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送礼送什么?富硒苹果富硒蛋,富硒大米富硒茶!这几乎成了一句广告语。 打开百度一搜索,截止到 2018 年 2 月 4 日, 富硒大米的信息有 442 万条,富硒鸡蛋 382 万条, 富硒苹果 379 万条,富硒茶 292 万条,而“硒中毒” 的信息也有 28 万条。富硒大米富硒茶之“热火朝天” 可见一斑。此外,关于富硒蔬菜、富硒面粉和富硒 土豆等的宣传也铺天盖地,不一而足。硒真的有那 么神奇吗?

  硒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硒?硒只是一种高度分散的化学元素, 元素名(Se)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月亮”,在 1817 年由瑞典化学家贝采力乌斯从硫酸厂的铅室泥 中发现。硒在元素周期表上属第六主族氧亚族,与 硫(S)的化学性质颇为相似,与金属及氢化合时 表现为 -2 价,而与氧化合时则表现为 +4 价和 +6 价, 属于铜型离子。硒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当受光照射 时,电阻率增大,在硒的表面形成封闭层,造成电 子流只能沿单一方向流动;其导电能力随光照的增 强而增高,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熔点 217 摄氏度, 沸点 684.9 摄氏度。金属硒性脆,温度较高时有塑性, 易压,在常温下不与氧作用,加热能燃烧,火焰为 蓝色,生成二氧化硒,在一定温度下(灰硒矿为 71 摄氏度)可被水氧化。因硒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五主 族 VA 准金属元素砷和第七主族 VIIA 非金属元素溴 之间,故也被认为是一种略带金属性的非金属元素。 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在生物体中既可以表现为有毒金 属的特点,也可以具有非金属的“解毒”功能。

  工业上,硒是典型的半导体;生活中,硒也具 有两面性:人体不可缺硒,缺硒得病,硒过量也一 样得病。另外,硒属于“半金属”,当人体中存在 更多、更毒的元素(如砷、镉、铅等)时,硒可能 以非金属的方式将重金属清除出去,起到类似于“硫 磺解毒丸”的作用;但当人体本身不含这样毒性重 金属时,硒又可成为有毒金属,其作用有点像砷有 毒而“雄黄酒”可解毒。硒营养缺乏是动物白肌病 等硒反应病的主要原因,也与人的克山病和大骨节 病密切相关。高浓度的硒将危害作物的生长发育, 降低产量,导致动物胚胎畸形发育甚至死亡(类似 地,人体尤其是孕妇也不能过量摄入硒)。

  在自然界,硒也具有两面性。高硒地区的低硒 食品以及低硒地区的富硒食品,比单纯的“富硒食 品”更值得重视。硒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的微量元素, 人体中的硒主要从环境中摄入,因此,环境中硒的 过量或缺乏均会导致机体产生疾病。土壤是硒的重 要地质地球化学环境,富硒土壤和缺硒土壤都可能 导致区域性地方病。

  缺硒和硒过量的危害

  尽管媒体上到处是“富硒”新发现的报道,如“新疆发现 985 万亩‘抗癌之王’富硒土壤”“广西 21 个县发现 2018 万亩富硒土壤”“乌蒙山贫困区发现富硒土壤”……但是,科学家并未发现补硒与防癌之间的必然性,却一直在提醒摄入过多的硒可能 导致中毒。如,德国健康专家加布里埃尔·登纳特 博士等人调查了 55 项关于硒的研究后认为,每天补 充硒没有防癌作用,“我们未能发现定期补硒可以 防癌的证据”。国内科学家也有深入的调查研究,如,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前所长李家熙 研究员和矿产资源研究所张光弟研究员等在 1995— 1998 年间,对河北张家口克山病区、河北磁县食管 癌高发区和湖北恩施硒中毒与克山病区的进行了深 入调查研究,采集了 1 441 件样品,测得 8 212 个数据, 并通过与英国的国际合作,在其成果专著《人体硒 缺乏与过剩的地球化学环境特征及其预测》一书中, 明确指出:硒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复杂的,缺硒可 能导致克山病,而硒过量则可能导致硒中毒。克山 病主要出现在低硒区(因 1935 年发现于黑龙江省克 山县而得名),但低硒区也不是人人都得病。因此, 硒与克山病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只要服药即可预 防。

  硒中毒又有急性硒中毒和慢性硒中毒之分,急性硒中毒时出现一种被称作“蹒跚盲”的综合征(瞎撞病),其特征是失明、腹痛、流涎,最后因肌肉麻痹而死于呼吸困难;慢性中毒时则出现眉毛、胡 须等脱落及脱蹄、角变形、长骨关节糜烂、四肢僵硬、 跛行、心脏萎缩、肝硬化和贫血,即所谓“家畜硒 中毒或碱毒(质)病”。美国在 1856 年就报道过军 马的瞎撞病,但直到 1933 年才证明军马的“瞎撞病” 实际上是硒中毒。我国最先发现硒中毒的地区就包 括在某贫困区出现的掉头发和掉指甲盖同时发生的 情况(俗称“鬼剃头”)。现代电子电器设备也常 常用到硒,如硒鼓。因此,人在复印机旁工作时间太长,也会出现浑身不舒服的“硒中毒”症状。

  

  理性开发 辩证生活

  硒元素易于被有机碳吸附,因此,自然界中富硒矿床及其他富硒岩石主要出现在寒武纪黑色岩系这样的地质体中,而黑色岩系(包括煤矿、石煤)中也往往富含铀、镉、镍、钒、铬等重金属。这些 重金属的过度摄入,有毒于人体,因此,对硒矿(包括富硒土壤)的开发要科学地进行。

  对富硒土壤,尚无统一的权威定义。在农业地 质调查过程中,硒在土壤中的含量信息可以轻易获 得,从而出现了随处可见的“富硒土壤”。

  进入现代信息化社会,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中, 硒却在健康领域华丽转身,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如“抗癌之王”“至今为止发现的最重要的抗 衰老元素”“明亮的使者”“心脏的守护神”“肝 病的天敌”“微量元素中的胰岛素” “解毒排毒”“抗 氧化性防衰老”“男性体中的黄金”“皮肤疾病的 福音”“胃肠道的白衣天使”……各种补硒食品、药品、保健品也登堂入室。

  在此,本文再次提醒公众,要辩证地对待硒的“两面性”,切勿盲从。地质科技工作者及农业地质调 查工作者也应该客观辩证地向社会大众普及硒的科 学知识,并努力改善土壤中硒的结构,科学利用硒这一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富硒土壤”这一土地资源, 造福人类。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为非盈利性微信订阅号

  感谢原作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