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龙泉盘规格硕大,故有种特别的大气感觉。此盘器形折沿、葵口、斜微腹、模制莲瓣纹和底部刻画一朵莲花,属于市场上常见的器形,但由于此盘体形较大,况且是豆青色,故仍可为稀有。此盘胎体厚重,釉水肥厚,底足采用垫烧法,这是龙泉窑的基本特征。器形外釉面保存完好,光洁靓丽,是龙泉品级较高的一种釉色,十分漂亮,唯一欠缺的是盘内釉面磨损较重,光质度和感觉上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扩展阅读: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一大名窑之一,因其产区在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明清,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龙泉窑釉色苍翠,北宋时多粉青色,南宋时呈葱青色,无开片在器皿转折处,往往露胎呈现胎色,瓷釉厚润,装饰上很少刻花、划花,而流行贴花、浮雕。例如在盘中常堆贴出双鱼图案,在瓶身上贴出缠枝牡丹图案。龙泉窑址有大窑、金村、溪口、松溪等多处,北宋时有20多处,到南宋时有窑址40多处,其中以大窑、金村两处窑址最多,质量最精。北宋中晚期是龙泉发展的重要时期,南宋时期进入鼎盛时期。驰名中外的粉青,梅子青。从窑址的瓷片来看产品有白胎(灰白)青瓷约占百分至九十几,黑胎青瓷只是少量的,但质量好,胎簿釉厚,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与南宋郊坛下官窑瓷器有许多相同之处,元代龙泉窑瓷器的特点是造型大多胎体厚重,在龙泉窑的精湛技艺和精美的釉色及高超的质量影响下,除浙江境内多处窑址如大窑、金村、溪口、大白岸、小白岸、梧桐口、笔架山、项户、道泰、山头窑、松溪、马垃力、安福口、安仁口、大方、大棋、下村、武溪等300余处外,还有江西、福建两省的多处窑址也仿烧龙泉青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龙泉窑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