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爲蘇聯的原因,社會主義國家也不跟他往來了,鐵托沒有屈服,他向世界發出信號:“南斯拉夫跟誰都願意交朋友,但南斯拉夫誰也收買不了”。這時以鐵托爲首的南共組織起羣衆,反抗侵略者與賣國賊,他們物資匱乏,開始也沒有得到國際的救援幫助,在幾場戰役中取得了勝利卻也損失很大。

最近因爲塞爾維亞這個國家經常出現,我們聯想到了‘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這個名字,現代人耳中已經很少聽到了,在當年,這個國家是東歐一霸,而帶領他走上這個位置的,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人物是鐵托。
1892年,鐵托出生在克羅地亞的一個農民家庭,父母生了十五個孩子,最後剩下七個。
與很多家世不凡的名人不一樣,鐵托家裏經濟條件差,從小在外祖父家長大,讀過書,後來爲了生存,十五歲就到外面打工了。
他的經歷很心酸,沒有小說那種天降機遇。
他做過鎖匠的學徒,當過機械工,火車司機,爲了謀生,鐵托在嘗試過很多工作,也或許是這樣的經歷,他後來上臺做的決定,是真的有爲普通民衆着想。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鐵托被招入奧匈帝國的軍隊,1915年,在一場戰役中被俄軍俘虜,之後的五年時間,都在俄國度過。
被俘虜的時間,鐵托並沒有閒着,俄國十月革命爆發,他參加紅色國際縱隊,也是從這開始,堅定站在無產階級這一方。
1918年,克羅地亞,跟塞爾維亞等幾個國家,組成“南斯拉夫”,從此這個嶄新的國家開始出現在這個世界。
1920年,鐵托從俄國回來之後,一邊工作,一邊積極地參加工人革命。
真正讓他大展身手的是,他重整南共。
雖然南共是存在,但主要的地點是在莫斯科、巴黎等地方,不僅國內沒有地點,他們內鬥還十分嚴重,隊伍渙散。
面對這樣的情況,共產國際都要準備解散了南共,好在鐵托的出現。
他擔任南共的臨時書記,1937年底,開始把南共遷回到國內,同時整頓領導班子,挑選來一批勇敢願意奉獻的優秀成員,組成核心班底,在他一系列的行動中,南共開始變強。
不過還沒等到他們發展壯大,1941年,德國攻打南斯拉夫,當時的政府幾天就投降了。
這時以鐵托爲首的南共組織起羣衆,反抗侵略者與賣國賊,他們物資匱乏,開始也沒有得到國際的救援幫助,在幾場戰役中取得了勝利卻也損失很大。
鐵托領導的一支軍隊,拖住了法西斯的60多萬人,爲全世界打敗法西斯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944年,戰爭讓南斯拉夫經濟遭到破壞,犧牲很多人,但最終取得了勝利,他們主權回到了自己的手中。
這場戰爭的勝利,不是南斯拉夫故事的結尾,而是另一個開始,如何讓人民生活變好,這是他們當下的問題。
世界大戰之後,大部分國家都分靠在兩個陣營,一個是美國,另一個是蘇聯,而南斯拉夫則是與第二位站在一起。
鐵托很剛,他領導下的南斯拉夫也剛,戰事結束沒多久的時候,因爲一些原因得罪了西方,美國空軍就成天在南斯拉夫的領土上空騷擾,隨後,南斯拉夫就擊落了美國一架飛機。
這一舉動,讓當時其他國家感到震驚,因爲前段時間,美國可是在日本投下了一顆棉花糖。
不僅對外剛,對自己同盟也是如此。
南斯拉夫跟蘇聯合作,但是在商討過程中,對方總是低估他們提供的價值,期間的種種合作也不愉快,領導人的一些想法大相徑庭,最終分道揚鑣。
但是於蘇聯,只是少了一個合作的國家,而對南斯拉夫來說,是少了全部的合作國家,沒錯,他被孤立了。
因爲蘇聯的原因,社會主義國家也不跟他往來了,鐵托沒有屈服,他向世界發出信號:“南斯拉夫跟誰都願意交朋友,但南斯拉夫誰也收買不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鐵托帶着南斯拉夫從兩大陣營中,找到了第三條路:不結盟運動。
1961年,埃及、印度等國家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市首次舉行首腦會議,不結盟運動重要是:奉行獨立自主,支持各國人民維護民族獨立等宗旨。
與一些國家關係緩解,得到他們的幫助後,經濟很快得到發展,人民生活也得到顯著的提升,據統計,那時候每年有將近600萬的遊客去他們國家旅遊。
1976年,有車的人達到了36%,每1.8個家庭就有一部電視,南斯拉夫一度成爲東歐最富有的國家。
在鐵托的帶領下,南斯拉夫曾有四十多年的時間,人們生活幸福安定,富足與統一。
他的並非天選之子,他的每個成就都是拿命去拼來的,也正因爲他無畏英勇,鐵骨錚錚,無論是在抗戰的時候,還是後來被孤立,都能尋找到最適合南斯拉夫的出路。
後來的南斯拉夫從一個國家,變成多個國家,沒有了往日的輝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