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爲一名90後,受到老一輩父母的影響,李先生從小就喜歡把零用錢攢着,等攢夠了再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感覺這樣特別有成就感,自己能攢這麼多錢特別厲害。不過上班以後,隨着價值觀的不斷提升與改變,平時花錢越來越"大手大腳",基本上每天都會有金錢的支出,而銀行卡里的儲蓄卻越來越少,父母也會時時不時地敲打我,"銀行卡里存多少錢了?"、"你這房子和車都是我們攢錢買下的!"、"不攢點錢怎麼娶媳婦?"

90後還能靠攢錢改變現狀嗎?你身邊的守財奴和月光族都過得怎樣?

雖然上學的時候特別喜歡攢錢,感覺手裏有錢心不慌,在家數錢也能樂;但是上班以後李先生卻不喜歡攢錢,感覺攢錢並不一定能改變現狀,反而會讓生活變得拮据,理由有三點:

1、通貨膨脹

父母總是後悔,20年前手裏有10多萬存款,卻沒有換個新房子,錢握在手裏不花;20年後,當年看上的房子已經漲到了50多萬。原來那10萬塊錢放在手裏,20年後雖然還是10萬塊錢,但是購買力已經大不如前,10萬塊錢當年能買一套房子,現在也就只能付個首付,通貨膨脹在無形中稀釋了你的財產,從當年有錢不買房,到現在買房卻沒錢,父母也只能把這份遺憾放在心裏。

2、找你借錢

李先生以前很喜歡攢錢,平時又沒有什麼應酬花銷,朋友們一般不會找我出去喫喝玩樂,一旦找我八九不離十是找我借錢,因爲他們知道我的銀行卡里肯定會有存款,找我借到錢的概率最大。借出去的錢多了,就會有要不回來的時候,最終你攢的錢也都成了爲別人攢的,你的生活過得拮据,找你借錢的人卻拿着你的錢過得瀟灑。

3、忘記成長

回顧以前的生活,感覺自己像一個守財奴,只是知道存那點錢,卻忘記了自身能力和資產的成長。對於一個90後來說,我們正在逐漸成爲這個社會的主力軍,在各行各業施展着自己的才華,社會的壓力也逐漸施加在我們身上,所以,不要忘記提升自己的能力,把攢下來的錢投資自己,讓自己增加更多的賺錢能力。同時,把攢下來的錢換成資產,比如房產、理財產品、收藏品等,讓錢生錢,才能讓我們的血汗錢不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

90後還能靠攢錢改變現狀嗎?你身邊的守財奴和月光族都過得怎樣?

正因爲這三條道理,李先生也理解到,其實攢錢並不能改變你的現狀,你把錢攢下來了,卻沒有拿錢及時享樂的人過得好;等到你要花掉攢的錢時,又會發現別人掙的錢或者理財的收益比你多得多,比前比後都比不過,作爲90後,我們將要面臨的社會競爭將越來越大,原地踏步,永遠是比不過別人,所以,如果想給自己留一點東西,就不要只知道攢錢,用錢去學習新知識,用錢去投資理財,做可持續的個人財政規劃。

90後還能靠攢錢改變現狀嗎?你身邊的守財奴和月光族都過得怎樣?

那麼這裏有人會問,我不攢錢,掙多少花多少,即時享樂不好嗎?李先生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朋友,不過他們現在的生活過得並不像以前那麼好,平時的喫喝玩樂可能不會影響到正常生活,但是一旦遇到一些特殊事件,比如結婚生子、疾病醫療、意外事故等,需要花錢時他們卻拿不出一分錢,只能選擇東拼西湊或者保守治療,平時即時享樂光鮮亮麗,並不意味着以後能保證你現在的生活。

不論是做一個月光族,還是做一個守財奴,對於你的生活現狀都不會什麼改善,只有讓你的財政成長起來,才能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俗話講,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通過理財投資讓錢生錢,你纔有經濟實力改變自己的現狀。——李先生有夢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