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威,昌图八面城的一位农民,随着孩子长大成人,她来到了沈阳,经过培训成为一名护工。

四年时间里,她陪护了一百多位患者,看着一位位患者康复出院,刘静威都会有一种满足感。在她陪护的患者中,很多人都有联系,有的甚至成了经常联络的朋友。

四年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这期间有太多的插曲,但刘静威都用心去对待每一位陪护对象,用自己的行动去照顾、温暖每一位患者。

回想这几年的工作经历,她将时光记忆拉回到两年前,那是一位刚刚手术后的患者,因为口渴得难受要求刘静威给他拿水喝,但是按照医生和护士的嘱咐是不可以的,患者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怎知患者气愤地说:“水是我家的,没用你掏钱,为啥不让我喝?”面对这样的无理责难,刘静威只能自己慢慢的消化。

有一次,她的陪护对象是一位老师,患者家属看她做事周到细致很是感激,每次来探望时都让她赶紧歇一歇养养精神。这让刘静威感觉到很温暖。“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被尊重是多么的幸福。”她说。

做陪护最艰难和最劳累的时段是患者术后的两三天时间,通常一个晚上刘静威会被叫醒十几次,咳痰、润口、按摩……一个晚上下来,几乎不合眼。清晨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仍要继续。

刘静威来沈阳打拼前,身边人都劝她在家里别出来,可是她执意出来打工赚钱填补家用。她的第一份工作是伺候老人,工作期间,老人的邻居告诉她:“这老人事儿多,伺候她的干几天就走了,没有超过十天的。”但是刘静威硬是靠着“不能回家丢脸”的劲儿,一直干了四个月。离开老人家,刘静威考取了陪护上岗证,成为了陪护队伍中的一员。

一晃,她来沈阳打拼已经五年了,孩子也在这座城市,刘静威已经爱上了这里。“我想再努力几年,在沈阳买个房,把丈夫和老人都接来在一起生活。”

原创作品,转载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