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記者 徐婷婷)從購買象牙工藝製品的那一刻,一頭大象就已經死了。

在非洲肯尼亞野生森林不時出現這樣的畫面:

僥倖躲過獵殺的象羣,找到已經沒有象牙了的殘碎頭顱,放回到幾個小時前還一同嬉鬧的大象遺骸的身旁,圍成一圈,輕輕觸碰大象的遺骸,用鼻尖去聞夥伴離去時的味道。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官方發佈的最新數據,1979年,非洲大陸有130萬頭大象,而截止到2016年已經銳減到41.5萬頭。每年死於盜獵的非洲象約爲2.5萬頭左右。

中國被國際廣泛認爲是象牙消費的第一大國。從2018年起,中國大陸全面禁止了象牙貿易。

遭到獵殺的大象,Kristian Schmidt WildAid/攝

獲取象牙的途徑,就是殺死大象

“有兩個場景讓我永遠忘不了:一是整個象羣緩緩地從河邊走過,這個沒有被人類染指過的場景大概幾百年都是這樣;另一個卻是母象被盜獵者殺害,肚子被刨開,小象從它的肚子裏被掏出來,拋屍荒野,任由周圍野生動物的啄食”。談起大象,國際環保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中國辦公室大象保護項目負責人張文婷感觸頗深。

由於大象的長牙終生不會脫落,且有三分之一生長在頭部的顱骨內,盜獵者通常會先射殺大象,砍下它們的頭部,再將象牙連根拔出。其目的,僅僅只是作爲奢侈的雕刻原料,製作成價格昂貴的工藝品和裝飾品,賣出高價。

張文婷告訴健康時報記者,要取得大象的兩顆最大的獠牙,對於自然死亡的大象要等上若干天以後身體開始腐化,才能將大象牙取出。然而,大象的自然壽命有60~70年,盜獵者不會等,只有殺死大象,以最快的速度取得最大、最完整的象牙,才能賣出最高的價格。

每隔15分鐘,就有一頭大象殞命。儘管非洲大象作爲《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的物種,多年來,猖獗的象牙走私與貿易卻嚴重威脅着大象的種羣。如果象牙交易持續下去,非洲象這一地球上現存最大的哺乳動物,可能在15年內滅絕。

應野生救援之邀,知名籃球運動員姚明曾到非洲親眼見到一頭慘遭偷獵者毒手的大象屍體,掀開用樹枝蓋着的遺骸,大象的整個面部都被割掉,而僅僅在兩週之前,它還在與其他的大象嬉戲打鬧。

姚明在肯尼亞北部的Namunyak親眼目睹被殺害的大象,Kristian Schmidt WildA

被盜獵者砍去頭鼻的遺骸裸露在灌木邊,鮮紅的血液在太陽曝曬下乾涸,頸部血肉模糊和鼻腔兩邊巨大的窟窿,像是對於盜獵者以及象牙製品購買者無聲的控訴。將綠色的小樹枝插在被盜獵的大象殘骸上,當地居民只能以這種悼念的方式,向非洲陸地上最大的生靈默哀。

可盜獵者對於大象的屠殺,無時無刻不在進行。一具又一具的大象屍體被發現,姚明跟隨的隊伍,僅一天時間就發現了5頭。甚至是尚未長大的小象也未能逃脫,即便象牙還很小,盜獵者還是會砍下它的臉,再把象牙割下來。

具有非洲象王之稱的明星大象薩陶,也因象牙而招致了殺身之禍,它的象牙被偷走時,連頭帶鼻都被割掉。薩陶因長牙幾乎要接觸到地面、每根超45公斤重而聞名,2014年6月,盜獵者的毒弩射中薩陶身體左側,薩陶在非洲東察沃國家公園宣告死亡。先從遠處射擊大象,再在視線範圍內進行掃射,成了盜獵者們的慣用手法。

根據野生救援發佈的《2014年中國象牙消費需求報告》,2010年~2012年間,超過10萬頭大象因象牙而遭到非法捕殺,2012~2013年,至少有65%的非洲森林象被盜獵,剛果民主共和國有95%的森林中已不見森林象的蹤影。

“從這些大象屍體上割下的象牙,可能在運輸的船上,可能在交易市場,或者也可能已經被買家所購買,放在私人收藏室,但大象身體的絕大部分被隨意扔在了這裏,慢慢消失掉”。張文婷萬分痛心地控訴。

在非洲肯尼亞野生生物服務署,無數查繳象牙堆放的畫面堪稱觸目驚心,從一根約50多歲的老象身上被割下的幾十公斤的象牙,到非常小的象牙,小象被獵殺時可能僅僅只有5~6歲。

大象與人的生活習性十分相似,總是羣居的,通常情況下,大象羣由母親領導,它知道哪裏有食物、哪裏安全,哪裏應該避開,它要花費幾年的時間教會孩子如何生存。一旦母象首領被盜獵者殺害,整個象羣都會遇到麻煩。

大衛謝爾德瑞克野生動物基金會,是非洲當地一所爲小象設立的孤兒院,在這裏居住的絕大多數小象,都是由於盜獵而失去了母親。還有剛出生不到幾天的小象,由於它的媽媽被盜獵者殺害,在被發現時,這頭小象正在竭力吮吸垂死母象的乳汁。給極度受驚的小象注射鎮靜劑,才終於把它抬上飛機,帶到了“孤兒院”。

姚明來到這所小象孤兒院時,見到了只有10天大的孤兒小象,最年長的也僅5歲,小象基南戈誤認爲是它的媽媽,不時用自己的鼻尖去觸碰姚明的雙腿,然而,年紀稍長的小象注意到了姚明的到來,警惕性地將基南戈引開了。

由於大象有超強的記憶力,它們之間的經驗代代相傳,獵殺行爲的存在,讓大象對陌生的人類出現充滿了警惕。甚至當看到人類在打量它們的時候,它們會藏起象牙,它們不知道自己的牙齒很寶貴,只知道如果暴露它們的牙齒,就可能會死。

然而,無論它們怎麼做,“贏”的總是盜獵者。“因親眼目睹了母親被獵殺,在姚明離開後的不到兩個月,小象基南戈就因極度的悲傷也不幸離世”,張文婷說。

孤兒小象基南戈,因悲傷過度在姚明探訪過它之後不久也離世了。Kristian Schmidt Wild

公開叫賣的“象牙村”背後,存灰色產業鏈

一名60多歲的非洲老年人,因捕殺大象而被逮捕。

據他透露,捕殺大象就爲了每公斤象牙6美元的回報,而他僅僅只是象牙貿易產業鏈的最底端。

象牙賣到走私販手中,每公斤高達3000~8000美元。成千上萬的象牙在集裝箱裏從非洲運出,送往雕刻工廠,經過加工到了奢侈品商店,一個用象牙做的小雕像,價值約1萬美元;一把用象牙做成的裝飾品刀,價值20萬美元;15公斤的彩繪象牙,價值33萬美元……洗淨血液的象牙,在市場上化身成了筷子、戒指、裝飾品等“美麗”的商品。

曾經駐紮在東非內羅畢的新聞調查記者黃泓翔,充當起了象牙貿易中的中國臥底調查員。據黃泓翔調查,在非洲南部國家莫桑比克的首都馬普托有一個“六月二十五日的廣場集市”,每週開放一次,道路兩旁的攤位上擺滿了非洲布畫、木雕等手工藝品,但是對於中國遊客而言,這個市場僅僅是作爲“象牙市場”而聞名。

商販看到長着中國面孔的黃泓翔,就像看到了移動的錢包,兩眼放光地湊上前來問“老闆,象牙要麼?”黃泓翔回憶,雖然他們說的中文中夾帶着一點當地的口音,但是“象牙”等詞彙已經說得非常標準。這些象牙都被塞在攤子旁邊的大紙箱裏,他們非常願意拿來給來自中國的“貴客”看。

根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調查顯示,中國市場是非法象牙貿易劇增的最重要因素。以中國爲首的東亞是全球最大的非法象牙製品銷售市場(佔非洲象牙走私市場的70%)。

不僅是在非洲,黃泓翔曾鎖定中越邊境的一個距離越南首都河內市僅有10~20公里的村莊做調查,在那裏,就像是“象牙之村”,在大街小巷都在公開叫賣各種象牙製品。“我們已經賣掉了幾百公斤的象牙,就是今天早上賣的”、“血料8000多美元一公斤,算上到香港的運費要9000多,我們做這個很久了,一點兒都不怕的,只要收到全款,我們就把貨發到你們那裏”。象牙貿易的猖獗性,讓黃泓翔感到驚訝。

“在越南的象牙村,很多人都會說中文,在商鋪上貼着微信、支付寶等中國的支付方式”,黃泓翔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採訪時透露,在非洲看到的,不至於那麼公開、也不至於量那麼大。

在香港地區,黃泓翔找到一家商販,據商販透露,一個象牙球至少1千港幣,一公斤象牙價值兩三千港幣,在他的倉庫裏有4噸貨存,坐擁價值920萬美元的象牙。在中國,象牙是奢侈品,一些富人認爲它是身份的象徵。供應商囤積象牙,象牙的價格會一漲再漲。

象牙來源於所有非洲象和雄性亞洲象的長牙,象牙被割成牙雕、配飾、梳子、珠寶、筷子、郵票和各種其他工藝品。象牙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直到上世紀象牙加工達到工業化的規模,用來滿足美國、歐洲和亞洲的市場供應。

1976年,非洲象被聯合國《國際瀕危物種貿易公約》列入,成爲控制和限制貿易的物品,1975年,亞洲象已經被列入,在國際上禁止對該物種的貿易行爲。然而,非洲象種的數量從130萬頭下降到了1989年的60萬頭,上世紀80年代,被稱爲“象牙戰爭”的十年,至少有70萬頭大象在非洲慘遭屠殺,大量盜獵得來的非洲象牙,通過合法象牙貿易將自己洗白。

爲了應對猖獗的盜獵問題,1989年,《國際瀕危物種貿易公約》(CITES)全面禁止了國際象牙貿易。但是在一些國家國內銷售象牙還合法存在着。2008年,隨着亞洲的一些新興象牙市場興起,西非、中非、東非的盜獵情況大量增加,自此以後,盜獵狀況愈演愈烈。

此外,《國際瀕危物種貿易公約》允許可以對自然死亡大象以及收繳的象牙進行一次性銷售。第一次一次性銷售是在1999年,來自納米比亞、津巴布韋和贊比亞的象牙,一次性全部銷售給了日本,第二次是在2009年,包括南非在內的象牙一次性銷售給了中國和日本,允許中國購買62噸由《國際瀕危物種貿易公約》批准的象牙。

仍有國家通過合法渠道一次性購買已有的庫存象牙,這一現象使得對於象牙的需求依然旺盛。美國海關每年都能繳獲數千件象牙古玩和飾品;在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爲了製作獨一無二的姓氏印章,日本對於象牙的需求量達到頂峯。泰國、菲律賓、甚至英國也宣佈查繳了大量的象牙。

到2012年,盜獵和非法象牙的繳獲量達到了自1989年國際禁令頒佈以來的最高水平。贊比亞、非洲、中國、越南,象牙原牙被犯罪集團走私到中國,在中國被加工成奢侈品,催生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交易。

被殘害的大象象牙。Andrew Wegst/攝

只有停止買賣,才能停止殺害

剩下的象牙有多重?那些死掉的、遭殃的大象還有多少?那些倖存的小象又該何去何從?這些全部都彙集在堆積成山的象牙裏。暴利和市場需求不斷驅使偷獵者一次又一次回到這裏。

張文婷表示,必須停止購買行爲,纔是阻止偷獵的關鍵。如果不能制止源頭的消費,那麼在非洲現場的任何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都會顯得徒勞無功,野生動物下降的趨勢還是不會改變,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2004年,中國國家林業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聯合制定象牙收藏證制度,要求合法的象牙製品的生產和銷售都應有象牙銷售許可證,即《象牙製品收藏證》,到2011年,政府允許有172家加工廠和零售商,對象牙進行加工和銷售。

然而,糟糕的是,在合法的象牙貿易渠道中,也有很多方法能夠容易獲得和銷售非法象牙。2011年,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共調查了158家中國象牙零售商店和牙雕工廠,發現了大量的濫用法規的問題,其中只有57家擁有象牙貿易許可證,而且是即便擁有許可證的商家也在從事非法經營。無證經營的和違規象牙加工廠數量已經超過了合法加工廠,比例幾乎達到了6:1。

對於消費者來說,舊的合法的象牙製品和新的從非洲走私過來的象牙製品很難區分,多數象牙零售店都沒有象牙製品相對應的象牙認證書,而且有14家許可經營的商店,他們不鼓勵消費者拿走象牙認證書,這樣他們就能夠在很多件象牙商品上繼續使用這張證書,這爲非法象牙披上了一層合法的外衣。一些新象牙流入國內市場變身爲禁令前的象牙或者一次性庫存銷售的象牙。

即便是中國政府禁止了所有的網上銷售象牙的貿易行爲,然而,根據IFAW報告,2011年在中國大陸象牙製品拍賣數量比前一年增加了一倍多,而且從2010年起,象牙的整體銷量增加了170%。自2006年起,象牙批發價格漲了3倍。

“大部分象牙都是偷獵者無情殺死大象之後砍下的,盜獵者和他們的幫兇將永遠被肯尼亞拒之門外,我們必須讓象牙從市面上消失!”2016年4月,肯尼亞共和國總統烏胡魯·肯雅塔宣佈,當場銷燬重達105噸的全部庫存象牙,一時間成爲了國際新聞。

在2014年年初,全國兩會開幕前夕,野生救援(WildAid)與姚明一起遞交了一份“關於出臺象牙及象牙製品貿易禁令的提案”:隨着亞非貿易往來的增加和新興象牙市場的興起,導致西非、中非和東非的盜獵活動氾濫,造成大象種羣數量銳減。而象牙貿易是造成盜獵的主要原因,由於我國象牙市場較大,象牙走私貿易屢禁不絕。

在這份提案當中,姚明提出具體的建議,在國內禁止一切關於象牙及象牙製品的貿易活動。嚴禁進口象牙原牙及其製品;禁止出售、收購、運輸、攜帶和郵寄象牙及象牙製品;打擊非法象牙走私活動。

多年呼籲,一朝定格。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有序停止商業性加工銷售象牙及製品活動的通知》,確定2017年12月31日前,全面停止商業性加工銷售象牙及製品活動。

“這意味着,所有象牙許可證都要被收回”,張文婷解釋,如果再進行象牙貿易,將以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物品、以及走私珍貴動物及其製品治罪。

根據刑法的第341條規定,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將被處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將被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沒收財產。

姚明非洲行,Kristian Schmidt WildAid/攝

象牙不是土特產,也不是收藏品

2018年,正是中國象牙貿易禁令生效的第一年,而就在距離中國全面禁止象牙貿易的前10天,一張中國建設銀行以“象牙禁貿——最後的收藏”舉行的牙雕專場特賣會招致非議,同時亦讓人憂慮,中國的象牙消費需求,是會隨之偃旗息鼓?還是反而打着“最後的收藏”的名義愈演愈烈?

雖然中國內地已經關閉了所有象牙加工和銷售場所,但在中國邊境地區,一些象牙貿易依然屢禁不止。黃泓翔創立的野生動物保護公益組織中南屋,依然走在大象保護的途中。

2018年6月28日,中南屋志願者徐艾俐以跟隨旅遊團的方式來到位於中緬邊境的緬甸第四特區勐拉暗訪調查,徐艾俐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在勐拉,所有的象牙依然是公開叫賣、正常報價,價格還特意以中文的形式寫在上面。

“象牙一生會長6次,取牙的方式是把大象麻醉後再把象牙割下,這種方式對於大象而言是沒有痛苦的”、“象牙在國內已經買不到了,在勐拉,又便宜還能帶回中國”、“象牙能夠鎮災辟邪,很值錢,你們去到那裏一定要買一些”,徐艾俐透露,在前往勐拉的途中,來自中國大陸的導遊,一路上都在不停地向旅遊團的遊客們灌輸這些錯誤的概念。

到達目的地勐拉時,讓徐艾俐感到驚訝的是,在這個地方,所到之處就像賣礦泉水一樣叫賣象牙,無論是高級的商店,抑或小商鋪,或是農貿市場、旅遊景點的小攤。做象牙貿易的大部分是中國的華人,還特意設置了中國的微信掃碼付款。

商家告訴徐艾俐,“買的人還是挺多的,有人一次性買了十幾個帶回來,小的可能一千多,大的有五六千。甚至還會賣原料象牙,把一整根象牙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用來自己雕刻”。

從雲南西雙版納到勐拉海關口岸,查遊客也沒有那麼嚴格。導遊向徐艾俐一行遊客介紹,“只要你都佩戴在身上,海關就很難查到”。據徐艾俐瞭解,不僅僅是在中緬邊境,在中國、老撾邊境地區的早市上,也是幾乎一樣的情況,象牙以同樣的方式,隨便賣給中國遊客。

幾乎在同一時間,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的海關緝私局聯合行動,打掉了一個大型象牙走私的犯罪團伙,香港海關突擊新田一間集團的倉庫,查獲了277公斤,市值高達約277萬美元,其中八名象牙走私貿易團伙均全部被拘捕。

在經過一番調查後的徐艾俐看來,和立法、執法一樣重要的,是控制象牙消費,如果消費需求依然存在,象牙市場就不會消失。

2012年野生救援(WildAid)調查發現,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不認爲獵殺大象是普遍存在的。只有33%的受訪者知曉,獵殺大象是爲了獲取象牙。有超過45%的受訪者無法區分合法象牙和非法象牙。

野生救援發佈的《2014年中國象牙消費需求報告》顯示,僅有29%的受訪者相信象牙來自盜獵的大象。

而根據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共同發佈的一份名爲《禁貿下的需求——中國象牙消費研究(2017)》最新的報告數據顯示,45%的受訪者曾購買過象牙,象牙消費正在從一級城市轉至三級城市。其購買的主要原因是——擁有象牙製品而受人尊重,象牙能彰顯社會地位。

對頑固買家來說,更關心的是投資或假冒產品有關的風險。在調查中,頑固買家透露,“佩戴象牙製品讓我感覺受到尊敬,只要我想買,總能有辦法找到”、“即使有風險或者不值得投資,我仍然願意以欣賞爲目的購買象牙”。

徐艾俐說:從櫃檯裏摸到的那些雕製品感覺不到它的溫度,可當看到活生生的大象在草原上行走的時候,你會覺得象牙理所應當長在它們的身上,那不是土特產,也不是收藏品。

本文參考文獻:

①《野性的終結》( The End of the Wild),野生救援協會(WildAid),2014年;

②《2014年中國象牙消費需求報告》,野生救援協會(WildAid),2014年;

③《象牙遊戲》(The Ivory Game),2016年;

④《禁貿下的需求——中國象牙消費研究(2017)》,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2017年。

編輯:步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