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治療過程是漫長的,手術、放療、化療作爲傳統三大治療方式,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化學藥物治療簡稱化療,很多的病人及家屬會很糾結,到底用進口藥還是國產藥,畢竟進口藥價格高昂,10倍的價格是不是有10倍的療效呢?進口藥療效一定比國產藥好嗎?在衆多的化療藥物中,進口藥和國產藥到底有多大區別?

1. 出身不同

一個成功用於臨牀的進口化療藥,通常要經過動物實驗,I期、II期、III期臨牀試驗研究,要花費數年甚至十餘年的時間及大量資金,要經過成千上萬例循證醫學的研究,最後才能決定該藥對疾病的療效,可能的毒副反應。而國產仿製藥一般不經歷上述的臨牀研究過程,更缺乏嚴格規範的循證醫學研究。一般進口藥物過了專利期,就可以按照它的分子式進行仿製。

2. 價格不同

由於進口藥的前期研究投入巨大,自然價格也是非常昂貴的,比國產藥貴幾倍到十幾倍不等。比如治療肺癌化療藥培美曲塞,進口力比泰0.1g 價格爲四千左右,而國產該藥爲一千多,價格差四倍。

3. 療效方面

國產藥上市前會做與進口藥對比的非劣效(不差於)試驗,理論上兩者的療效沒有顯著差異,但一般來說國產仿製藥的療效不至於優於進口原研藥。而且國產仿製藥在生產條件、工藝設備、原材料、技術水平、質量管理等方面與進口藥有些許的差距。

進口藥與國產藥化學名相同,分子式相同,其實是同一個藥,都是經過國家藥監局批准的合法藥物,適應症相同,兩者毒副作用差不多。但由於我國醫保政策,更多的傾向於國產藥,有些進口藥的報銷比例略低,適應症更嚴格。從性價比來說,國產藥物更實惠。不能一概而論到底國產藥物好還是進口藥物好,如果經濟條件充裕,無需考慮費用的話,可以選擇進口藥。但畢竟抗癌治療過程是相當長的,花費是巨大的,腫瘤患者和家屬要從經濟實力、疾病的分期、患者的體質等等因素綜合考慮。如果是晚期姑息性治療,本身化療的目的只是延長生存期,沒有太大必要散盡家財去購買昂貴的進口藥,畢竟晚期癌症病人化療的療效並不盡如人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