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歆小迪(爸媽精讀主筆)

朋友女兒妍妍今年8歲,本是天真爛漫的年紀的她,卻患上了抑鬱症。

妍妍對醫生說:“我覺得我對不起爸媽。”

朋友和老公的感情一直不好,他倆每次吵架後,朋友就忍不住遷怒女兒:“要不是因爲你,我們早就離婚了”。

妍妍覺得都是自己的錯,沒有她,爸媽就不會這樣天天吵架了,她很內疚。

同時她又很矛盾,覺得爸媽在乎自己,還愛着自己,爲了自己甚至願意犧牲他們的自由,心裏很感動。

但更多的是壓力,父母是爲了自己纔沒有放棄這個家,她小心翼翼地對待這來之不易的家庭關係,努力學習,讓自己變得優秀,免得讓父母失望。

妍妍不負父母的期望,她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這學期,成績逐漸下滑了,上學期的期末考試跌入了二十幾名。

暑假期間,爸爸媽媽總是用譴責的語氣追問:“怎麼可以倒退成這樣,考這麼差,我們這樣都是爲了你,你這樣的成績對得起誰啊!”

妍妍感到非常內疚自責,變得敏感多疑,特別沒有安全感,大部分時間都把自己關在房間裏,經常偷偷的掉眼淚。

在內疚情感的作用下,孩子害怕失去父母的愛而違心去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難免對父母心存怨恨,可又無法通過宣泄氣憤和挫敗感而獲得解脫。

因此,大部分孩子會壓抑這些不快的感受,久而久之會以被壓抑的形式浮現出來,如抑鬱、焦慮等。

心理學家說:“無意識的內疚感能量級幾近死亡,對人的生命力有着毀滅性的打擊,無數人因羞愧和內疚而自殘、自殺”。

被內疚感控制的討好行爲,不是真正內心需求,堅持得很累。

兒童心理專家做過這樣一項研究:

在有各種玩具的實驗室裏,實驗者告訴孩子們看住籠子裏的倉鼠,不要讓倉鼠跑掉。

在實驗者離開的25分鐘內,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把眼睛從倉鼠籠子上移開了一會兒。當他們轉過臉的時候,籠子裏的倉鼠不見了。

然後觀察孩子的反應,結果證明:4歲孩子開始有了內疚感的萌芽,5~6歲是孩子內疚感發展的時期。

這項研究表明,在面對過失的時候4歲以上的孩子,做錯事後或認爲自己有錯的時候,就能體驗到內疚感。

所以,父母就想利用孩子的內疚感。

他們認爲,孩子既然有了內疚感,說明他知道自己錯了,便會按他們希望方式的去做。

大部分時候會得到滿意結果,因此嚐到甜頭的父母會有意無意地給孩子製造一些內疚感,讓孩子向他們期望的方向發展。

可這也帶來一個問題,孩子爲了消除內疚,經常會做一些自己不想做但能迎合父母的事情,從而被內疚感而控制,漸漸的失去了自己。

知乎網友硯谷墨清說:“製造內疚感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教育模式,其原因就是爲了獲得控制感。”

美國的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將這種行爲非常形象的定義爲“情感勒索”。

在親子關係中,無論是威脅還是感動,當父母把付出或要求擺上檯面的時候,孩子就已經陷入情感勒索中。

《情感勒索》一書中也講到:當親密關係和安全感被摧毀以後,孩子的幸福感與心理健康也就隨之消亡。被家長情感勒索的孩子會陷入突如其來、有苦難言的窘境。

前段時間,刷爆朋友圈的朱雨辰媽媽就喜歡用內疚感控制孩子。

朱媽媽每天4點起牀爲兒子熬梨湯,並逼兒子一定喝,每天檢查空瓶子。

別人家的媽媽爲兒子獨立而高興,而朱媽媽在看到兒子會做飯之後卻覺得對不起兒子,覺得自己當母親失職了。

於是七十多歲的老太太千里迢迢揹着80只大閘蟹跑到北京做貼身大廚兼保姆照顧兒子。

朱媽媽的養育方式不僅影響了兒子的感情,還影響了女兒的婚姻觀。

朱雨辰的姐姐,今年40多歲,也還是單身。她有婚姻恐懼症,直言自己沒辦法像媽媽一樣擔負起如山般的責任,所以不敢結婚生子。

對於朱媽媽這種近乎窒息般的愛,朱雨辰也曾反抗過,但是並沒有效果。

最終,朱雨辰從反抗變爲接納,他要變成一個桶。

“爲什麼要去接納呢,你本來已經那麼累了?沒事兒,這是因爲愛。”這句話道出了朱雨辰多少無奈。

他放棄了自己想掙脫控制的願望,去照顧媽媽的情緒,不讓媽媽難受,否則會更內疚。

於是他壓抑了自己的需求,騙自己說,這是因爲愛。

中國父母喜歡用內疚培養“孝順”, 殊不知,內疚是能力最低的情感,不僅會增加孩子難以承受的情感負擔,而且無法引發孩子健康的“感恩”之心。

因此,請別再用內疚感去綁架你的孩子,真正的愛不該變成負擔!

有位心理學家說過:“父母對孩子最不好的影響,莫過於讓孩子覺得他們的父母沒有好好過日子。”

之前熱播的電視劇《最好的我們》中,餘淮的媽媽就總是以犧牲者的姿態出現,以愛之名義綁架餘淮。

“我成天照顧你爺爺奶奶,你爸一個人在非洲工作掙錢,你看我這衣服,都穿了幾年了?你以爲我不想穿新衣服啊,我們都是爲了你”,餘淮媽媽總這麼說。

她省喫儉用,幾年穿一件衣服是爲了餘淮,老公去非洲工作是爲了餘淮,甚至她活着都是爲了餘淮。

儘管餘淮陽光開朗、樂於助人,努力上進,可他身上揹負了來自家庭的、媽媽的壓力太重,讓他焦慮不安。

這就是爲什麼餘淮是那種一到重要考試就出問題的“倒黴孩子”,因爲他總不能輕鬆上陣。

他知道自己是家庭的希望,不能出一點差錯。

​可事情往往這樣,越是緊張越做不好,高考時他沒發揮好,獨自跑到鄰市的實驗中學復讀,拒絕和所有人的聯繫,包括最好的同學。

父母長期的犧牲,讓餘淮無法平靜對待自己的失敗,他因自己的失誤讓家庭希望破滅而內疚自責。

父母把自己的壓力轉移給了孩子,而孩子一旦做不好,就覺得對不起父母,自己很沒用,時間久了就會產生自卑的心理,對於孩子的成長很不利。

適當的內疚感所促使的行爲或許可以使你的過失有所補償,但持續的內疚感並不能給彼此關係帶來實質的好處,親子之間,沒有誰虧欠誰,平等相處纔是最健康的。

孩子之所以常有內疚感,也可能是因爲媽媽自己也經常有內疚感。

媽媽經常內疚,是會影響孩子的。

比如給不了孩子更好的條件,不能經常陪伴孩子時,就覺得對不起孩子,孩子get不到父母的情緒,不禁心疼體諒父母,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從而生出愧疚。

父母用自己的內疚感滋長了孩子的內疚感,並利用了孩子的內疚感達到了控制的目的。

“你的成績不好讓爸媽傷透了心”,家長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歸咎於孩子。

向孩子傳達,他們的快樂或不快樂是孩子的行爲造成的,孩子看到父母的痛苦,孩子可能會感到內疚,並因此調整行爲來迎合他們。

遺憾的是,這種調整隻是爲了避免內疚,而非出自對學習的熱愛。

心理學上有個“南風效應”。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

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爲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

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春暖上身,從而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中國父母的 “內疚控制”“情感綁架”之類的北風式的教育方法,是無法培養孩子自覺向上,積極樂觀的心態。

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說過:

“在習慣養成中,如果經常讓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內疚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壞習慣;相反,如果總是製造孩子的主動性和成就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一個好的習慣。”

因此,請不要人爲地給孩子製造內疚感,尤其是本來不屬於他的內疚感。

即使他有了過失,也請允許他在做出彌補的行爲之後,讓內疚感從此結清賬目。

這樣才能讓他成爲他自己,也才能重新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

作者簡介:歆小迪,富書籤約作者,一個醒的早起的晚的80後工科碩士,目前供職於國內大型企業,愛讀書,好獨處,白天職場晚上寫作,專寫溫暖治癒系的正能量文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