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老師改完卷子,分數底下要畫兩條線?

  我們也很納悶,上學的時候經常見這兩條紅線,就像是聖旨上的玉璽一蓋,一錘定音的感覺。

  對此,網友給出了很多不同的答案,真是腦洞大開,這一屆網友很優秀啊!

  有網友認爲這是老師的個人喜好問題,這樣做是爲了讓總分更突出。

  有人覺得在數字下面畫橫線會使數字顯得平穩工整,試試在信紙和白紙上各寫相同數字看看就知道了。

  卷子上會有很多分數,不加標記的話很容易亂掉。加兩條橫槓是爲了讓總分突出,畢竟批改過的試卷會有點凌亂。

  也有人覺得可能是少數年輕老師爲了秀一下優越感,讀書時被批改試卷的時光結束了,也該自己爽一爽了。

  可能分數寫得太瀟灑,力道沒把控好,隨手畫兩筆作爲慣性的緩衝。

  有網友看得很透徹啊:

  分數下面的兩條橫線,是重點提示意思:

  1、對於學習成績差的,意思就是:你好好的看仔細了,再仔細看看,這次你就考這些分,太差了!下次不能再這樣了!

  2、對於學習成績好的,意思就是:好、好,考的不錯,下次再再接再厲!一道橫線是好,兩道橫線是更好。

  3、對於中等成績,這兩條平行橫線,並且一頭還有點往上翹,意思就是:看看,看仔細了,這次考試就這水平,下次努力,爭取提高!

  也有網友喜歡用火熱的眼光看待問題:

  “不是兩行,是Z!是佐羅的標記!騷年,其實你的試卷是佐羅幫老師批閱的!”

  還有腦洞大開的網友,裝飾線、立體感、加總,皮一下很開心啊哈哈哈~

  ●就和會計一樣,表示加總。

  ●我一直以爲是裝飾線。

  ●總感覺得畫點啥,但又不能畫愛心,所以……

  ●這個我問過我的老師,她說本應該在分數下面寫上閱卷時間和閱卷人姓名,後來就省略成兩道橫線了。

  ●老師說:“我也不懂爲什麼,以前我老師也這麼改我試卷的。”

  ●你不覺得很有立體感嗎?

  ●以前幫老師改卷是在分數下面寫個“2”啊,連筆的等號啊,爲了表示“今天改卷的人特別二,大家多包涵啊。”

  這兩條線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正確答案是:總分下面畫兩道槓是之前紙質閱卷時代“合分”與“複覈”遺留下來的習慣。

  關於合分

  在實行網上閱卷之前,中小學大型考試的試卷的主觀題部分都是約30份一本,密封裝訂在一起的。而客觀題是通過答題卡上機閱卷的。

  二卷中主觀題每個題目前面會有題號和得分框,二卷卷首也會有帶着題號的空白表格。批改一般是按題目分工,即某部分老師專門負責批改某一道試題,這樣有利於統一評分標準。批改之後,要將單題得分填在題目前的得分框中,同時也應該填寫在卷首的表格中。

  全部試題改完之後,題頭和卷首的表格中就會有多個題目的單題得分,接下來就是“合分”。

  合分後總分下面要畫一道槓——這是有必要的,因爲有些較低的個位數總分有可能和單題的得分相當。如果試卷上沒有印製得分框,這一道槓就會更加必要。

  關於複覈

  合分之後還要有人另行復核一遍,防止出錯,這叫“複覈”(也叫“核分”),“複覈”就是重複“合分”的工作,如果有錯誤則改正過來;沒有錯誤,就在總分下再畫第二道槓,表示總分複覈過了。

  “複覈”也是很有必要的,原來教書時參與閱卷的時候,偶爾總會找出之前的合分錯誤。

  簡單地說,第一次合出來的總分下畫一槓表示總分,複覈後再畫一槓表示已經複覈。

  這個傳統在師生間一代又一代地向下流傳。逐漸地,即使小考試,也有越來越多的老師習慣在總分下畫兩道橫線,由此形成了考試分數下畫兩條橫線的習慣~

  -en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