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5年8月初,楊清福所在的部隊與日軍在柳州郊外遭遇,雙方爆發激烈戰鬥。楊清福所在的家鄉也未能倖免,日軍的猖狂和殘忍讓他對日寇恨之入骨。

戰爭只有縮小到普通人的身上去,才能看出其殘酷。十四年抗戰,艱苦卓絕,國人誓死不做亡國奴,用脊樑挺起不倒的長城。
然而,有這樣一個老兵,卻因爲“亡國奴”三個字受了整整40年的奇恥大辱,整個一生幾乎都在煎熬中度過。
這到底是爲什麼呢?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在廣西大石山區深處的靖西榮勞鄉,壯族農民楊盛科的二兒子楊清福是個瘦小老實的放牛娃。楊清福生活在祖先早已既定的日子裏,每天守着土地和牲畜過活。他最喜歡牛,因爲有了牛就有了生活的一切。
可是,這種平靜的日子卻被無情打破。
“七七事變”爆發後,日軍大舉入侵中國。楊清福所在的家鄉也未能倖免,日軍的猖狂和殘忍讓他對日寇恨之入骨。日軍所到之處,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就連他心愛的耕牛也被日軍殘忍殺害、燒喫。
楊清福忍無可忍,決心殺敵報國。1940年,他加入了抗日隊伍,成爲了一名下等兵。
1945年8月初,楊清福所在的部隊與日軍在柳州郊外遭遇,雙方爆發激烈戰鬥。雙方激戰四五個晝夜,殲滅日軍數百人。但由於敵衆我寡,日軍大部很快包圍過來,楊清福所在的排在突圍中被俘。被俘後,楊清福和整個排的戰友都被關押在一個陰冷潮溼的牢房裏。
某一日的清晨,日軍將所有的俘虜趕到一個空地上將他們排成四個橫排。日軍隊長對着隊伍嘰哩哇啦一陣之後,翻譯狗仗人勢地說道:“太君說了,你們這些敗兵,本來是要槍斃的。可是,這樣太便宜你們了。今天,要在你們的臉上刻上亡國奴三個字,讓你們永遠記住自己是亡國奴!”
緊接着,日軍開始抓住一個俘虜,一把抓住他的頭髮,將一根鋼針在俘虜臉上瘋狂地刺了起來。俘虜頓時便血流滿面,慘叫聲不絕於耳。有個俘虜不願受辱,一腳將一個日軍踹倒在地。兇殘的日軍惱羞成怒,用刺刀當場將他刺死。
楊清福拼命掙扎,但被4個日本兵死死扭住,無法掙脫。一個日本鬼子還在他的腦袋上打了一槍托,他頓時昏迷過去。
等他醒來時,發現自己的臉已經腫了,全排的弟兄都滿臉鮮血,夾雜着特製的藍色化學藥水往下流。全排的弟兄,都被刺上了代表着恥辱的“亡國奴”三個字。堂堂保家衛國的戰士,豈能受此大辱,一個戰士大吼一聲朝着牆上撞去,登時壯烈犧牲。
楊清福也想到了死,但他還不能死。家中此時只剩下他一個人了,他不能就這樣死去。十幾天後,日軍宣佈投降,楊清福被救。
但是,更痛苦的生活纔剛剛開始。由於臉上的刺青無法洗掉,他無論跟隨部隊走到哪裏,總是受到長官的打罵。長官甚至當着所有兄弟的面罵他們:“多長點眼睛看好這些亡國奴,別讓他們在隊伍中搗亂!”
1949年底,楊清福終於告別了生不如死的戰場生活,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然而,即使回到老家,人們都罵他是“亡國奴”,都認爲他是不祥之人,受盡了人的白眼。沒有人願意和他交往,更沒有姑娘願意嫁給他。楊清福只能深居簡出,儘量不拋頭露面。但即使如此,人們總是對楊家指指點點,都說楊家有一個怪人。
一次,楊清福見家中梨子已經成熟,老父親又拿不動去市場買。他用一草帽遮住臉,挑了一擔梨子去賣。他的梨子很好,很快便有一婦女前來購買。可是,當婦女看到他的臉時,頓時嚇得大喊大叫起來:“亡國奴!你是一個亡國奴!”
越來越多的人圍了過來,大家像看怪物一樣地看着他。人羣中不時有人指指點點,還對他扔石頭。楊清福大怒,一腳踢翻了梨子後,跑回了家。
爲了割掉這害人的亡國奴三個字,他曾忍痛將肉挖下。可是,日軍刺得很深,加之藥水很毒,一次次努力都白費了心力。
44歲時,村中人見他實在可憐,將一個瞎了右眼的43歲的老姑娘嫁給了他。雖然日子過得清苦,也常常遭人非議,但楊清福總算是有了自己的家。
1985年3月,67歲的楊清福終於迎來了人生最重要的一天,由於在街上偶遇記者,他的事蹟被報道出去。很快,廣西醫學院附屬醫院爲楊清福進行了整容手術,一個小時後,這三個讓他恥辱了一生的字終於被割了下來。
這三塊有字的皮經過醫院的處理之後,做成標本放進了愛國主義實物教材庫。
從此,村中無人再稱他爲“亡國奴”,人們都稱他爲“楊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