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中國》節目中,演員魏大勳深情念讀了一封用“謊言”編織而成的動人家書,讓在場的觀衆熱淚盈眶,一場“惡戰”,一片苦心,一紙家書,一聲平安……

這是武警戰士張釗在抗洪期間寫給母親的家書,這也是大部分年輕官兵最相似、最普通、最能引發共鳴的“善意謊言”。

武警戰士一封滿是“謊言”的家書,讓現場觀衆潸然淚下,軍人必看!

報恩,他等了足足19年。

19年前,年幼的張釗被湍急肆虐的洪水所困,孤身一人的他坐在木筏子上。對於這個三歲半的孩子來說,他可能並不懂死亡究竟意味着什麼,但他看見家園被洪水沖毀淹沒,他會感到害怕而啼哭,除此之外,他毫無辦法,直到看到那一抹抹熟悉的迷彩在水中逆行,他才燃起了生命的希望。

1998年的抗洪救災,讓全國人民和解放軍的心緊緊鈕在了一起。更讓無數個像張釗這樣的孩子在心頭烙下了一種特有的軍魂印記——“長大後,我也要成爲你!”

19年後,張釗成爲了一名武警戰士。而他所面對的,是2017年夏天的洪水。

武警戰士一封滿是“謊言”的家書,讓現場觀衆潸然淚下,軍人必看!

當年解放軍叔叔救他時的呼喊聲彷彿穿越時空,給張釗灌輸着力量和勇氣,喚起了他內心深處強烈的救人信念。

武警戰士一封滿是“謊言”的家書,讓現場觀衆潸然淚下,軍人必看!

在抗洪間隙,張釗給母親打了個電話,他在電話裏撒謊說自己沒有參加抗洪搶險,自己現在在部隊裏喫的好住的好。讓母親不用擔心。然而掛掉電話後,他拍拍身上的泥土,繼續衝向洪水,繼續戰鬥!

武警戰士一封滿是“謊言”的家書,讓現場觀衆潸然淚下,軍人必看!

這時現場許多年輕觀衆眼角都泛出了淚光,他們或許是被張釗感動,或許也是想到了在外拼搏向家裏報喜不報憂的自己……

@當兵最光榮

我穿着一身整潔而威嚴的軍裝,帽檐上莊嚴的帽徽,肩上閃亮的肩章,無論嚴寒酷暑,筆直屹立在崗臺上,老兵問我:“累不累?”我挪動了一下發麻的雙腿笑着說:“不累”。

@七皺眉頭若上心

節日到了,常言說:每逢佳節倍思親。看着電視上家家團圓、其樂融融地過節場景,戰友:“想家嗎?”我拭去眼角的淚水笑着說:“不想”。

@等我回來

軍嫂來探望家屬時,我激動的說:“嫂子,您來啦”,可看着嫂子離去的背影,我的眼裏只有兩個字:羨慕。戰友問我:“想不想家鄉的她”?我紅着臉不好意思地笑着說:“不想”。

武警戰士一封滿是“謊言”的家書,讓現場觀衆潸然淚下,軍人必看!

其實不只是軍人,大多數年輕人都有這樣一種“習慣”,無論自己處境有多糟糕,無論自己有多委屈,當家裏電話打來,我們總是說得天花亂墜:“我過得很好,睡得很香”,其實心裏的苦大概只有我們自己才最懂。

@我說與她603

從初中開始,就習慣了報喜不報憂,生病了一個人看,直到好時才告訴他們,除非當時經濟不足以支撐……遊子在外,只想讓父母安康,不因吾事而憂,期待未來,自己能給他們撐起一片天

@Ethanrizl

那一年,在廣東沒找到工作又身無分文的我流浪在街頭,我爸打電話給我問我上班了嗎,我說上了工作很輕鬆待遇也很不錯喫的好住的好。

@殤已成魔

在外一個人上大學,回不了家,有時候自己一個人靜靜地待着,就會想遠方的媽媽在做什麼,是否照顧好了自己,獨自在外的日子裏,善意的謊言成了家常便飯,其實無論是孩子還是父母,別擔心,我挺好,都是來自對對方的牽掛。

@我是小佔哥哥啊

報喜不報憂。

他們還不是一樣這樣對子女?

遊子在外,憂雙親;父母在家,思遊子。

父母年邁,唯願安康,便已足矣。

武警戰士一封滿是“謊言”的家書,讓現場觀衆潸然淚下,軍人必看!

我們都是這個世界上彼此最親愛的人,儘管在家我們能夠時刻享受親人的陪伴,儘管相聚時刻總是十分溫馨而分別時又總是萬分不捨,但是再選一次,我依然會選擇穿上迷彩,保家衛國。

離開了父母的庇護傘,闖蕩世界,學習做別人的避風港,在這變化萬千的世界裏尋找自己的位置。在浩瀚無垠的海上搏擊風雨,享受雨後的陽光傾瀉。懂得理想是靠雙手打拼的,夢想是可以通過努力實現的。

很多時候,即使我們“撒謊”了,但我想謊言也可以很美麗。

《迷你百科脫口秀》今日話題:他們誇我貌美如花,我誇他們愛說實話

(喜馬拉雅、荔枝FM、蜻蜓FM每天8:00 同步更新)

武警戰士一封滿是“謊言”的家書,讓現場觀衆潸然淚下,軍人必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