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金刚形单影孤,不符合中国人喜欢对称的审美观念,于是不知从何时起,一尊金刚变成哼哈二将,共同把守山门,使佛国寺院又平添了几分威严。作为寺院的门户,山门时候佛界和俗世的交界处,它以三门并立的雄姿出现在僧俗前,显示了佛门的神圣不可侵犯。

?佛教寺院的外门或正门,被称作“山门”,这是因为寺院大多建筑在山林的缘故。山门一般为三门并立,中间是一扇大门,两旁各一扇小门,因此山门又叫“三门”。有的寺院虽然只有一扇门,也按习惯称“三门”。

寺院的外门为何要三门并立呢?三门是为了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三解脱门被佛教称作是入涅槃之门,《俱舍论》说:“于中无漏者名‘三解脱门’,能与涅槃为入门故。”
佛教认为,入三解脱门,即可以得到“三解脱”:一、空解脱,观人我皆空,法我皆空。二、无相解脱,观诸法无相,本无差别。三、无愿解脱,观生死可厌,“不可愿求”。入佛寺门就是入三门,入三门就是入三解脱门,入三解脱门就是入涅槃门,其中寓意,显而易见。创建寺院者可谓用心殊深!

守护山门的原只有一名金刚力士。他原是法意太子,发誓皈依佛教后,要经常亲近佛,出入佛的左右,充当金刚力士。后来终于让他遂了心愿,受命担任佛主五百名随从侍卫的首领,号为“密迹金刚”,成了三解脱门的守护神。一个金刚形单影孤,不符合中国人喜欢对称的审美观念,于是不知从何时起,一尊金刚变成哼哈二将,共同把守山门,使佛国寺院又平添了几分威严。

作为寺院的门户,山门时候佛界和俗世的交界处,它以三门并立的雄姿出现在僧俗前,显示了佛门的神圣不可侵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