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海外的留学生为了防疫很是焦虑,大家急于购买口罩,而跟代购购买事先见不到实物,先付钱后交货就让有心之人钻了空子,有的骗子会假装成代购,在朋友圈发送剩余口罩信息,制造饥饿营销。之前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发出提醒,有许多在法中国籍留学生通过社交媒体反映,由于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被“警察”以违反《禁蒙面法》为由处以150欧元的罚款。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郭闻 通讯员 姚钰
昨天,新通留学机构的小秘书在留学群里紧急发了提醒通知:
小秘书说,一位在澳洲留学的同学接到了自称是上海防疫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说根据大数据监控到她已经回国,但是没有报备。接下来就是我们熟知的电信诈骗套路了:先吓唬再行骗。
幸亏这位同学的防范意识挺强,随即在网上查询后打了上海防疫中心的电话去核实,确实有工作人员叫这个名字,但进一步核对后发现工号对不上。上海防疫中心随即查证,该工作人员并没有打过这样的电话。于是骗局宣告破产。
其中具有很强迷惑性的是,这位同学手机上显示的来电号码和在网上查询到的总机号码竟然是一样的,而这,其实通过网络软件修改来电显示号码便能轻松达成。
这一例事件中的同学成功识破了骗局,但是面对层出不穷、五花八门的诈骗套路,并不是每个人都如此幸运。
我们盘点了一下疫情期间发生的诈骗新套路,希望留学生与家长们能够明辨套路、提高警惕:
1.假冒警察、政府防疫人员
之前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发出提醒,有许多在法中国籍留学生通过社交媒体反映,由于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被“警察”以违反《禁蒙面法》为由处以150欧元的罚款。经向法国警方和法律人士核实,上述情况应系不法分子假冒警察所为,出于健康原因而佩戴口罩并不违法。
此外,还有个别旅法侨胞反映,有不法分子假冒政府防疫人员进入侨胞家中实施抢劫。
面对这种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或联系中国驻法国使领馆寻求协助。
2.高价卖不合格口罩
在海外的留学生为了防疫很是焦虑,大家急于购买口罩,而跟代购购买事先见不到实物,先付钱后交货就让有心之人钻了空子,有的骗子会假装成代购,在朋友圈发送剩余口罩信息,制造饥饿营销;有的会潜入留学生口罩团购群,假装之前自己多买了一些口罩,想要出售。而他们所销售的口罩要么是过期的,要么是质量不合格的,而且价格十分高昂,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擦亮眼睛!
3.利用留学生善心诈骗
在国内疫情爆发的时候,很多留学生纷纷出钱出力,为国内的同胞们采购物资。但是骗子也闻风而动。当同学们交了钱后,捐赠的物资却成了空,而因为跨国,所以追踪难度也很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