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偉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

做一位溫柔賢淑的媽媽,培養一個善良聰慧的孩子!

一天,多日不見的朋友一起約好喝下午茶,幾個女人在一起閒聊之餘很自然地銜接到了家庭的話題,尤其是已初爲人母的她們更是暢談起了孩子的教育。一朋友說:“最近孩子老不聽話,看着他寫作業,心裏都替他着急!”,另一個朋友苦笑着說:“別提了,我家那位也差不多,你說1+2和2+1有區別嗎?她在那非得磨蹭半天,有時我都在懷疑,這是不是我親生的了!”,大家聽後,不約而同地笑開了。可說笑之後,問題還是要解決的。簡單地說,孩子還小,智力發展還不健全,尤其是對周遭的認識、對知識的認識,都尚且在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而在這個階段,也正是孩子智力成長的最佳時期,更是塑造性格的黃金時期。身爲父母,尤其是母親,更應給予孩子健康成長的全權教育。

在很多名人傳記中,母親的形象一直是“溫柔、賢淑、善解人意”,從始至終,她默默地爲孩子奉獻着自己的一生,而毫無怨言。尤其是在電視劇中,母親的形象再次被重塑成“堅強、善良、有主見”,似乎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可以難倒母親的,而後,她們的孩子也是一個個絕頂的優秀,堅強、勇敢、有出息!因爲,就是這樣的母親纔可能培養出那麼出色的孩子。

做一位溫柔賢淑的媽媽,培養一個善良聰慧的孩子!

孩子在幼小時,對母親有着本能的依賴,所以,母親的性格、言語和行爲都會耳濡目染般影響着孩子的成長。 每個人都有對立面,那麼如何才能使孩子的性格習慣偏向於母親性格的正方向發展呢?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母親在孩子面前必須收斂起自己的鋒芒,而後成爲真正意義上的母親。母親在孩子面前,不是在談判桌前,更不是在辦公桌前,不需要用批評、挑剔和要求完美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在生活中,害怕母親的孩子比比皆是,因爲母親咄咄逼人的態度、尖酸刻薄的語言、駕馭一切的行爲和自以爲是的判斷,早已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記,尤其是對孩子的自尊、自信造成了巨大的無形傷害。可對於孩子來說,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孩子對母親這個角色的要求,幾乎是亙古不變的。

1、進門後,記得你是一位慈愛的寶媽

媽媽在進家門之後,務必忘掉所有門外不愉快的事情,工作也好,閒談也好,只要踏進家門就要開始承擔一位慈母的角色。孩子喜歡看到母親臉上洋溢着微笑,需要母親開心快樂。此時,儘管你心底有一團熱火,也千萬不要把與孩子無關 的壞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因爲孩子是無辜的。

2、真心爲孩子的小榮譽鼓掌

當孩子興致沖沖地告訴媽媽,他今天在學校得了一朵小紅花或是被老師表揚了的時候,千萬不要擺出一副厭煩或者不屑一顧的表情,一定要和孩子一樣高興,然後真誠地爲他所應得的鼓掌,同孩子一起分享這份快樂,因爲這個小小的殊榮對他而言很重要。

做一位溫柔賢淑的媽媽,培養一個善良聰慧的孩子!

3、不要做“無知”的媽媽

當孩子來問媽媽,“這個字怎麼念”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時,媽媽千萬不要這樣回答“你怎麼連這個字都不認識”,在某種程度上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此時,媽媽最好看一眼後,說:“哎呀,我也不認識,不如我們一起查字典,好嗎?”,幾次之後,媽媽就教會了孩子使用字典,同時,孩子查完字典認識該字後會很有成就感,多次之後就養成自覺查閱資料的好習慣了。

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對外界的事物也會越來越好奇,每天都會有十萬個爲什麼等着媽媽來解答。而當孩子來問媽媽問題時,媽媽絕不能表現得像在單位裏那樣“聰明能幹”,裝裝“無知”不失爲一個很好的辦法,鼓勵孩子動腦筋,去依靠自己的力量弄明白這個問題,或者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閱書籍或藉助於網絡。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正確地引導孩子去獨立思考問題,從而進一步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孩子的智商就會飛速的發展。

做一位溫柔賢淑的媽媽,培養一個善良聰慧的孩子!

4、寶媽脾氣剎住車,淡定,再淡定!

當孩子告訴媽媽今天考試沒考好時,媽媽一定要剋制自己的情緒,絕對不能發火或臉色陰沉,孩子這時正緊張地觀察着媽媽的臉色呢。所以,媽媽最好表現得沒什麼情緒變化,讓孩子把卷子拿出來,和孩子一起分析錯在哪兒。若是孩子已經明白了錯在哪了,媽媽也不必再糾纏。但最後要鼓勵他:你看,弄明白了下次考試就不會錯嘍!媽媽若是感到自己無法控制情緒就先做幾個深呼吸吧,很管用的喔!

5、面對失敗,我們再堅強一點!

當孩子遭受失敗或挫折時,媽媽要表現得堅強和絕不放棄,冷靜地告訴孩子失敗只代表一時,不代表孩子終生失敗。最糟糕的就是,寶媽們用刻薄的語言挖苦孩子,把孩子數落得一無是處,甚至新賬舊賬一起算。這樣的母親教育出的孩子會極度自卑,甚至放棄自己本應美好的前途。

做一位溫柔賢淑的媽媽,培養一個善良聰慧的孩子!

6、寶媽應該同孩子平等對話

媽媽不要在孩子還沒把想說的話表達清楚時,就自以爲是地搶先表達自己的觀點,尤其是不管孩子是否願意,就以“你必須……”、“你應該……”的語氣命令孩子,以自己的觀點來代表孩子的觀點,並且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執行。媽媽千萬不能成爲“專制”的代名詞,因爲在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孩子缺乏主見,缺乏是非判斷能力。媽媽和孩子之間應建立平等的關係(平等不是無原則), 平等交談,懂得互相尊重對方。

7、“簡短語言+沉默” > 嘮叨不停

媽媽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語言的數量,千萬不要嘮叨。其實,當年小編也蠻討厭媽媽無時無刻的嘮叨,儘管懂得那些都是愛,但卻想竭力的推開。事實上,媽媽沒必要嘮嘮叨叨地說個沒完,與其讓孩子心生厭倦,不如用簡短的話語直接告訴孩子犯錯的點,以及日後在類似的事情上應該注意些什麼,接下來,母親再用沉默來緩釋整個對話,留出讓孩子思考的空間。不要以爲孩子什麼都不懂,他雖然裝得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但實際上卻在觀察母親是否把所說的事當回事。

做一位溫柔賢淑的媽媽,培養一個善良聰慧的孩子!

當女人榮升爲媽媽的時候,就應該有一個媽媽的態度,照顧好孩子的生活起居,關注到孩子內心的起伏變化,關心孩子的一舉一動,呵護好孩子幼稚的情感,培養好孩子的性格。當孩子覺得自己在一天一天地超過媽媽的時候,那麼他也就自信、健康、快樂地成長了。

關注孩子成長就上成長學:https://www.czxue.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