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演义的形式, 将东汉末年到东晋将近百年的烽火硝烟、金戈铁马,全方位地展现给读者,使后人对这段历史耳熟能详。 这段历史中,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魏蜀吴”三个政权,所以这段时期被称为三国时期。《三国演义》虽然有些虚构的成分,却是很多人对三国兴趣的根源, 而另一本书《三国志》,则从历史纪实的角度,详细记录这段时间发生的各种事件,为我们展现了真实的历史。

不论是在《三国演义》中,还是《三国志》里,都记载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包括各种文臣武将、谋士君主。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寻找,就会惊奇地发现,三国时期的人物,绝大多数都是单名的,双名的人物即使零星存在,也是隐士或者身份卑贱之人,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避讳制度”和秦朝的大一统,加深了“皇权”和“避讳”的联系,为 “单名”的崛起埋下了最初的种子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取名方面,也经历了多次变革。在春秋战国及之前更久远的年代里,单名和复名 没有区别,单名固然可以,复名也没什么僭越之处。很多君主名臣,比如高渐离、蔺相如、吕不韦等,都是复名。不过,我们要区分一点,复名,是指“名”为两个字,如果姓氏为复姓,三个字的名字实际上也是单名,比如“百里奚”就是复姓“百里”,单名一个“奚”字。

在春秋战国之前,虽然 单名和复名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但取名也要遵循礼制,限制和规矩十分严苛。其中传承最为久远,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古代的“避讳制度”。

“避讳”一词,最早见于《淮南子要略》,书中记载:“故言道而不明终始,则不知所仿依,言终始而不明天地四时,则不知所避讳。”“避讳”一词由此正式被提出。不过实际上,“避讳制度”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公羊传闵公元年》中,有这样的记载:“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这直观而明确地指出了“避讳制度”的真正原则和目的。

到了秦朝,“避讳制度”由约定俗成的“潜规则”,逐渐演变成了强制执行的国家政令。作为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朝的 很多制度,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过究其根本,一切的制度规章,实际上都是为了加强君主的威严和权利。秦始皇作为“始皇帝”,必定要凌驾于其他任何人之上。所以,为了将自己与其他人进行区分,一个比较简单却又行之有效的方法被提出——让 “皇帝”的“名”独一无二。

所以,始皇帝时期,为加强皇权的权威,稳固君主的崇高地位,秦王朝推出政令,规定全国国民的名字,都必须避开皇帝的名字。因为始皇帝名为“政”,所以当时的“正月”就被称为“端月”。

这条政令对于皇权的巩固效果十分显著,所以一直被后世皇朝沿用,也正是因为这个制度的传承,为之后的“单名”与“复名”的尊卑之争,埋下了最初的种子。

二、“独尊儒术”和 “二名难讳”,由上至下影响了普通民众的取名习惯,使得西汉时期“单名”成为主流

到了汉朝,流传已久的“避讳制度”在民众的生活中,渐渐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汉初的时期,“避讳制度”已经渐渐严苛。汉高祖刘邦的发妻,西汉的第一位皇后,姓吕名雉,为了避讳她的名,雉这种动物,从此就被叫成野鸡了,至今也没改回来。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因为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崇儒家学派,提倡周礼,使得“避讳制度”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的地步——不仅仅是避讳本字,就连相同的读音也需要避讳。因为汉武帝名为“刘彻”,所以侯爵中最高级别的“彻侯”被改为“通侯”。

这种严厉到极致的“避讳制度”使得民众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到了汉武帝儿子汉昭帝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问题——汉昭帝的名字叫做“刘弗陵”。

我们之前提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礼制在西汉时期十分重要,而其中的“避讳制度”,也水涨船高,汉武帝叫“刘彻”,所以只需要避讳一个“彻”字,而汉昭帝因为是双名,所以,就应该避讳“弗”字和“陵”字。虽然,看上去只是多了一个字,可对于国家的民众来说,却是会受到很大影响。

所以,作为史上固有贤名的君主,汉昭帝的决断值得称道。在当时,“陵”字是比较常用的,广泛的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所以,汉昭帝即位后,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把自己的名字改了——从“刘弗陵”变成了“刘弗”。张晏在《汉书武帝纪》中写到:“昭帝也。后但名弗,以二名难讳故。”荀悦在《汉书昭帝纪》中也提到:“讳弗之字曰不。”汉昭帝明确下令,只有“弗”字需要避讳,每当需要使用“弗”字时,就改写成“不”字,而另一个字,则不需避讳。

汉昭帝的做法开了先河,他二十岁去世,因为膝下无子,所以继承人只能从宗室中选拔。选拔继位的皇帝叫刘贺,但因为德行不端,所以只做了二十七天,就被辅政大臣联名废黜了,而后登上皇位的,就是汉宣帝刘询。

汉宣帝原名“刘病己”,而“病”字和“己”字,又恰好是生活中常用的字,所以,汉宣帝继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也改了个名字——不叫“刘病己”,而叫做“刘询”了。

抛去做了二十七天的废帝刘贺不算,汉惠帝和汉宣帝两次改“复名”为“单名”的做法,使得“单名”与“复名”的差距渐渐明晰,再加上改名的两位皇帝都政绩斐然,使其拥有大量拥趸,自此,就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皇帝的名字,单字更合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自此,“单名”渐渐成为了西汉的主流取名方式。

三、“王莽新政”和 “二名之禁”,彻底巩固了 “单名”的尊崇地位,使得西汉末期至三国时期形成“单名为尊,复名为贱”的传统。

经过西汉几位皇帝的带头示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单名”已经隐隐凌驾于“复名”了。但是,这毕竟只是“约定俗成”,所以,当时的“复名”也不过是稍有逊色。

历史的发展,往往需要一些关键人物的推动,最终促进“单名为尊,复名为贱”格局形成的,就是一个十分具有争议的人物——王莽。

熟悉两汉历史的人们都知道,大汉之所以分为西汉和东汉,其中的始作俑者就是王莽。西汉末年,王莽位极人臣,而后通过“符命”,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禅让”,成功夺权,建立了“新朝”,并推行新政。而后,因统治不力,加上新政的诸多弊端,导致战争不断,起义四起。最终,“新朝”只存在了十六年就覆灭。而后,汉室子弟刘秀平定了叛乱,建立的东汉政权,史称“光武中兴”。

虽然王莽建立的“新朝”,存在时间很短,但是所推行的“新政”,对于中国历史以及两汉的发展,依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单名为尊”的形成,王莽新政更是直接的促成者。

王莽新政尊崇儒家,企图通过借鉴西周时代的“周礼制度”进行国家治理,这也就是所谓的“托古改制”。在王莽“托古改制”的进程中,对于“名”尤其重视,对很多事物都进行了名称上的改革,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首先,王莽直接修改了朝廷的官僚制度,《汉书王莽传》中记载:“更名大司农曰羲和,后更为纳言,大理曰作士,太常曰秩宗,大鸿胪曰典乐,少府曰共工,水衡都尉曰予虞。”王莽将汉朝官制和上古官制结合,制定了全新的官制,由西汉的“三公九卿“制度变成了“三公、九卿、四辅、四将、六监”制度,并将很多官职的名称进行了更改。

其次,王莽更改了大量的地名,据学者统计,和西汉末年相比,王莽新朝的郡由106个增加到116个,连改带增,一共改了大概91个郡名,只有25个保留了自身的原名;而对于更下一级的县,更是变动很大,从西汉末期的1587个变成1585个,别看数字相差不大,但其中730个县被改了名字,占了所有县的一半左右。而且,王莽新政的改名实际上很随心所欲,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很有名的“无锡无盐”。“无锡”,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但是因为王莽对于不吉利的字十分反感,所以,“无锡”就变成了“有锡”。无独有偶,王莽把东平国改成了“有盐郡”,原因是什么呢?那就是因为东平国内,有一个“无盐亭”。这就是非常出名的“无锡无盐”的原由。

最后,不得不提到的,就是王莽新政中对于人名的规定——在王莽当政后,在律法中明文规定,不许用双字名,也就是“复名”。王莽不但以律法条文形式规定,而且,还落实得十分彻底。

《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莽有一个孙子叫王宗,这个王宗是长四孙,在王莽还未篡位时,就被定下继承王莽的爵位。而王莽当了皇帝,王宗自然水涨船高,从“继承爵位”变成了“继承皇位”。王莽对孙子很满意,对其关怀备至,用心培养。但是王莽身体真的是太好了,五十二岁篡位成功,还整整做了十五年的皇帝。王莽身体好,就意味着王宗始终无法获得最高的权利。王宗是性急无量,于是,就自己准备了一套天子的服饰,还给自己画了画像,准备和自己的舅舅合谋,抢了自己爷爷的位子,直接上位。但是,王莽是何等人物,王宗暗中的 小动作,被王莽轻松地察觉获悉。

事情暴露后,王宗畏罪自杀。但是,盛怒之下的王莽决定,把王宗死后的政治权利也一同剥夺。那么王莽想到的惩罚形式是什么呢?除了贬官贬爵,那就是把“王宗”改名为“王会宗”。这件事被《汉书王莽传》收录,是这样记载的: “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可以说,谋反这样极致的罪名,也能用“复名”作为惩罚,可见当时社会对于“单名”的推崇,对于“复名的”轻视。

即使王莽的新朝存在时间很短,但是这种“单名为尊,复名为贱”的取名规则,却被东汉继承了下来,并流传到三国时期。

结语

从春秋时期的避讳制度,历经秦朝、西汉、王莽新朝的不断精进,到了东汉时期,所谓的“单名为尊,复名为贱”,已经算是定型了,而三国承继了东汉的政治制度,同时也保留了东汉的文化风俗,所以,我们才会发现,在三国时期,绝大多数有身份的人物,都是单名。而这也就是历史的惯性。所以不论是“三绝”还是“五虎”,都是整整齐齐的单名。

历史中有很多偶然,但是历史的进程是曲折向前的,所以,即使在东汉三国时期短暂的存在了“单名为尊,复名为贱”这种并不合理的风俗,接下来的历史也会对其进行修正,所以,现今社会,不论是单名还是复名,都不存在所谓的高低贵贱。

那么,历史是如何修正“单名为尊,复名为贱”这个看似已经牢不可破的礼制规则呢?

且等小编下一篇,扒一扒魏晋南北朝以及其之后的历史!追根溯源,以史为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