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兽首,西汉。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徐州博物馆藏。 玉兽首是楚王玉枕两端的组件。用玉质上乘的新疆和田青白玉制成,晶莹温润。楚王玉枕上的龙形玉饰和其他玉组件均由玉质极好的和田玉制成,龙形玉饰系两面雕琢,然后对剖而成两件,工艺极其精细。该玉枕虽尚未修复,但可看出楚王玉枕的制作工艺和玉质明显优于同出的“食官监”玉枕和楚王宠妃的玉枕,体现了汉代丧葬用玉的等级差别。

镶玉漆棺,西汉。长280厘米,宽110厘米,高108厘米。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徐州博物馆藏。棺盖四周的长方形玉片的五个孔原都嵌饰小金钉,每个金钉重约6克。棺侧璧形图案玉版间的小孔每侧14个,两侧共28个,都嵌饰大金钉,每个金钉约13克。棺上镶嵌玉璧的好孔直径大小不一,用玉铆钉、镶绿松石玉铆钉、贴金箔玉铆钉、带铜弧形框玉铆钉等把玉璧镶嵌在棺板上

玉枕,西汉。长28.7厘米,宽9.5厘米,高8.5厘米。1996年火山刘和墓出土。徐州博物馆藏。枕两端各以两块或三块玉片组成,并镶有鎏金铜鼻环,环径5.5厘米。徐州地区出土的此类盒形玉枕,一般多用金箔装饰,十分华丽精美。

玉铺首,西汉。1996年火山刘和墓出土。徐州博物馆藏。 玉铺首为青白玉质,局部因受沁呈鸡骨白色。整体为一兽面衔环。兽面额部似桃形,瞠目,两耳外突,面颊及额饰有卷云纹,两侧鬃须上卷,额与鬃须间透雕,兽鼻下卷,曲鼻衔环,环上刻饰绞丝纹。铺首背面饰卷云纹,中间有一圆形扣钮。从其两面均雕刻纹饰、背面有扣钮及出土位置推测,该器应为佩饰。

玉铺首(背面),西汉。1996年火山刘和墓出土。徐州博物馆藏。

石豹镇,西汉。1994—1995年狮子山楚王墓出土。徐州博物馆藏。 石豹镇采用圆雕技法,简洁凝练,概括而传神。该耳室还出土另外1件造型、大小同样的石豹镇,但豹体上有明显的残缺。同墓还出土2件造型颇为类似的铜豹镇。这些豹镇均为镇席用具。

玉熊镇,西汉。长20.3厘米,宽8.5厘米,高6.6厘米。1986年北洞山楚王墓出土。玉熊镇为青玉质,伏卧状,颈部戴有嵌贝项圈,体形肥硕,表情憨态可掬。采用圆雕和局部线雕相结合的手法,线条圆润洗炼,将熊的形象刻画得生动传神。玉熊脖颈上戴有项圈,表明熊在当时可能是楚国王室驯养的宠物。(图片版权均属徐州博物馆所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