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抗战时期,活跃在抗日战场上的勇士们来自全国各地,很多人属于少数民族,建国后他们中的佼佼者成为了开国将军,今天介绍的这位来自壮族的开国将军,不但在战争年代创造了光辉伟绩,建国后也一直担任国家的重要职务,是一位成就很高的开国将军,他就是韦国清上将。建国后,这个拥有几十年作战经验的优秀将领,与陈赓一起率领军事顾问团来到越南,在异国他乡开始自己的军旅生涯,1950年他们协助越方组织边界战役,此战共歼灭法军在六千人以上,不但打通中越交通线,更是将战争主动权掌握在越军一方,后来陈赓回国,韦国清留下来一直协助越军打到奠边府战役取得完全胜利。

抗战时期,活跃在抗日战场上的勇士们来自全国各地,很多人属于少数民族,建国后他们中的佼佼者成为了开国将军,今天介绍的这位来自壮族的开国将军,不但在战争年代创造了光辉伟绩,建国后也一直担任国家的重要职务,是一位成就很高的开国将军,他就是韦国清上将。

1913年,韦国清生于广西东兰的一个小山村中,说起东兰会联想到我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之一的韦拔群,他也是东兰县人,二十年代后期他回到家乡开展农民运动,韦国清的父亲韦宗典曾是农民协会中的骨干力量,1928年,韦宗典被敌人杀害,为父报仇的韦国清参加了韦拔群领导的农民自卫军。

长征时,韦国清是红军干部团特科营营长,别看他只是一个营长,在长征中可立下大功,1935年元旦,红军来到乌江江畔,刚经历湘江战役惨痛损失的中央红军必须突破乌江,才能粉碎敌人的围攻,搭建乌江浮桥的重任交给了特科营。
韦国清率领特科营,在红一军团的火力掩护下,苦战36小时,终于克服水流快、器材缺、工具少、军情急、时间紧等困难,把乌江浮桥由南岸架设到北岸,为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直下遵义开辟了通路。

红军到达陕北后,直到抗战爆发最初几年,韦国清一直从事军校教育工作,一心想上阵杀敌的他多次提出申请,都被上级拒绝,到了1940年才在朱老总的同意下,来到山东纵队工作,担任陇海游击纵队政委。
当时纵队司令是张爱萍,他们红军时期就是战友,如今又成搭档,两人并肩作战不断创造光辉战绩,抗战胜利前夕,韦国清已经担任新四军四师副师长。

建国后,这个拥有几十年作战经验的优秀将领,与陈赓一起率领军事顾问团来到越南,在异国他乡开始自己的军旅生涯,1950年他们协助越方组织边界战役,此战共歼灭法军在六千人以上,不但打通中越交通线,更是将战争主动权掌握在越军一方,后来陈赓回国,韦国清留下来一直协助越军打到奠边府战役取得完全胜利。

1955年回国后不久的韦国清不但被授予上将军衔,还被任命为广西省省长,能够成为家乡人民的父母官,他很荣幸,也感到肩上沉重的担子,几年后韦国清又担任广西省委书记,他主政广西一共二十年,为广西各方面的发展呕心沥血,付出了大量心血。
1976年,韦国清调任广东省委书记,但是他在这里执政的时间比较短,一年后就去军委担任新的职务。

在韦国清将军的执政生涯中,他在地方先后担任两省省委书记,已经很了不起了,而他在中央也一直有很高的成就,他曾连任第四到第七届,一共四届人大副委员长,还担任两届政协副主席,在副国级的领导岗位工作了很多年。
1989年6月14日,韦国清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