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夜幕降臨後,元昊軍隊展開了偷襲,此時,位於宋軍後陣的黃德和見勢不妙,竟然轉頭逃跑,手下士兵也跟着潰退,最終郭遵身死,劉平手下只剩了1000多人,而劉平並沒有放棄支援延州,他帶領這1000多人在山頭上,修建了七道防禦工事,用來牽制敵人,元昊多次來勸降,都被劉平拒絕。劉平爲救延州,不聽鄜延路巡檢郭遵先探路的建議,帶軍行至三川口,元昊部隊以逸待勞,襲擊了宋軍。

最近古裝歷史題材劇《清平樂》熱播,而說到宋仁宗執政,就不得不說一說“三川口之戰”。
公元1040年(康定元年)正月十八,大宋子民正沉浸在春節熱鬧的氣氛中,元昊向大宋邊境襲來。這次元昊派了兩路人馬,一路佯攻保安軍,一路偷襲延州的金明寨。
元昊在金明寨埋伏的士兵幫助下,奪取城寨,殺掉了守將李世彬,這樣延州就失去了屏障。
延州知州範雍忙部署防守力量,並馬上通知鄜延、環慶等地將領帶兵來援。
鄜延路副總管王平是一員文武雙全,經驗豐富的老將,他得到消息,馬上帶領3千起兵向延州方向增援,兵在路上遇到了其他路援軍,大家合併一處,共有步兵騎兵1萬餘人,遠遠不及元昊十萬士兵。爲了救援延州,這一萬兵士急忙向延州趕去。
然而元昊早有防備,在延州西北三川口設下了埋伏。劉平爲救延州,不聽鄜延路巡檢郭遵先探路的建議,帶軍行至三川口,元昊部隊以逸待勞,襲擊了宋軍。但是宋軍臨危不亂,在河對岸列隊迎敵。元昊軍仗着人多,衝到了對岸,和宋軍展開了肉搏戰。劉平身上多處受傷,已然帶領士兵堅持戰鬥,最後將敵人逼回了對岸。
夜幕降臨後,元昊軍隊展開了偷襲,此時,位於宋軍後陣的黃德和見勢不妙,竟然轉頭逃跑,手下士兵也跟着潰退,最終郭遵身死,劉平手下只剩了1000多人,而劉平並沒有放棄支援延州,他帶領這1000多人在山頭上,修建了七道防禦工事,用來牽制敵人,元昊多次來勸降,都被劉平拒絕。
宋軍在山上終於因爲寡不敵衆,被元昊軍隊擊敗,劉平語言石元孫被俘。
此時,彷彿老天也被宋軍英勇無畏的氣概所感動了,下起了漫天大雪,元昊帶兵翻山越嶺而來,由於道路泥濘,後期無法補給,最終只好退兵,延州獲得了安全。
三川口之戰,是宋夏開戰以來,宋軍最重的一次失敗。宋軍失敗,主要是因爲準備不足,寡不敵衆。還有就是劉平身爲老將,卻輕視了元昊軍隊的戰鬥力,結果輕言冒進,最終,使援軍損失慘重。
但是劉平英勇抗敵,到最後也沒有放棄抵抗,拖延元昊軍,三川口將士的英勇作戰,爲保衛延州爭取了時間,在一定程度上震懾了元昊軍,使元昊軍不敢戀戰,只能草草撤軍。三川口犧牲的將士爲折繼閔等其他部隊戰勝元昊軍爭取了時間,他們雖敗猶榮,用自己的犧牲,換取了更多勝利。
而有英勇者,就會有貪生怕死之輩,逃跑的黃德和竟然打小報告,誣陷劉平、石元孫叛變投敵。這一段《清平樂》是有介紹的,起初,宋仁宗拘捕了劉平一家二百多口人。好在仁宗不是糊塗皇帝,他並沒有急於處理劉平一家,而是靜靜等待前線消息,結果在御史文彥博的調查下,最終使真相浮出水面,劉平得到平反,黃德和得到了仁宗執政以來最嚴厲的懲罰,被腰斬。範雍被貶爲安州知府,劉平最終殉國。
爲防止元昊進犯,仁宗命韓琦安撫陝西,令范仲淹統領永興軍。這就有了後來,范仲淹主和,韓琦主站,兩位負責人各執一詞,宋仁宗猶疑不決。也有了後來,宋仁宗對范仲淹的懷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