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麻杏石甘汤团队在麻黄的领导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回到了药王山,各位将军都陆续散去,各自回到了自己的营地,但是这个像是白面书生样的石膏却没有走,他一贯相信;‘做大事需要手段,混日子才需要能力’这句话,他自认为是个胸怀大志的儒将,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做大事的人,总是认为自己的素质要比一般人高得多,所以在平时与别人交往时就显得比较清高。战斗结束后,麻黄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是应该及时向张大帅汇报战斗情况的,但是这个不明事理的麻黄却只顾带着士兵们往自己的营地而去,这时候的石膏并没有当面提醒麻黄应该怎么去做,他倒是在想着如何利用麻黄的这一缺点,创造出他和张大帅接近的好机会,他没有等到麻黄走远,就匆匆忙忙地走进了神农庙,向张大帅汇报这一次的战斗情况,在汇报的过程中他故意隐隐约约地,抱怨着麻黄在战斗结束的时候,用兵布局上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错误,试图贬低麻黄的综合能力。

张大帅没有想到石膏会来汇报军情,他在仔细地听着,但是听了半天,也没有听懂他到底是讲些什么,张大帅只得叫他把整个战斗过程讲得更具体一点,石膏因为不是真正的指挥者自然是支支吾吾地讲不清楚。张大帅想;石膏的这种打小报告的做法不是很好,他认为一个会打小报告的人动机是不纯的。石膏既然讲不清麻黄到底是错在哪里,张大帅就轻描淡写地对着石膏说;‘待会儿我再问问甘草看,在战斗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石膏听见张大帅用这种口气对他说也只好悻悻而退。。。。。。

麻黄其味麻,其色黄,另外还有三个别名叫,龙沙、卑相、卑盐。他出生在晋地靑州的一户穷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期只读过两年书,十岁就靠给人放牛维持生计,饱尝了富人的凌辱和压榨。他还当过挖煤工人和修堤的苦力。麻黄的生性刚强正直。从小就对剥削阶级的压迫剥削充满仇视。,他身为大将军喜欢直来直去,开诚布公、他认为将士之间有了隔阂,或有了缺点和错误,不要遮遮掩掩,无理也要争三分。他的部下对他的敬仰,不是听他的说教,也不是因为他著书立说,而是为他的行为、品格、作风所感染,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的。他根本就没有料到石膏会去张大帅那里去告状,不过,按照他的脾气性格,即使知道了石膏去告状,他也不愿意去和石膏理论,只是轻蔑地笑笑。。。。。

这时候,在外邪国里的风将军也在偷偷地笑,她是笑自己在上一次逃跑的时候和寒将军配合得非常默契,才能够取得了非常成功的逃跑经验,不但没有受伤,而且也没有死掉几个人,想想自己能够在战斗中和寒将军配合得十分密切,胆子是越来越大了,她又想去八尺国溜溜了。

这一天,眼看着,天空中的阴霾越来越近,暴风雨即将来临,风将军和寒将军躲在将军府里,正在等候着布天盖地的地雨的到来,他们是想在这个时刻向八尺国发起进攻。

不一刻天空中果然响起了闷雷,尘沙笼罩着大地,天空一片漆黑,让人无法呼吸,好像是到了世界的末日,很是恐怖。八尺国内的老百姓在寒冷的北风中瑟瑟发抖,手脚都冻僵了。这是风将军和寒将军率领的十万大军冒着倾盘大雨开进了八尺国。他们一到八尺国的太阳大道上,就对当地的老百姓进行了疯狂的摧残,吓得那些逃跑的老百姓个个都是满身大汗……。

这时候在八尺国国王的皇宫里,有一位太监也出了一次大汗。在大汗淋漓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出现了发热更加严重,恶寒变轻,约过一小时,病人自己感觉到一切都如常人,起初还以为自己的病已经治好了,结果过了半日后,这种似疟疾样的发热畏寒,又开始了。如此这般,反反复复,一天要发作二次,还伴随着身痒,面赤,头项强痛。。。。。,因为这种病是一天发作二次,在这王宫内有许许多多的好事者,他们都以为这是有鬼在作崇,就到处乱宣传,弄得有一些疑人疑鬼的人都不敢出门走路,因为这谣言越传越离奇,一直传到了国王的耳朵里。

国王是个年轻人,自然是天不怕地不怕,出于好奇,他决定派一个名字叫张鞠通的太医去为这位太监治疗,张鞠通是淮南市人,因为他是八卦掌传人。武功十分了得,根本就不会相信什么妖魔鬼怪。当国王派他来治疗的时候,他正在苦练八卦掌。这个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八尺国传统拳术。是八尺国传统武术当中的著名拳种,流传很广。八卦掌虽然有五大流派。但是他所练的八卦掌却不属于任何一派。这是他在江南游历时得到道家修炼的启示,结合其他武术套路加以整理而成。说起他的八卦掌还是有来历的。据说这个张鞠通从小就喜欢打猎,日夜都在茂林之间跑来跑去。他14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他心中悲愤,以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感到为人子而不懂得医学,就无法尽孝,于是他立志学医。4年后,他的侄儿患了喉疾,请了大夫以后,使用冰硼散吹喉,可病情反而加重了,又请来几位大夫,胡乱治了一番,竟然全身泛发黄疸而死。张鞠通当时学医未成,深感锥心疾首。为了学医,他遍游四方,所过吴越巴蜀,举凡名山大川,无不历险搜奇,以壮其襟怀。后遇黄冠华,授以八卦掌这一武术,遂精拳勇。张鞠通嫉恶如仇,时露英气,。曾经有一次,他独自一人在山间行走,突然有几十名强盗各持利器,环而击之,他四面迎敌人,却毫不畏惧,八卦掌的运动捷如旋风。掌到身到,直打得强盗目瞪囗呆,落荒而逃。年轻的八尺国的国王,久闻其英名,很想和他交个朋友,几经周折才被请到皇宫,既当御前侍卫又当太医。

当这位太医和国王来到了这位唐姓太监面前时,经过详细的了解才发现,原来这位59岁的太监略懂中医。在发病的初期自己曾经开了三剂桂枝汤,第一剂服后,感觉到没有什么效果,他就怀疑这个药的份量是不是太轻,就把那剩下的二剂当做一剂煎,服了以后就出现了大汗淋漓。如今却出现了头痛恶寒,形似疟,一日再发,,言謇,肢冷舌色淡。太医经过反复的望,闻,问,切,发现这位太监的脉仍浮,见其发热重,颇似阳明有热,问知二便通利,则知道了这不是阳明实证,发热恶寒阵作者,看起来虽似少阳郁热,但无呕吐,胸胁疼痛。这时候他立即断定这是太阳中风,虽系季春天气,不得看作春温,早间阴晦雨气甚寒,于是他就在口中念念有词道;‘’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他一边念一边就从随身所带的挎包里拿出笔,墨和石砚,然后在石砚里加点水,慢慢地在那黔思石砚上磨着墨,待墨水已黑亮,就拿起笔醮着墨水在处方笺上写着:桂枝18,芍药6 杏仁15,生姜6片,麻黄(去节)9,炙甘草9,大枣(去核)2枚。煮3杯,先服1杯,得微汗,止后服;不汗再服;再不汗,促投其间。待墨迹已干就和国王一起离开了这位太监的病房。一路上国王非常好奇地问张鞠通为什么要用这个既有桂枝汤又有麻黄汤的方,张鞠通说;‘’那是因为这位太监自己服了桂枝汤后,出了大汗,病没痊愈,此时虽然出现脉洪大,但是发热畏寒,头痛项强等症乃在,说明了太阳病的桂枝汤证仍在。此时的脉洪大,应该是服用了辛温药物后,鼓动阳气浮盛于外,与邪相争的反应。因为邪在肌表,所以可以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现在象疟疾一样,一天发作两次,可不可以按疟治呢?当然不可以,因为它的病机实际上就是桂枝汤证,初用桂枝汤不得法,出了大汗,汗水流漓,病必不除,,但毕竟病邪已经是除去大半,所以剩余的只是一小部分病邪,就是微风微寒,,若是风寒同感,就会出现虐状,而且仅用治风的桂枝汤是不会有效果的。无论你煎法多么规矩,怎样依法,因为不单单是有风,还有寒,虽然风寒都很轻,但毕竟是两种邪,所以这种情况就是要用桂枝二麻黄一汤.。。。。。。国王听了张鞠通说的一番话,感到似懂非懂,一时还没有真正理解张鞠通到底是在讲什么,只是深深地感到,中医这个东东实在是太奥妙了,看来一般的人想学习也是很难学得懂的。他不由得一边在走路,一边在沉思着。。。。。。

风将军和寒将军也在沉思着,他们看见了八尺国内的老百姓已经吓得汗流浃背。风将军率主力部队猛攻在前头,寒将军紧跟其后。。。。。说来也怪,这风将军和寒将军刚开始进入八尺国的时候,都是一帆风顺的,她以为这一次有可能会取得伟大的胜利,于是,这个风将军的嘴角总悬挂着一丝笑容,脸色红润,对寒将军的称呼语气变得很轻很柔,眼睛射出一种烁然的目光。她还故意脱下那战袍,穿着单薄的内衣在寒将军面前晃动。竭力地利用她那烁热的眼波,像是要勾引寒将军那样。看看寒将军并没有什么反应,风骚的风将军却莫名其妙地用她那细小的声音开始吟起诗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风将军一边在吟诗一边是摇头晃脑,看起来是非常得意忘形。。。。。。,

得意忘形只不过是非常短暂的,张大帅就是要在敌人小胜后,得意忘形之际,已经在召开军事会议了。麻黄是第一个发言,他要求率领他的麻黄团队上前线去参加战斗,张大帅对麻黄这种;‘’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英雄气概自然十分赞赏,他满意地对麻黄点了点头,麻黄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估计张大帅会把打击入侵者的任务交给他。但是,张大帅认为打仗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他牵涉到许多策略问题。并不是谁想去就可以去的,必须根据八尺国内目前的基本情况来决定。所以他对着麻黄说;我经过反复考虑;‘这一次你只能在原来的麻黄汤团队中挑选出九分之二的精干部队和桂枝汤团队中十二分之五的将士组成一个叫做;‘桂枝二麻黄一的团队出发去打击侵略者。’麻黄一听,顿时傻了眼,他从张大帅的话中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这一次的行动又是桂枝占了领导地位。这时时的石膏却躲在一边在暗暗发笑,他相信自己在张大帅面前告了麻黄的一状。麻黄就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了,看来这一次麻黄只能是当桂枝的助手了。桂枝一听张大帅的命令,就知道麻黄的心里会不舒服,他知道在这个时候是很需要安慰麻黄的,于是,他就连忙向麻黄伸出了手,表示欢迎他们的再一次合作。麻黄对桂枝的态度非常满意,他没有说什么,只是真心实意地对桂枝笑笑表示理解桂枝的态度。他也十分清楚作为一个革命军人是应该无条件地服从命令的。当张大帅一宣布散会的时候,他就精神抖擞地准备披挂上马出发了。。。。。。

不一刻,桂枝就带着自己的士兵一两十六铢和芍药所带的一两六铢士兵,以及麻黄带的十六铢士兵,生姜带的一两六铢士兵,杏仁带兵十六个,甘草带兵一两二铢,大枣也带领五枚士兵’一共有七支部队混合成一个叫桂枝二麻黄一的战斗团队。在神农庙前的校场上集结,准备出发了。临行前,张大帅没有忘记把锦囊交给他的亲信甘草同志,实际上这个锦囊里面只不过是有一张写着;‘’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沬,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的纸条。一般人看来这一纸条都感到不是很重要,但是张大帅十分看重这一点。甘草明白张大帅的意思,从来就没有提出过异议。他接过张大帅交给他的锦囊就小心翼翼地把这个锦囊放到战袍的口袋里,然后提着九节鞭追赶着已经出发的队伍。。。。只见那队伍中‘辛温发散,微发其汗’八个大字迎风招展,啪,啪,啪地直响,像是已经吹响的号角,将士们一路高声歌唱着;‘’一两六铢芍与姜,麻铢十六杏同行,桂枝一两铢十七.草两二铢五枣匡。‘’这一团队军旅歌曲,踏着整齐的步伐开赴前线。

军旅歌曲也称“部队歌曲”、“军营歌曲”是反映军人生活的歌曲。它的共同特点是情绪上轻快、热烈、热情、奔放。音乐节奏明快、旋律简洁流畅。激发战斗意志。唱着唱着桂枝二麻黄一的战斗团队就和风将军和寒将军率领的部队面对面了。。。。。。桂枝牢牢地地记住了张大帅在临走时交代的话;这一次整个团队的战斗策略应该是;‘’ 解散营卫之邪。小发营卫之汗。‘’麻黄跟在桂枝的后面,深深地感到这;‘无官一身轻’的爽意。但是他并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名大将的角色,当发现对面的敌人时,立即拍马冲入敌人阵营之中挥舞着双锏,横冲直撞。。。。。

寒将军这次入侵八尺国虽然只是跟在风将军的后面,但是他亲自率领精锐的“铁浮图”和“拐子马”1500余骑,准备以此侵袭八尺国的王宫,寒将军的“铁浮图”是他亲自培训的特种骑兵,人马都披上厚重的铠甲,以三骑为一队,作为正面冲锋队。每向前进,就用障碍物堵塞后路,只许进,不许退。另外,“拐子马”指的是左、右翼骑兵,作战时,配合“铁浮图”从两面包抄。,寒将军自以为这种这种骑兵队伍的配合能够像围墙铁幕一般很难对付的。但是麻黄却认为“铁浮图”和“拐子马”虽然厉害,但还是可以利用它的弱点,找出对付的办法来。他发现“铁浮图”的马腿安不上铁甲,只要马腿被砍断,骑在马身上的士兵就要跌下。因此,他机智地指挥将士手持马扎刀、长斧和敌人对阵。上砍敌兵,下砍马腿,马一 倒,人也跟着倒,人马大乱。麻黄提着双锏在敌阵中左右开弓,往来冲杀,将士们见了,勇气倍增。,左冲右突,锐不可挡,差一点把寒将军活捉住。这次大战,从早晨打到黄昏,。双方都打得筋疲力尽才休息。第二天,风,寒二将又组织了优势兵力,命令将士们个个身披铠甲,头顶盾牌,再一次发起强大攻势,桂枝也命令部队改变了单枪匹马的战斗形式,叫麻黄配合杏仁分兵一路,桂枝配合芍药分兵一路,展开正面进攻,再由,生姜,大枣,甘草偷偷地从后面冲上去,他们都清楚,必须在一定的的时间里,用尽一切办法击退入侵者。。。。。刹时间杀声震天,只见大批敌军又纷纷倒了下去。侥幸没有被打中的,慌忙回身逃命,你冲我撞,互相践踏,队伍大乱。风将军也在激战中受了重伤。幸亏只是屁股上被桂枝打了一棍,,连腰部也疼痛不已。从战争开始到结束,桂枝一直亲自指挥将士,又经过几次激烈的战斗,终于使桂枝二麻黄一团队控制了太阳大道,风将军一败再败,并且粮食已经吃光,实在打不下去了。他们一看见大势已去,只好带着残兵败将,从太阳大道突围,不料在突围的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的士兵被飞箭射死。风将军见势不妙,她就很想尽快脱离战场逃回外邪国,但是寒将军不肯。寒将军说。;‘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风将军说;‘难道我是怕死鬼吗’。。。。。。,风将军看到大势已去,原来可以一走了之,谁也管不住。但是寒将军的部队在混战中挡住了她逃跑的路,又听到了寒将军的这些莫名其妙的怪话使她十分气愤,她正想和寒将军开展一场革命大辩论的时候,桂枝又拍马冲了过来,手拿铜棍直接就往她的脑门打去,她急忙一避,此时,麻黄的双锏又在她的眼前晃来晃去,更使她感到十分难受。特别是她那胯下的坐骑也显得步伐不稳,令她心惊肉跳。她虽然不愿意一战即溃。但是那桂枝和麻黄的进攻,使她毫无招架之力。只能是节节败退。在败退的一路上是人喊马嘶,,闹得城乡鸡犬不宁。风将军的军队虽然多,但是纪律很坏,士气低落,缺乏战斗力。。。。。。。。由于桂枝二麻黄一汤团队的全面反击,风,寒将军的主力差不多全部被歼灭,风将军和寒将军只率领着8000名亲兵逃回外邪国。。。。。。要知逃回外邪国的风,寒两将会不会争吵,会争吵到什么程度,且听下回分解。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