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再算上更早前發射的北斗導航試驗衛星,那麼長三甲系列火箭已經41次、護送55顆北斗衛星進入軌道。11月5日01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四十九顆北斗導航衛星。

2019年11月28日7時5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二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我國成功發射高分十二號衛星,近期航天事業好消息太多了

資料圖:我國成功發射“高分四號”衛星 新華社供圖

高分十二號衛星是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安排的微波遙感衛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達亞米級,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爲“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防現代化建設提供信息保障。

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和高分十二號衛星,均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

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20次航天飛行。

延伸閱讀

近期,我國航天事業有不少好消息。

我國一箭雙星發射兩顆北斗衛星,在軌數量突破50顆

11月23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搭配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兩顆北斗三號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此次發射是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07次發射,也是該系列運載火箭今年的第11次發射。

我國成功發射高分十二號衛星,近期航天事業好消息太多了

12年間,長三甲系列火箭用37次發射成功的表現,將51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如果再算上更早前發射的北斗導航試驗衛星,那麼長三甲系列火箭已經41次、護送55顆北斗衛星進入軌道。

目前,北斗三號系統建設已進入決戰決勝衝刺階段,而在明年六月份之前,整個北斗三號衛星系統的三大軌道,30顆衛星有望全部組網完成。較原計劃的2020年底,有望提前半年實現。屆時,北斗將成爲覆蓋全球、性能先進的衛星導航系統。

今後無論到世界哪個角落,人們都可以靠中國的衛星導航服務尋找到方向。

北斗三號導航衛星系統由MEO衛星(地球中圓軌道衛星)、GEO衛星(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IGSO衛星(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三種不同軌道的衛星組成。

這種由中國獨創的三種不同軌道混合星座佈局設計,是北斗系統獨有、國際首創,既能覆蓋全球,同時又能提供更高精度的定位和導航服務。

北斗三號實現了百分之百國產化率,真正實現了自主可控。

我國成功發射第49顆北斗導航衛星

11月5日01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四十九顆北斗導航衛星。該衛星發射成功,標誌着北斗三號系統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全部發射完畢,這也爲2020年完成北斗三號全球組網打下堅實基礎。

我國成功發射高分十二號衛星,近期航天事業好消息太多了

北斗三號導航衛星系統由MEO衛星(地球中圓軌道衛星)、GEO衛星(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IGSO衛星(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三種不同軌道的衛星組成,包括24顆MEO衛星,3顆GEO衛星和3顆IGSO衛星。其中MEO衛星可進行全球導航。此次發射的第49顆北斗衛星主要覆蓋我國及周邊地區,將進一步提升這些地區的導航精度,爲用戶提供更加精準的導航服務。"

該衛星在使用高精度的氫原子鐘、銣原子鐘基礎上,還搭載了試驗用的新型原子鐘,能夠更好提高時間精度,進行在軌驗證後,將爲後續衛星的時間精度的提升奠定基礎。該衛星兼具北斗二號衛星的“老信號”和北斗三號的新信號,確保了北斗二號和北斗三號信號之間的平穩過渡,方便地面用戶連續、平穩使用北斗導航系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