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重视东方文化的日本,如今已经不过阴历的春节了,而把元旦当成“年”过。但是,过年的时候,日本人不吃饺子,相反却吃面条。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人过年的时候,一定要吃饺子。为什么吃饺子呢?其实寓意是很多的。
最早的饺子出现在唐朝,在新疆出土的饺子,已经和今天的模样是相同的,也是用面包裹各种馅做成。不过,那时还不叫饺子,而是叫混沌。但是,到宋朝的时候,四川等地开始管这种食物叫“角子”。为啥叫这个名呢?是因为饺子外形类似三角形,两边有角而得名。
从明朝开始,就有了大年初一吃饺子的记载。明代刘若愚在《酌中志》中说,每到正月初一,皇宫内“五更起...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年之吉。”这里的扁食,就是饺子。
清朝时候,过年吃水饺在北方已经非常普遍了,同时水饺又多了一个艺名---煮饽饽,这种称呼出自满族,因为满人将面食统称为饽饽,水煮的饺子于是便被称为煮饽饽。清代《燕京岁时记》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作尾(饺)而食之谓之煮悖悖。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当然,这话有些夸张了,全国都吃不可能,北国皆吃倒是可能的。
中国人过年吃饺子是有寓意的。
饺子谐音交子,按照古代的天干地支计时方法,夜间的23点至第二天的1点为子时,又称为子夜,而子夜的12点,正是子时中间,是新旧两天的交更时刻。年三十的子夜不仅是新旧两天的交替点,更是新旧两年的交替点,所以十二点一到,人们便由旧的一年迈进了新的一年,称之为“更岁交子”。年关难度,过年吃饺子,便是希望能顺利地度过这个新旧交替的危险时刻,能够交到好运。
应该说,日本的很多风俗都是从中国学来的。从七世纪末期,日本人就过中国的阴历春节,那时他们也和中国人一样,过年吃饺子。不过,日本明治维新开始后,废除了太阴历,改用太阳历,过年的时间也改了,定在了元旦。
虽然过年的时间不一样,但是日本人依旧保持着当年的风俗,不过吃饺子改成了吃面条,并且是荞麦面。根据资料记载,荞麦粉被用于做面条,已经是十六世纪末的事了,当时,日本人学会了在荞麦粉中掺入少量小麦粉、山药来提高面团粘性。因为吃着好吃,做起来容易,最适合工作的人群,迅速在全国流传开来。 
因为每逢忙到焦头烂额的年底,商人常吃不需花太多时间准备、可以立刻上桌的荞麦面。即使是为了准备过年而开始清扫煤烟灰的这一天,人们也是习惯吃荞麦面。不仅如此,江户的商家在“月仕舞”,也就是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也习惯来一碗荞麦面。然而,不只从何时开始,这个习惯演变成只在除夕夜吃荞麦面,并且流传至今日。
此外,过年当天吃苗条,还赋予了很多寓意。
1、荞麦面缺乏弹性、容易切断,在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吃碗荞麦面,象征着与不愉快的过去一刀两断。
2、面条寓意长命百岁。 【参考资料:《中国传统特色食品:饺子 》、《 心远的关东生活 》、《日本是如何向中国学习的?》】
(每日汉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