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三國演義》,作爲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演義的形式, 將東漢末年到東晉將近百年的烽火硝煙、金戈鐵馬,全方位地展現給讀者,使後人對這段歷史耳熟能詳。 這段歷史中,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魏蜀吳”三個政權,所以這段時期被稱爲三國時期。《三國演義》雖然有些虛構的成分,卻是很多人對三國興趣的根源, 而另一本書《三國志》,則從歷史紀實的角度,詳細記錄這段時間發生的各種事件,爲我們展現了真實的歷史。

不論是在《三國演義》中,還是《三國志》裏,都記載了大量的歷史人物,包括各種文臣武將、謀士君主。然而,如果我們仔細尋找,就會驚奇地發現,三國時期的人物,絕大多數都是單名的,雙名的人物即使零星存在,也是隱士或者身份卑賤之人,那麼,這究竟是爲什麼呢?

一、“避諱制度”和秦朝的大一統,加深了“皇權”和“避諱”的聯繫,爲 “單名”的崛起埋下了最初的種子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在取名方面,也經歷了多次變革。在春秋戰國及之前更久遠的年代裏,單名和複名 沒有區別,單名固然可以,複名也沒什麼僭越之處。很多君主名臣,比如高漸離、藺相如、呂不韋等,都是複名。不過,我們要區分一點,複名,是指“名”爲兩個字,如果姓氏爲複姓,三個字的名字實際上也是單名,比如“百里奚”就是複姓“百里”,單名一個“奚”字。

在春秋戰國之前,雖然 單名和複名沒什麼本質上的區別,但取名也要遵循禮制,限制和規矩十分嚴苛。其中傳承最爲久遠,影響最爲深刻的,就是古代的“避諱制度”。

“避諱”一詞,最早見於《淮南子要略》,書中記載:“故言道而不明終始,則不知所仿依,言終始而不明天地四時,則不知所避諱。”“避諱”一詞由此正式被提出。不過實際上,“避諱制度”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形成了。《公羊傳閔公元年》中,有這樣的記載:“春秋爲尊者諱,爲親者諱,爲賢者諱。” 這直觀而明確地指出了“避諱制度”的真正原則和目的。

到了秦朝,“避諱制度”由約定俗成的“潛規則”,逐漸演變成了強制執行的國家政令。作爲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秦朝的 很多制度,都是摸着石頭過河。不過究其根本,一切的制度規章,實際上都是爲了加強君主的威嚴和權利。秦始皇作爲“始皇帝”,必定要凌駕於其他任何人之上。所以,爲了將自己與其他人進行區分,一個比較簡單卻又行之有效的方法被提出——讓 “皇帝”的“名”獨一無二。

所以,始皇帝時期,爲加強皇權的權威,穩固君主的崇高地位,秦王朝推出政令,規定全國國民的名字,都必須避開皇帝的名字。因爲始皇帝名爲“政”,所以當時的“正月”就被稱爲“端月”。

這條政令對於皇權的鞏固效果十分顯著,所以一直被後世皇朝沿用,也正是因爲這個制度的傳承,爲之後的“單名”與“複名”的尊卑之爭,埋下了最初的種子。

二、“獨尊儒術”和 “二名難諱”,由上至下影響了普通民衆的取名習慣,使得西漢時期“單名”成爲主流

到了漢朝,流傳已久的“避諱制度”在民衆的生活中,漸漸發展到了登峯造極的地步。

漢初的時期,“避諱制度”已經漸漸嚴苛。漢高祖劉邦的髮妻,西漢的第一位皇后,姓呂名雉,爲了避諱她的名,雉這種動物,從此就被叫成野雞了,至今也沒改回來。而到了漢武帝時期,因爲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推崇儒家學派,提倡周禮,使得“避諱制度”發展到了一個空前的地步——不僅僅是避諱本字,就連相同的讀音也需要避諱。因爲漢武帝名爲“劉徹”,所以侯爵中最高級別的“徹侯”被改爲“通侯”。

這種嚴厲到極致的“避諱制度”使得民衆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到了漢武帝兒子漢昭帝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問題——漢昭帝的名字叫做“劉弗陵”。

我們之前提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禮制在西漢時期十分重要,而其中的“避諱制度”,也水漲船高,漢武帝叫“劉徹”,所以只需要避諱一個“徹”字,而漢昭帝因爲是雙名,所以,就應該避諱“弗”字和“陵”字。雖然,看上去只是多了一個字,可對於國家的民衆來說,卻是會受到很大影響。

所以,作爲史上固有賢名的君主,漢昭帝的決斷值得稱道。在當時,“陵”字是比較常用的,廣泛的應用於生產生活中,所以,漢昭帝即位後,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把自己的名字改了——從“劉弗陵”變成了“劉弗”。張晏在《漢書武帝紀》中寫到:“昭帝也。後但名弗,以二名難諱故。”荀悅在《漢書昭帝紀》中也提到:“諱弗之字曰不。”漢昭帝明確下令,只有“弗”字需要避諱,每當需要使用“弗”字時,就改寫成“不”字,而另一個字,則不需避諱。

漢昭帝的做法開了先河,他二十歲去世,因爲膝下無子,所以繼承人只能從宗室中選拔。選拔繼位的皇帝叫劉賀,但因爲德行不端,所以只做了二十七天,就被輔政大臣聯名廢黜了,而後登上皇位的,就是漢宣帝劉詢。

漢宣帝原名“劉病己”,而“病”字和“己”字,又恰好是生活中常用的字,所以,漢宣帝繼位之後,第一件事就是也改了個名字——不叫“劉病己”,而叫做“劉詢”了。

拋去做了二十七天的廢帝劉賀不算,漢惠帝和漢宣帝兩次改“複名”爲“單名”的做法,使得“單名”與“複名”的差距漸漸明晰,再加上改名的兩位皇帝都政績斐然,使其擁有大量擁躉,自此,就定下了一個基調,那就是皇帝的名字,單字更合適。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自此,“單名”漸漸成爲了西漢的主流取名方式。

三、“王莽新政”和 “二名之禁”,徹底鞏固了 “單名”的尊崇地位,使得西漢末期至三國時期形成“單名爲尊,複名爲賤”的傳統。

經過西漢幾位皇帝的帶頭示範,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單名”已經隱隱凌駕於“複名”了。但是,這畢竟只是“約定俗成”,所以,當時的“複名”也不過是稍有遜色。

歷史的發展,往往需要一些關鍵人物的推動,最終促進“單名爲尊,複名爲賤”格局形成的,就是一個十分具有爭議的人物——王莽。

熟悉兩漢歷史的人們都知道,大漢之所以分爲西漢和東漢,其中的始作俑者就是王莽。西漢末年,王莽位極人臣,而後通過“符命”,也就是後世所說的“禪讓”,成功奪權,建立了“新朝”,並推行新政。而後,因統治不力,加上新政的諸多弊端,導致戰爭不斷,起義四起。最終,“新朝”只存在了十六年就覆滅。而後,漢室子弟劉秀平定了叛亂,建立的東漢政權,史稱“光武中興”。

雖然王莽建立的“新朝”,存在時間很短,但是所推行的“新政”,對於中國歷史以及兩漢的發展,依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單名爲尊”的形成,王莽新政更是直接的促成者。

王莽新政尊崇儒家,企圖通過借鑑西周時代的“周禮制度”進行國家治理,這也就是所謂的“託古改制”。在王莽“託古改制”的進程中,對於“名”尤其重視,對很多事物都進行了名稱上的改革,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首先,王莽直接修改了朝廷的官僚制度,《漢書王莽傳》中記載:“更名大司農曰羲和,後更爲納言,大理曰作士,太常曰秩宗,大鴻臚曰典樂,少府曰共工,水衡都尉曰予虞。”王莽將漢朝官制和上古官制結合,制定了全新的官制,由西漢的“三公九卿“制度變成了“三公、九卿、四輔、四將、六監”制度,並將很多官職的名稱進行了更改。

其次,王莽更改了大量的地名,據學者統計,和西漢末年相比,王莽新朝的郡由106個增加到116個,連改帶增,一共改了大概91個郡名,只有25個保留了自身的原名;而對於更下一級的縣,更是變動很大,從西漢末期的1587個變成1585個,別看數字相差不大,但其中730個縣被改了名字,佔了所有縣的一半左右。而且,王莽新政的改名實際上很隨心所欲,其中最爲典型的就是很有名的“無錫無鹽”。“無錫”,可以追溯到春秋時代,但是因爲王莽對於不吉利的字十分反感,所以,“無錫”就變成了“有錫”。無獨有偶,王莽把東平國改成了“有鹽郡”,原因是什麼呢?那就是因爲東平國內,有一個“無鹽亭”。這就是非常出名的“無錫無鹽”的原由。

最後,不得不提到的,就是王莽新政中對於人名的規定——在王莽當政後,在律法中明文規定,不許用雙字名,也就是“複名”。王莽不但以律法條文形式規定,而且,還落實得十分徹底。

《漢書王莽傳》中,有這樣的記載:王莽有一個孫子叫王宗,這個王宗是長四孫,在王莽還未篡位時,就被定下繼承王莽的爵位。而王莽當了皇帝,王宗自然水漲船高,從“繼承爵位”變成了“繼承皇位”。王莽對孫子很滿意,對其關懷備至,用心培養。但是王莽身體真的是太好了,五十二歲篡位成功,還整整做了十五年的皇帝。王莽身體好,就意味着王宗始終無法獲得最高的權利。王宗是性急無量,於是,就自己準備了一套天子的服飾,還給自己畫了畫像,準備和自己的舅舅合謀,搶了自己爺爺的位子,直接上位。但是,王莽是何等人物,王宗暗中的 小動作,被王莽輕鬆地察覺獲悉。

事情暴露後,王宗畏罪自殺。但是,盛怒之下的王莽決定,把王宗死後的政治權利也一同剝奪。那麼王莽想到的懲罰形式是什麼呢?除了貶官貶爵,那就是把“王宗”改名爲“王會宗”。這件事被《漢書王莽傳》收錄,是這樣記載的: “宗本名會宗,以製作去二名,今複名會宗”。可以說,謀反這樣極致的罪名,也能用“複名”作爲懲罰,可見當時社會對於“單名”的推崇,對於“複名的”輕視。

即使王莽的新朝存在時間很短,但是這種“單名爲尊,複名爲賤”的取名規則,卻被東漢繼承了下來,並流傳到三國時期。

結語

從春秋時期的避諱制度,歷經秦朝、西漢、王莽新朝的不斷精進,到了東漢時期,所謂的“單名爲尊,複名爲賤”,已經算是定型了,而三國承繼了東漢的政治制度,同時也保留了東漢的文化風俗,所以,我們纔會發現,在三國時期,絕大多數有身份的人物,都是單名。而這也就是歷史的慣性。所以不論是“三絕”還是“五虎”,都是整整齊齊的單名。

歷史中有很多偶然,但是歷史的進程是曲折向前的,所以,即使在東漢三國時期短暫的存在了“單名爲尊,複名爲賤”這種並不合理的風俗,接下來的歷史也會對其進行修正,所以,現今社會,不論是單名還是複名,都不存在所謂的高低貴賤。

那麼,歷史是如何修正“單名爲尊,複名爲賤”這個看似已經牢不可破的禮制規則呢?

且等小編下一篇,扒一扒魏晉南北朝以及其之後的歷史!追根溯源,以史爲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