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張爲佳:共同爲健康中國奮鬥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 張爲佳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剛剛開完,四中全會的主題就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這其中也包括衛生健康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完善。

目前我國整體的衛生健康事業都在大幅進步,在這個背景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趨勢、國家政策支撐和導向,都是要把預防爲主的健康關口前移。目前我國慢病導致的死亡已經佔到死亡總數的88%,這個數字非常之高,而且慢性病帶來的經濟負擔也很高。再一個問題,現在我國步入老齡化的進程越來越快。今天,60歲以上老人已經達到2.49億,其中1.8億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且失能、半失能的大約在4000萬。從解決這個問題的角度上來講,需要政府、社會各界、公民個人做出應有的貢獻。

特別是從中醫藥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醫藥學包含着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健康養生理念和實踐經驗,它是我們中華文明的一個瑰寶,因爲它凝聚着我們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博大的智慧。這個定位大家可以仔細來體會一下,特別是總書記也強調了,要注重中醫藥的發展自身的規律,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要堅持中西醫並重,推動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推動中西醫相互補充、協調發展,也要推動中醫藥無論是事業還是產業都要高質量發展,也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隨着2009年以來新一輪醫改,國家明確了將治病爲目的調整爲健康爲目的,也明確了總書記提出的——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因爲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特別是總書記講了五個健康:要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爲重點,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權威機構發佈,目前我們的健康預期壽命是68.7歲,和77歲的預期壽命相比,我們大概有8年多是要帶病生存的。因此如何首先讓不得病,然後得小病不得大病,這也是健康行業從業者及企業家應該關注的。按照供給側的要求,我們供給是不足的,社會的需求是強勁的,我們在健康方面確實迎來了一個新的機遇。願各位在事業上能夠有大的發展,爲健康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