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想了想,今年恰巧寒食节、清明节、上巳节凑一块儿了,这三个节日恰恰有互相渗透的关系,聊的人也很多了,我就聊一个特别点的——这三个节日究竟是在哪一天过的。它并非因为清明这个节气而产生的,而是融合了许多春季节日的习俗,最主要的就是寒食节和上巳节。

不好意思,热点又蹭晚了……

由于近年大家丰衣足食以后来对传统文化又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所以很多实际上在大都市里早就处于消亡状态的传统节日就被翻出来了。

所以想了想,今年恰巧寒食节、清明节、上巳节凑一块儿了,这三个节日恰恰有互相渗透的关系,聊的人也很多了,我就聊一个特别点的——这三个节日究竟是在哪一天过的?

“寒食节”和“清明节”究竟谁在前?

很多人打小就过清明节,但是对于寒食节是很陌生的。不过,这个不打紧,由于寒食节的主要习俗是禁烟禁火和吃冷食,会为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基本没见过哪个地方还在保留这个节日。寒食节在唐朝时就和烧纸祭祖的风俗产生了冲突,所以唐朝诗句里就有“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的担忧。

△ 烧纸习俗由来已久 / 网络

某个节日你只在书本里见过,这不叫忘本,只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而已。

寒食节由于和清明节太临近,两者逐渐融合。但是要说起来,寒食节在汉代就已经是地方性节日了,而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不算一个节日。从唐代开始清明开始成为了一个独立节日,所以其实是有点清明节“吞噬”寒食节的意思。

但是这两个节日是不一样的流源寒食节是一个民俗节日,虽然起源尚有争议(主要还是因为史料太有限了),而清明本质上还是一个节气,存在的本质意义是指导农耕和标记历法。

△ 寒食节的起源说法之一,纪念介子推 / 网络

在很多关于寒食节日期的记录上,都表示寒食节在冬至后的105天,所以它也叫“百五节”

冬至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的一天,中国古人其实是测定两个冬至日之间的时间来推算“年”的,所以它是一个很重要的计算原点。

如果按照这个方法算,今年(2019年)的寒食节在4月6日,比清明还晚。而寒食节也可以用清明为基础去推算,应当为清明前的一两天。《东京梦华录》里说:“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

为什么2019年的寒食节会晚于清明呢?这是因为如今的二十四节气算法与古代并不一致。

直到明末,二十四节气都是一种被称作“平气法”的算法,就是把一个回归年直接除以24,每个节气之间大约间隔15.22天。但是清代《时宪历》之后采用了“定气法”,是把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除以24,每走15°算一个节气,但是地球并不匀速,冬至到清明这段走得很快,自然间隔就短。

汤若望将《崇祯历书》更名为《西洋新法历书》献于清廷 / 网络

这个古今差异就导致了现在冬至和清明的间隔短于了古代,差的正好就是两三天。但是寒食节与冬至的间隔105天是不受历法改变的,所以就让如今的寒食节跑到了清明节后面了。

文中与文末广告是平台提供给公众号创作者的变现方式,根据浏览和点击会产生分成补贴给作者。显示内容是由系统根据大数据自动匹配,每个人都不同,我也无预计大家能看到的。如有打扰,请多包容。

三月三和上巳节是同一个节日么?

中国传统历法除了年和月的推算以外,还有另外一个系统——干支纪日。它不受历法变革和改朝换代地影响,连续无误地记录了两千七百多年了(超可怕有没有!)。

上巳节的名字其实就表示了它的日期,也就是说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一个月一般有2-3个巳日)。但是这个日子相对于三月初几来说是一个浮动的日子,比如今年(2019年)的巳日就是三月初十,也就是4月14日这天。后来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就主流固定在了三月初三这一天。

从这个日子的名字,我们就感受到上巳节有多古老了,它源自具有巫术色彩的祓禊习俗,类似于沐浴消灾的意思。后来上巳节越来越表现出娱乐性,比如曲水流觞、曲江宴饮、踏青郊游。后来中原地区的上巳节逐渐没落,这些风俗不少融入在了时间相近的清明节和春季活动里了

△ 文征明兰亭修褉图 / dpm

所以也不要觉得上巳节弄丢了啥的,该留下的风俗也没少我们的,至于那些文人和君臣之间的禊饮风俗也不适合我们的。

如今我们说“三月三”一般是指少数民族的节日,我国有大量少数民族过“三月三”,风俗各有不同,但是不少都侧重在男女婚恋上。这恰恰是现在我们谈论上巳节时会刻意避开的部分“令会男女”“奔者不禁”。我们会讨论上巳是女儿节(这个内涵是日本扩充的),也会讨论cos文人的曲水流觞,但是很少会讨论上巳节曾有过类似情人节的作用。

△ 海南三月三 / 网络

但是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日本,他们都只能算作上巳节在某些地域、某些族群的影响和发展,带有他们各自的印记。毕竟,如果中原地区还有保留,并不会是其中一种的复制版。比如日本已经不采用传统历法了,所以改在了公历3月3日过节,这当然是一种改变,而且是很重大的变化。又比如少数民族地区为了发展旅游,把三月三的节日内涵也作了改变。

△ 日本女儿节 / 网络

这就像之前讨论过,中华文化不会保留在台湾,撑死了它保留的是一个地方文化,就如同明朝也不会保留在朝鲜半岛,人家那儿有自己的政权,后来还称帝了(更看不上某些国内卢瑟,去韩国充大明宗主国,你们这是打算复辟?复辟了也轮不到你们出使啊,都想啥呢!)

节日中的“锦鲤”——清明节

这三个节日由于起源不同,确定的日期也不同,又使用不同的历法推算方式,所以世纪过节的日子总是分分合合的。最后主要汇流到了清明节,人们扫墓祭祖、踏青游玩,有些地方还会吃清明果。

对,就是你觉得好平常的东西,就是清明节的传统。它并非因为清明这个节气而产生的,而是融合了许多春季节日的习俗,最主要的就是寒食节和上巳节。

我之前看抖音上的非遗视频,有评论说这不是我们小时候连长辈自己都掌握的技能么?很多人在宣传中迷失了,以为传统和非遗是多么神秘莫测或阳春白雪的产物其实就是一些我们曾经的生活,只是时代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那些东西就成为了传统和非遗

至于那些逐渐被遗忘的节日,很多人以为恢复起来很容易,不就是在那一天做原来该做的事儿吗,或者假装在做自己以为古人在做的事儿。然而移风易俗,很多事物的存在关系千丝万缕,是很难孤立地只恢复某一个点的

当然,当作旅游项目开发是不错的,毕竟对于商家来说多少节日都不嫌多,对于景区来说多少假期都不嫌长。

※ 如无另外标注,文章为 春梅狐狸 原创,如有疏漏欢烦请指正,文章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转载须经授权并支付稿费;

-

感谢大家的多年支持,

我的书已经出版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