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歆小迪(爸妈精读主笔)

朋友女儿妍妍今年8岁,本是天真烂漫的年纪的她,却患上了抑郁症。

妍妍对医生说:“我觉得我对不起爸妈。”

朋友和老公的感情一直不好,他俩每次吵架后,朋友就忍不住迁怒女儿:“要不是因为你,我们早就离婚了”。

妍妍觉得都是自己的错,没有她,爸妈就不会这样天天吵架了,她很内疚。

同时她又很矛盾,觉得爸妈在乎自己,还爱着自己,为了自己甚至愿意牺牲他们的自由,心里很感动。

但更多的是压力,父母是为了自己才没有放弃这个家,她小心翼翼地对待这来之不易的家庭关系,努力学习,让自己变得优秀,免得让父母失望。

妍妍不负父母的期望,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这学期,成绩逐渐下滑了,上学期的期末考试跌入了二十几名。

暑假期间,爸爸妈妈总是用谴责的语气追问:“怎么可以倒退成这样,考这么差,我们这样都是为了你,你这样的成绩对得起谁啊!”

妍妍感到非常内疚自责,变得敏感多疑,特别没有安全感,大部分时间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经常偷偷的掉眼泪。

在内疚情感的作用下,孩子害怕失去父母的爱而违心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难免对父母心存怨恨,可又无法通过宣泄气愤和挫败感而获得解脱。

因此,大部分孩子会压抑这些不快的感受,久而久之会以被压抑的形式浮现出来,如抑郁、焦虑等。

心理学家说:“无意识的内疚感能量级几近死亡,对人的生命力有着毁灭性的打击,无数人因羞愧和内疚而自残、自杀”。

被内疚感控制的讨好行为,不是真正内心需求,坚持得很累。

儿童心理专家做过这样一项研究:

在有各种玩具的实验室里,实验者告诉孩子们看住笼子里的仓鼠,不要让仓鼠跑掉。

在实验者离开的25分钟内,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把眼睛从仓鼠笼子上移开了一会儿。当他们转过脸的时候,笼子里的仓鼠不见了。

然后观察孩子的反应,结果证明:4岁孩子开始有了内疚感的萌芽,5~6岁是孩子内疚感发展的时期。

这项研究表明,在面对过失的时候4岁以上的孩子,做错事后或认为自己有错的时候,就能体验到内疚感。

所以,父母就想利用孩子的内疚感。

他们认为,孩子既然有了内疚感,说明他知道自己错了,便会按他们希望方式的去做。

大部分时候会得到满意结果,因此尝到甜头的父母会有意无意地给孩子制造一些内疚感,让孩子向他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可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孩子为了消除内疚,经常会做一些自己不想做但能迎合父母的事情,从而被内疚感而控制,渐渐的失去了自己。

知乎网友砚谷墨清说:“制造内疚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教育模式,其原因就是为了获得控制感。”

美国的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将这种行为非常形象的定义为“情感勒索”。

在亲子关系中,无论是威胁还是感动,当父母把付出或要求摆上台面的时候,孩子就已经陷入情感勒索中。

《情感勒索》一书中也讲到:当亲密关系和安全感被摧毁以后,孩子的幸福感与心理健康也就随之消亡。被家长情感勒索的孩子会陷入突如其来、有苦难言的窘境。

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的朱雨辰妈妈就喜欢用内疚感控制孩子。

朱妈妈每天4点起床为儿子熬梨汤,并逼儿子一定喝,每天检查空瓶子。

别人家的妈妈为儿子独立而高兴,而朱妈妈在看到儿子会做饭之后却觉得对不起儿子,觉得自己当母亲失职了。

于是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千里迢迢背着80只大闸蟹跑到北京做贴身大厨兼保姆照顾儿子。

朱妈妈的养育方式不仅影响了儿子的感情,还影响了女儿的婚姻观。

朱雨辰的姐姐,今年40多岁,也还是单身。她有婚姻恐惧症,直言自己没办法像妈妈一样担负起如山般的责任,所以不敢结婚生子。

对于朱妈妈这种近乎窒息般的爱,朱雨辰也曾反抗过,但是并没有效果。

最终,朱雨辰从反抗变为接纳,他要变成一个桶。

“为什么要去接纳呢,你本来已经那么累了?没事儿,这是因为爱。”这句话道出了朱雨辰多少无奈。

他放弃了自己想挣脱控制的愿望,去照顾妈妈的情绪,不让妈妈难受,否则会更内疚。

于是他压抑了自己的需求,骗自己说,这是因为爱。

中国父母喜欢用内疚培养“孝顺”, 殊不知,内疚是能力最低的情感,不仅会增加孩子难以承受的情感负担,而且无法引发孩子健康的“感恩”之心。

因此,请别再用内疚感去绑架你的孩子,真正的爱不该变成负担!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父母对孩子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的父母没有好好过日子。”

之前热播的电视剧《最好的我们》中,余淮的妈妈就总是以牺牲者的姿态出现,以爱之名义绑架余淮。

“我成天照顾你爷爷奶奶,你爸一个人在非洲工作挣钱,你看我这衣服,都穿了几年了?你以为我不想穿新衣服啊,我们都是为了你”,余淮妈妈总这么说。

她省吃俭用,几年穿一件衣服是为了余淮,老公去非洲工作是为了余淮,甚至她活着都是为了余淮。

尽管余淮阳光开朗、乐于助人,努力上进,可他身上背负了来自家庭的、妈妈的压力太重,让他焦虑不安。

这就是为什么余淮是那种一到重要考试就出问题的“倒霉孩子”,因为他总不能轻松上阵。

他知道自己是家庭的希望,不能出一点差错。

​可事情往往这样,越是紧张越做不好,高考时他没发挥好,独自跑到邻市的实验中学复读,拒绝和所有人的联系,包括最好的同学。

父母长期的牺牲,让余淮无法平静对待自己的失败,他因自己的失误让家庭希望破灭而内疚自责。

父母把自己的压力转移给了孩子,而孩子一旦做不好,就觉得对不起父母,自己很没用,时间久了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适当的内疚感所促使的行为或许可以使你的过失有所补偿,但持续的内疚感并不能给彼此关系带来实质的好处,亲子之间,没有谁亏欠谁,平等相处才是最健康的。

孩子之所以常有内疚感,也可能是因为妈妈自己也经常有内疚感。

妈妈经常内疚,是会影响孩子的。

比如给不了孩子更好的条件,不能经常陪伴孩子时,就觉得对不起孩子,孩子get不到父母的情绪,不禁心疼体谅父母,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从而生出愧疚。

父母用自己的内疚感滋长了孩子的内疚感,并利用了孩子的内疚感达到了控制的目的。

“你的成绩不好让爸妈伤透了心”,家长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孩子。

向孩子传达,他们的快乐或不快乐是孩子的行为造成的,孩子看到父母的痛苦,孩子可能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他们。

遗憾的是,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

心理学上有个“南风效应”。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从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中国父母的 “内疚控制”“情感绑架”之类的北风式的教育方法,是无法培养孩子自觉向上,积极乐观的心态。

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说过:

“在习惯养成中,如果经常让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内疚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坏习惯;相反,如果总是制造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习惯。”

因此,请不要人为地给孩子制造内疚感,尤其是本来不属于他的内疚感。

即使他有了过失,也请允许他在做出弥补的行为之后,让内疚感从此结清账目。

这样才能让他成为他自己,也才能重新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作者简介:歆小迪,富书签约作者,一个醒的早起的晚的80后工科硕士,目前供职于国内大型企业,爱读书,好独处,白天职场晚上写作,专写温暖治愈系的正能量文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