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名人館

Nathan Blecharczyk

內森·布萊卡斯亞

2002年,中學編程創業賺足大學學費

2005年,哈佛大學計算機系畢業

2008年,共同創立Airbnb,

並擔任技術總監

2011年,在德國設立辦公室,

開啓全球化進程

2017年,出任Airbnb中國區主席

1

從被房東漲房租開始的

硅谷奇蹟

在2008年,內森和他的兩個小夥伴決定創業的時候,共享經濟這個概念根本還沒有出現。無意之中點燃這個後來風靡一時概念的,其實是很多年輕人剛畢業都面臨過的窘迫——房東說要漲房租了!

那時他們三個合租着舊金山的一間公寓,就在漲房租這個檔口,喬和布萊恩還剛剛裸辭了,屋漏偏逢連夜雨,三個人誰也付不起房租,無奈之下內森只能搬走了。

2

最早的房客:

睡在氣墊牀上的三名設計師

當時適逢國際設計論壇將在舊金山召開,而喬和萊恩都是設計師,他們注意到舊金山的所有酒店都已訂滿。於是他們決定在網上把內森的那間空房出租出去。他們發佈了一個簡單的博客文章。很快,有三名設計師表示願意來住。

因爲內森搬走的時候把牀也一起帶走了,所以這三名設計師房客是睡在氣墊牀上的。這也成了Airbnb名字的起源——Air + bed and breakfast。

三名房客設計師和兩名房東設計師一起去參加了展會,成爲了朋友,五個人渡過了很愉快的時光。這段美好的經歷啓發了內森、布萊恩和喬,他們相信一定有人也有類似的需求。那爲什麼他們不能讓人們很方便地在網上預訂住在別人的房子裏呢?

3

所有人都覺得他們瘋了

投資人的三個拷問

Airbnb的改變世界之旅,就這樣開始了。後來,它的成功啓發了無數幫助人們分享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和知識經驗的公司,但一開始,所有人都覺得他們三個是瘋了,完全沒有投資人看好這個項目,基本上第一年,沒有任何投資者願意給他們第二次見面的機會,一整年沒什麼生意,陷入負債。所有投資人都告訴他們:

第一, 這不是我自己會用的產品,我不想睡在別人的沙發或牀上;第二, 沒法想象這會有一個很大的市場。第三, 安全怎麼保證?

當時,所有人都認爲他們是瘋子,但是因爲幾個月前有三個顧客使用了他們的服務並擁有很棒的體驗,所以他們執着地認爲他們在做的事情有戲。

於是他們決定all in,100%投入到創業中去,給與自己三個月的時間去考慮是否要堅持還是放棄。內森說那個時候,他們三個人在一起,基本上每天8點起牀然後工作到午夜,每週工作六至七天。

4

把奧巴馬畫在麥片盒子上

掙到第一桶金

像所有創業者一樣,內森和另外兩位聯合創始人第一年在財務上苦苦掙扎,但是他們找錢和做推廣的腦洞非同一般地大,他們巧妙的“蹭”到了當時最大的熱點。

2008年在美國丹佛舉行的民主黨全國大會上,奧巴馬在那裏獲得了總統候選人的黨內提名。這在當時是一個歷史性事件,大會將在能容納八萬人的體育場舉行。內森和兩個小夥伴意識到丹佛整個城市只有1.7萬個酒店房間,遠遠滿足不了需求。人們需要額外的房屋,這是推出Airbnb的絕佳機會。

果然,對房屋的關注讓Airbnb在第一週就上了新聞,但在大會結束後,再也沒人關注他們了。更慘的是,那場規模空前的經濟危機開始了。

內森的兩個小夥伴想出了製作總統主題的早餐麥片的想法。他們自己製作盒子,在盒子上畫上民主黨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和麥凱恩的漫畫,然後把最普通的超市裏買來的麥片換上包裝,賣到40美元一盒,而且上了CNN,成爲了當時的頭號政治新聞!

三個Airbnb的創始人都很喜歡拿這個開玩笑:我們在第一年通過銷售早餐麥片爲公司提供資金,因爲我們在一週內賺了三萬美元,這比我們在覈心業務上一整年賺得更多。想盡各種辦法去解決面對的問題,這就是創業。

5

收穫滿滿的紐約之旅

互聯網企業也要見客戶

敢想敢做的麥片精神後來成了Airbnb的核心價值觀之一。另外一個重要的轉折是內森和小夥伴們也意識到互聯網公司其實不是閉門造車,與用戶溝通其實非常非常重要。他們飛去紐約,一家家拜訪他們的第一批房東——40個人。

內森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房東自己拍的房間照片不夠吸引客戶,所以他們改用專業的相機幫助房東們拍照。他們還坐在電腦前,手把手教房東們如何使用Airbnb的服務。更重要的是,面對面交談讓他們和房東建立了關係。房東們理解了Airbnb的夢想,他們變得配合很多。內森和他的小夥伴們也趁機給房東一些建議,比如降點價、給他們的房子寫更好的簡介、用更好的照片。

紐約之旅果然不虛此行。在紐約市的熱門地段擁有很好的房子,而且可以給出較低的價格。很快,Airbnb的超高性價比吸引了大波全世界各地的客戶,而且這些客戶回到他們的國家後給Airbnb自發宣傳,甚至還做了Airbnb房東。

內森和小夥伴們的想法開始開花結果。Airbnb也在三個月內實現了從每週掙200美金到每週掙4500美金的飛躍。

6

集思廣益讓共享更安全

當然,投資者關心的安全隱患是個關鍵問題。Airbnb通過豐富用戶資料,在顧客到達後才由Airbnb付錢給房東,住完後互相評論,引入社交網絡讓房東房客可以互相查看是否有共同好友等。

但是內森說,Airbnb也曾經遭遇過巨大的危機。他們遇到了有人的房子被嚴重損壞的情況,這成了一起公衆事件,突然之間,好像人與人之間真的不能相互信任了。

在三週內,內森和另外兩個創始人把公司裏所有人召集起來,一起進行頭腦風暴:有什麼辦法能讓我們的服務更加值得信任、更安全?

最後他們收集到了由公司裏的每個人貢獻的幾百條意見,最後其中四十條被真正實施了。Airbnb開始了24小時客戶服務,有了專業的安全團隊和給房東提供的房屋保障金。對人身的安全也是一樣,有100萬的保險條款來保護。

危機讓內森意識到那是一個改良自己的機會,Airbnb也從中獲益匪淺,今天有四億人使用Airbnb,負面體驗非常少。

10年的時間,從一個沒有投資者肯投資的項目,到顛覆全球酒店業,成爲一種全球文化現象,帶來了更個性化的生活方式。Airbnb雖然沒有擁有任何酒店,但卻成爲了全世界最大的連鎖酒店公司,他的房源數量已經多過全球前五大酒店品牌房源數量的綜合。

7

獨特的中國市場

從出國玩的中國人身上開始

從Airbnb上線至今剛好十年了,Airbnb現在已經遍佈全球的190多個國家和地區、8萬多個城市,擁有了500多萬房源,累計完成了超過4億次居住,平均每晚入住人數超過了200萬。

內森坦言,人們一定會談論自己的旅遊,外出旅行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而Airbnb在人們的旅遊體驗中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推動Airbnb增長的是巨大的口碑效應和理念的擴散。

Airbnb進入中國時的切入點也是這樣。作爲中國區主席的內森深知,中國是一個不同的市場,很少有西方的互聯網企業能夠在中國大獲成功。所以在開始,他們選擇了從那些走出去出國玩的中國旅客出發,因爲Airbnb的優勢在海外、在國際化。

出國遊玩有了很好體驗的中國遊客回國後有了動力成爲房東,口口相傳下,所以中國的國內旅行現在也成了Airbnb快速增長的一部分業務。在中國,超過80%的用戶是千禧一代。

8

幫助人們擁有一個

與衆不同的故事

時代發展到如今,大衆旅遊比比皆是,已經非常商品化了。但內森認爲Airbnb做的事情與衆不同。Airbnb的方式是讓旅客住在別人的家裏,住家意味着更大的空間,可能更好的價格,更好的設施;這同時意味着遊客能身處在一個居民社區裏,讓旅途多了很多獨特的可能,比如可能會誤入一個街角的咖啡店。這些細節可以幫助旅客形成一個和另一個去同樣地方的旅客不同的經歷。

內森說,這個時代中的每個人都在分享我們的生活,在社交媒體上,人們都希望可以講述一個與衆不同的故事。

而Airbnb趕上了這個浪潮。他們規劃的共享之路的下一站則是生活方式和人生體驗。他們希望旅行者們能擁有更原汁原味的旅行體驗,在旅客使用Airbnb時,不覺得自己是外來人,而是能像本地人那樣去感受當地獨有的風土人情。

9

和當地人一起體驗

這個世界上好玩的事

Airbnb努力擴大着自己作爲一個“住所”之外其它的意義。兩年前,他們啓動了一個新產品叫做“體驗”,邀請當地人“選一個你很有熱情的事,或者你有專業知識的領域”,把這件事變成一個體驗項目,並且跟世界上所有旅行者分享。

這些體驗包羅萬象,有很多不同的類型,比如說街頭藝術、探訪不同的社區、衝浪、打籃球、調製雞尾酒。人們設計這些體驗自己定價。Airbnb致力於讓每個人都能在體驗裏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找到朋友。

“體驗”在中國也大受歡迎,內森說中國遊客尤其喜歡在體驗項目中,與外國人會面,瞭解其他人的生活方式。

10

技術讓人越來越孤獨

人與人互動的渴望越來越真切

幫你看到更大的世界,認識更多的人和事,這也符合內森對這個世界的深層理解。他雖然是哈佛大學計算機系畢業,自幼無比熱愛技術,但他也意識到,在這個高效高速運轉、快速變革的世界裏,很多東西都可以被先進的科技替代,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是越來越遠,人變得越來越孤獨,世界好像越來越冷冰冰。他堅信人與人互動的渴望依然是最本質的東西。

內森希望Airbnb關注的並不只是提供一個功能性的、可被替代的居住的地方,更希望的是可以賦予旅途更豐富的內涵,可以在這樣一個世界裏希望帶給人們更多溫暖,幫助人們實現面對面交流,滿足人類對交流和回應的需求。因爲人本質上就是社會動物,希望有朋友、有圈子,Airbnb抓住了這個永遠不變的需求,希望去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培養對彼此的信任。

內森希望讓世界變得更小,在人們之間,在國家之間建立聯繫。如果每個人在每個國家都有一個朋友,人們理解我們更加相似而不是不同,這個世界自然就能求同存異、和而不同。

你印象最深刻的Airbnb經歷是什麼?

編輯:胡雪曼、 愛美麗、蒙小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