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佩服她摒棄原有人設做出辣手魔改,但不經推敲的服化道、不過大腦的沙雕臺詞,泯然了她外形和演技的優勢。你也許會說,沙雕劇爲啥要細節,哈哈哈哈笑就完事兒了。

最近有不少小夥伴在後臺留言讓推薦輕鬆搞笑的古偶劇。

還真找了一部。

在1X、2X、1.5 X各種倍速來回切換中,終於追完了兩集

今天我忍着工傷,帶着它來吐槽了——

《從前有座靈劍山》

這部劇的類型介紹,是「搞笑」、「沙雕」的漫改劇。

打開方式很簡單,男主王陸(許凱飾)和女主王舞(張榕容飾)一路修仙打怪,最後升級爲王者玩家的故事。

古裝+熱血+沙雕+漫改,時尚時尚最時尚的組合,拍好了肯定不會出錯。

但要想製作上乘,還能突破二次元的圈層,這種漫改國產劇還真難得。

2015年,堪稱「國漫之光」的《秦時明月》在湖南衛視播出。

三大主番:陸毅、陳妍希、蔣勁夫,連打輔助的綠葉都是人氣小花胡冰卿。

結果豆瓣評分4.8,收視率墊底,超級IP的一手好牌毀在了手裏;

2016年,《畫江湖之不良人》動漫式演技的滿滿浮誇風,愣是把電視劇搞成一場大型cosplay;普通觀衆頻頻出戏,最後淪爲二次元圈內狂歡。

漫改劇雖說是電視劇界的錦鯉,本身就有原著黨濾鏡加持,但它重畫面、弱情節;

如果不在劇情方面做完善調整,原著黨不買賬,普通觀衆也看的一臉懵逼。

而劇版《靈劍山》也沒有擺脫動漫中情節簡單、人物誇張的弱點,滿屏都是迷惑行爲大賞。

下面就帶着大家快速掃描一下大型尷尬現場。

《靈劍山》一上來就犯了一個根本性的錯誤:

呈現方式過於動漫化。

部分劇情甚至不加絲毫改動就複製粘貼過來。

例如男主的設定是個有點自戀的小機靈鬼,爲了拿到新一季修仙101的入場券,耍了點小花招搶到上位圈唯一一間客房。

他這一波操作吸引了小迷弟海雲帆大半夜找他要攻略。

動漫版的畫風是醬嬸兒的。

兩個小正太一個混不吝,一個乖巧聽話,搭在一起有種渾然天成的反差萌

劇版編劇想必也是被這種畫風萌瞎了,絲毫不差的照搬過來。

但效果完全不是內味兒了。

一個大男人,大半夜的去敲另一個的房門。

裏面的人打開門,一張大臉差點懟到客人身上,毛毛蟲一般粗的劍眉擰成疙瘩,就像是見了上輩子就不對付的仇家。

「我……我只是想求大神分享晉級攻略……」

男主先是耍大牌的拒不分享,沒過兩秒後又賤兮兮地說

「做我一天的僕人就透露給你哦~」

這丫擱現實生活裏怕不是個精神分裂的傻子吧。

接下來的情節更令人不知所措。

迷弟眨着布靈布靈的大眼睛,本以爲會等來一場前輩分享會。

結果對面的高級玩家告訴他:我今天早上買點心的時候偶遇了個老爺爺,順便幫他和妹子告白,他就把入場券share我了。

納尼??

這麼重要的信息就這樣一筆帶過了??

在追番時對這一段就非常好奇,男主降生在普通人家,爲什麼會如此輕而易舉地拿到修仙大會的vip入場券?

本以爲劇版會在原有的基礎上使內容更豐富、讓來龍去脈更爲飽滿,伏筆更加連貫。

劇版《靈劍山》37集,平均每一集40分鐘,體量比番劇多了一倍。

但它卻不斷照搬番劇的內容,忽略重要信息,讓劇情像四格漫畫一樣扁平。

你也許會說,沙雕劇爲啥要細節,哈哈哈哈笑就完事兒了。

但這麼無腦的臺詞從開過光的天選男主口中戲謔的說出時

真笑不出來。

《靈劍山》的第二個問題,在於演員。

撇開鈕祜祿·於正的心尖尖許凱不說,女主張榕容、男配郭晉安,都在演藝圈摸爬滾打多年。

有經驗有作品,表現應該成熟。

卻都在這部戲裏卻翻了車。

張榕容本是陳凱歌官方蓋章的楊貴妃。

雪白的皮膚,歐式深邃的雙眸,豐腴的身材,天生的異域美人,符合唐代雍容華貴的審美。

陳凱歌每回提到她都讚不絕口。

但仙女下凡,墜入泥潭。

在《靈劍山》中,她飾演的仙子王舞,是個胸大腰細的婀娜型古典美人。

體態豐滿的她,身着顯胖的白衣,通體渾圓,她的身材優勢不僅沒凸顯,反而好像增肥了不止10斤。

造型是硬傷之外,她的角色也各種違和。

王舞,一個極具沙雕氣息但實力高強的大美女,最大的特點是接地氣。

在劇中張榕容爲了貼合角色,放下包袱上陣,往絕世容顏上塞滿了誇張表情。

瞪眼

噘嘴

用長髮抹脖子上吊,還露出粗壯的大腿打擦邊球。

很佩服她摒棄原有人設做出辣手魔改,但不經推敲的服化道、不過大腦的沙雕臺詞,泯然了她外形和演技的優勢。

雍容貴妃變爲沙雕仙女,不是藝術突破,是一種失敗的降級。

再看有「張國榮接班人」之稱的郭晉安。

三代視帝,演什麼像什麼的千面人,在這部劇好像所有功能都失靈了。

有一場戲,安仔飾演的掌門人預測到世界將在15分鐘內完蛋,然後他競和王舞躺在地上嘮嗑等死。

王舞在修仙大會上肆意修改規則,安仔想批評她的行爲,結果王舞一頓嚶嚶嚶就心軟了下來。

這期間,各種不經大腦的低級笑料不斷,神仙打架變成小學雞鬥嘴,隨處可見編劇的敷衍。

看着兩個昔日的演技咖如此放低姿態的浮誇尬演,娛姬想立刻關掉播放器洗洗眼睛。

違和的表演,究其原因,沙雕喜劇並不是誰都能駕馭的。

喜劇天賦這種東西本身因人而異。

像沙溢、沈騰那樣身上誰看誰笑死的幽默氣場,也是無法被模仿的。

這部劇,對於兩個非喜劇路線的演員來說,確實很難把握。

李誠儒早在《演員請就位》節目中點評過。

「廉價的筆觸,無法引起廣泛的共鳴。」

這點深感認同,並覺得引發共鳴的喜劇是一門難度很大的藝術。

第一種是極具諷刺的荒誕喜劇,利用政治隱喻或社會痛點,把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

無厘頭,就是最好例證。

用反套路的手法玩梗,諷刺當下。

例如《唐伯虎點秋香》,戲謔的臺詞道盡了作爲江南四大才子的唐伯虎在朝堂動盪時的懷才不遇。

圖畫裏,龍不吟虎不嘯,小小書童可笑可笑!

棋盤裏,車無輪馬無繮,叫聲將軍提防提防!

另一種,正喜劇,衝突在嘻嘻哈哈中解決,最後是如願以償的happy ending。

比如重播率最高的《武林外傳》,大家輕輕鬆鬆debug,並從中悟透一些人生哲學。

而時下最流行的沙雕喜劇,是互聯網時代下的速食產物。

惡搞、解構、嬉皮的網絡文化中,如何能烹調出一種輕鬆有趣、又能觸動人心的沙雕劇,並是件容易的事。

番劇《從前有座靈劍山》原本是一部起點很高的作品。

中日首部合作動漫,原畫出自中國。

企劃是騰訊爸爸,妥妥的大腿。

日本動畫製作方DEEN社,二次元心中的白月光,代表作《多啦a夢》、《水果籃子》家喻戶曉。

但播出之後口碑呈明顯的兩極分化,網友們認爲畫面無可挑剔,但劇情經不起推敲。

主角說話不經大腦,角色不典型。

日漫的笑料配中國劇情,不倫不類,不知所云。

白瞎了一部「國漫之光」。

原著的地基打得不好,真人劇改編敷衍。

無腦臺詞、影樓畫風,就像是亂入了快手古裝小劇場。

今天我們再想戳開一部國產喜劇下飯,發現最能打動自己的,最近一部還是《家有兒女》、《炊事班的故事》。

沙雕劇什麼時候可以再走走心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