得董卓順利兼併丁原的部衆,成爲京師最強大的勢力,並進而壟斷了包括廢立皇帝在內的朝政大權。

作爲解決丁原勢力的頭號功臣,呂布升任騎都尉,成爲董卓的心腹兼貼身護衛,極受寵信,並被董卓收爲義子。 不久,呂布遷爲中郎將。同爲西北軍事勢力的代表,呂布與董卓有着許多共同利益,因而雙方能在相當一段時間保持親密的關係。 可是董卓性情殘忍,脾氣暴躁,曾因小事欲殺呂布,被呂布避過,雖然事後雙方表面上和好如初,但在他們的關係上留下很深的裂痕。 當此裂痕被久欲除去董卓的司徒王允知曉後,加以利用,擴大了雙方的矛盾,同時打消呂布對於父子名分的顧慮,使他成爲密謀除董計劃中最關鍵的一支奇兵。

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四月二十三日,王允與呂布乘漢獻帝有病初愈、大會羣臣之機,預先佈置好埋伏,待董卓進到宮門時,一舉發難。由於董卓內穿鎧甲,僅刺傷臂膀,董卓急呼呂布,而呂布大聲喊:“有詔討賊!”隨即持矛將卓刺死(《後漢書》卷72《董卓傳》)。據《董卓別傳》記載:“呂布殺卓,百姓相對欣喜抃舞,皆賣家中珠環、衣服、牀榻,以買酒食,自相慶賀。長安酒肉爲之踊貴。”(《太平御覽》卷828《賣買》)

由於董卓的作爲傷害了絕大多數官吏、百姓的利益,因此呂布除去董卓的行動,得到普遍的讚賞,與他前次殺死丁原的反應截然不同。王允掌權後,在軍事上繼續倚重呂布,以他爲奮武將軍、假節、儀比三司,封溫侯,共掌朝政。至此,呂布達到他一生事業的頂點。

編輯:融媒體中心記者 周蘊

責任編輯:周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