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安信託去年多次踩雷 新增涉訴標的金額逾34億)

財聯社(西安,記者 畢華章)訊,一度頗具競爭力的長安信託,近年來多次“踩雷”,僅2019年,該公司新增執行案件和訴訟案件標的金額34.65億元。

最新財報披露,長安信託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6.92億元,同比增長約27%。實現淨利潤5.14億元,同比增長44%。

與上年淨利潤同比下滑超過六成、排名跌至第50位相比,長安信託去年的業績已經有所改善。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2019年,長安信託存續的執行案件及訴訟案件共計9宗,標的金額合計爲25.56億元。全部爲信託業務項下,其申請法院執行或起訴融資方、擔保方的案件。

2019年該公司新增執行案件3宗,訴訟案件5宗,標的金額合計約爲34.65億元,也全部爲上述信託業務相關案件。

其中數額較大的案件包括,信集東部(16億元及利息、罰息、違約金等),信集豐盛(9.5億元及利息、罰息、違約金等)。

去年該公司已收回部分款項,包括信集東部收回13億元,穩健21號收回9800萬元等。

但是在財報中,依然體現出相關影響。全年下來,長安信託資產減值損失較上年增加近一倍,達到12.46億元。

不僅如此,最近兩年長安信託可謂遭遇“多事之秋”,多次踩雷之外,還被監管部門予以處罰。去年底,該公司因瞞報案件信息,被陝西銀保監局處以20萬元罰款。

當然,長安信託也有相關舉措。從一處細節,或可看出該公司對風險管理的重視。

財聯社記者梳理發現,從2015至2019的五年時間內,長安信託的風險管理委員會共召開20次會議,分別爲2次、5次、2次、4次、7次。僅去年便召開7次,佔比近三分之一。

長安信託披露,去年該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就年度風險管理情況,信託業務風險管理政策,以及特定項目開展情況等進行審議,要求高級管理層加強風險管理能力 。

通過對重大、疑難信託業務的把關,進一步將董事會風險管理偏好傳遞至公司高級管理層,並督導公司風險管理條線切實履行“第三道防線”的工作職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防範風險的大背景下,2019年信託行業競爭愈加激烈。

從頭部信託公司披露的財報信息來看,中信信託、華能信託、華潤信託、平安信託等依然“霸佔”着頭部地位。而對處於行業中部及尾部的企業來說,一系列踩雷事件,已凸顯出經營風險防範水平提升的緊迫。

在此情形下,穩健經營等理念愈加彌足珍貴,也成爲一些信託公司更爲自覺的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