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受害人刷单量不断增多,诈骗分子最后会以未完成任务量、网络故障等诸多理由不按事先约定返还本金和报酬,而是要求受害人继续刷单并投入更多的本金,使其越陷越深,直到受害人意识到被骗。受害人接到电话后,诈骗分子自称是淘宝、京东或其他购物平台的客服或卖家,可以详细报出受害人的个人订单信息,并称订单无效要“退款”、或者“退货给补偿”等,引诱受害人点击钓鱼链接、或引导受害人扫描二维码等,将钱卷入自己的账户。

今年以来,全市电信网络诈骗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因今年复工延期影响,部分市民短期资金需求大,也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临近五一小长假,不管短期有出行还是宅在家的市民朋友都要警惕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武汉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杨雅迪警官深入解读近期高发的诈骗警情。

受骗人数较多的诈骗手法有刷单诈骗、网贷诈骗和冒充客服诈骗,被骗金额较大的诈骗手法有冒充公检法、网络交友诱导投资、赌博(杀猪盘)。复工复产后,我市刷单类诈骗是最为严重的,诈骗人数占到全部电信网络诈骗的四成。学生在家期间,网友充值诈骗和家长群内的冒充老师诈骗也较为严重。

今年突发疫情,目前未出现较新的诈骗手法,如果大家近期有出行计划,要注意防范票务诈骗,如果依旧在家,注意防范疫情相关的口罩诈骗、游戏充值诈骗和家长群诈骗等。此外,网购前后,市民也要注意防范网购诈骗、冒充网店和快递客服诈骗。01.兼职刷单诈骗

诈骗分子先是通过网页、论坛、社交软件等渠道广泛发布兼职刷单广告,号称给网店刷单提高商家信誉可以“足不出户、日赚千元”。当受害人轻信其虚假宣传后,诈骗分子即要求受害人在某网络平台上购买特定的物品进行刷单,其中购物所需费用即本金由受害人支付,诈骗分子承诺在交易成功后将本金和报酬一同返还受害人。

在最初几单任务时,诈骗分子会向受害人返还本金并支付小额报酬,使其放松警惕。随着受害人刷单量不断增多,诈骗分子最后会以未完成任务量、网络故障等诸多理由不按事先约定返还本金和报酬,而是要求受害人继续刷单并投入更多的本金,使其越陷越深,直到受害人意识到被骗。

受害人多为大学生等年轻群体,有的甚至被骗十几万,给当事人和家庭都造成巨大伤害,严重影响其学业和身心健康,社会影响恶劣。

案例:

受害人李某在QQ上收到好友发来的兼职刷单信息,梦想轻松致富的她在询问过刷单事宜后,开始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将自己账户内的1万多元现金分批通过向对方提供的二维码转账的方式,支付给对方。

忽然有一天,李某发现,对方说账号被冻结了,不能返还本金,需要重新付款。骗子称系统权限出现问题,需要李某完成更多的刷单任务,才能返还本金。客服的回答滴水不漏,李某只好照做,再次付款,一步步陷入了诈骗团伙设下的陷阱。

看似熟练的对话,其实是犯罪分子提前设计的诈骗剧本,他们早已对受害人的心理进行了大量研究,设计了各种情况下的应对话术,逐步获取受害人的信任。当李某完成最后一笔转账后,之前热情主动的客服犹如人间蒸发,再也联系不上了。

防骗提醒:

网络刷单诈骗的实施者准确掌握了受害人的心理。在最开始的时候,骗子会以练习刷单业务流程为幌子,刷单成功,购物本金和刷单佣金可以迅速返还。受害者尝到了甜头、一旦上钩后,就需要完成连续任务,数额达到一定规模,骗子又会以各种系统故障、账户冻结等理由,诱导其向诈骗账户再度汇钱。很多受害人直到被骗子“拉黑”后才发觉上当受骗。最为恶劣的是,当诈骗团伙骗取完受害人的现金后,还会诱导受害人通过各大银行和网络金融平台借取小额贷款,进一步榨取受害人的钱财。

网络刷单本就属于失信违法行为,不可从事此类工作,遭遇诈骗立即报警,并将对方的QQ、微信聊天记录、电话号码等留存提供给警方,以便警方侦查。

02.冒充网店、快递客服退款诈骗

受害人接到电话后,诈骗分子自称是淘宝、京东或其他购物平台的客服或卖家,可以详细报出受害人的个人订单信息,并称订单无效要“退款”、或者“退货给补偿”等,引诱受害人点击钓鱼链接、或引导受害人扫描二维码等,将钱卷入自己的账户。

案例:

本市李女士,接到自称某电商平台客服的来电,对方称因李女士购买的外套材料甲醛超标,可退货退款,并要求添加微信处理退款事宜,通过微信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李女士进入一个钓鱼网站,填入了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密码和验证码后,分两次共计支出6750元人民币,后又以扫码充值Q币的方式分三次给对方QQ号充值QQ币共计6350元人民币后发现自己被骗,被骗金额共计13000元人民币。

防骗提醒:

一是当遇到自称卖家的电话说需要退款或者重新支付时,要亲自登录官方购物网站查询,或者拨打正规客服,不要轻易点击所谓店家提供的网址,更不能在这些网页上填写相关信息。

二是各类购物平台的客服人员不会提出用户提供个人银行卡信息及转账要求。三是银行卡号、验证码信息一定要保管妥当,不要轻易外泄。03.代办信用卡、贷款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网页、微信群、QQ群等发布可以提升信用卡额度、信用卡套现、办理大额信用卡或办理大额低息贷款等信息,有的假冒银行发送短信,拨打电话邀请持卡人提额,诱导持卡人按照其要求操作,骗取公民个人信息;有的以办理大额低息贷款为饵,通过收取受害人中介费、预付利息、保证金等方式实施诈骗。

案例:

张女士接到一个声称自己是做快速贷款的陌生电话,可以提供“低门槛、无利息”的贷款服务。张女士贷款心切,迅速在对方的引导下填写了申请信息。张女士发现自己申请到了10万额度的贷款,但却迟迟不能提现。对方告诉张女士,需先行支付0.6个点的包装服务费,才能生出订单号。张女士不明情况,随即通过微信扫码支付的方式转了600元。但是,张女士又查询到其贷款金额因为账号输错被冻结,对方又让其缴纳了3000元保证金……之后,对方又以个人征信有问题需缴费清除不良征信、网上消费记录不足需补刷为由,让张女士付款。最终,张女士再缴纳了一系列费用仍旧没收到放款,才意识到被骗了。

防骗提醒:

诈骗分子瞄准的是那些急需用钱又对信用卡使用缺乏了解的人,精心杜撰剧本,受害人很容易就上钩。

目前,有不少银行把信用卡业务外包给其他公司,所以一些公司提供贷款服务、办理信用卡并不奇怪,关键在于如何分辨真伪。申请办理任何可透支的金融类卡时,都会受到申请单位的严格审查,并核定金融类卡的消费额度。绝对不会是所谓的“工作人员”承诺您多少就是多少。整个申请过程都是免费的,即使涉及交费,也会让你到单位或银行办理,并给予相关收据、收条。切莫被所谓的“高额”“低息”或“无息”诱惑。04.家长群诈骗

诈骗分子在QQ内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即可出现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申请后方可进入。有些学校在家长群的运营安全上较为松懈,群号直接写在黑板上或对外公开,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获取学生信息后,伪装成学生家长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会备注为“xxx学生父亲/母亲”,由于学生众多,许多老师并不会挨个核实。一旦成为好友或群友即可查看对方的头像、昵称等信息。只需下载头像、复制昵称即可快速创建高仿账号,迷惑性极强。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或者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不法分子往往会挑选上课、午休等时间段下手,利用时间差,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

案例:

市民高先生的儿子刚上高一,家长和老师们便建立了一个QQ群方便日常联系。近日,群消息提醒“庞老师”发来通知:“各位家长中午好,本学期学校通知收取学杂费、资料费共580元。请各位家长通过扫码的方式进行缴费,付款截图发群里备注学生姓名。”高先生立即按要求扫描二维码转账了580元。

直到真班主任庞老师发现问题并在群内澄清,高先生和各位家长才发现被骗。

防骗提醒:

1、添加好友时候注意核实对方身份,不要完全轻信; 2、不随意向他人推送微信群的二维码,并设置相关身份验证; 3、注意查看可疑人员的微信号,高仿号一般会复制头像和昵称,但ID无法频繁修改。

4、收到“交费”、“转账”等信息通知时,可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学生、老师多方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 5、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05.网络交友、投资理财诈骗

诈骗分子在社交平台鼓吹自己能准确预测股票、期货等的涨跌,塑造所谓的“专家”“大师”“白富美”形象,有的诱骗受害人参与投资,收取高额“会员费”“服务费”;有的推销各类“荐股软件” “荐股平台”,以“免费使用”和“高盈利”为诱饵,将用户导流到软件平台,参与贵金属、艺术品、邮币卡等现货交易或境外期货交易,其实这些交易系统都是伪造的。骗子可以在后台实时操纵行情,伪造交易记录,骗取受害人大量资金。

案例:

杀猪盘的切入阶段,骗子和你加好友之后,先会聊一阵子,然后突然减少聊天频率,等你去问他,当你关心他时,他也不会说具体做什么,只会说赚赚外快,目的是勾起你的好奇心,顺便测试一下你是否容易被骗。

骗子会想尽一切办法拒绝和你视频,因为一方面他们的朋友圈照片都是盗用的,一旦开视频就会暴露。另一方面就是不想留下任何证据,“拒绝视频”是杀猪盘诈骗的一个显著特征。

等你上钩后,骗子会说自己买彩票,并暗示可以指导你购买,这是为了进一步引诱你走进陷阱,其实国家目前不允许任何网上销售彩票的行为,买彩票只能到相关网点购买。

当你动了心,但是下不定决心的时候,骗子一般会用保证赚钱来进一步引诱你,一般会让你先投入少量的钱,然后让你赚钱,目的是让你体验轻松赚钱的快感,同时展示实力。

当你赚了钱,想提现,又或者赔了钱,不想继续,骗子就会忽悠你借钱,目的是让你继续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同时也为后续让你加大投入做好铺垫。

这时候杀猪盘诈骗进入了关键阶段,当你的赌性被逐渐培养出来之后,骗子就会忽悠你进行大额投注,目的是骗更多的钱,而人一旦习惯一次输赢几万,便会对金钱不再敏感。直到被光。

防骗提醒:

投资有风险,投资理财一定要到正规平台,在微信群、QQ群等交流理财知识并不靠谱,一旦涉及汇款转账就要警惕了。此外,不要被社交平台上所谓高回报的贵金属、原油、期货等投资、“推荐股票”之类的说辞所迷惑。

5月份,武汉警方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传月”,届时将有中小学反电诈网课、“我的安全我做主”反诈宣传视频大赛等系列活动,到时候也请各位市民及时关注,积极参与。​​​​

来源:平安武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