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黃家湖北岸打造“回”字形路網

黃家湖北岸三環線交通節點,主要通過烽勝路匝道、青菱河南路、青菱河北路聯通三環線,是黃家湖區域路網建設的關鍵性區域。

連日來,楚天都市報記者穿行在黃家湖北岸,雖是盛夏時節,但滿目是熱火朝天的道路建設場景。

武漢市城建委工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黃家湖大道與三環線交會節點區域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工程共14項,其中市政道路8項。這些道路計劃2019年9月前全部完工。屆時,居住在黃家湖運動員村的運動員們,將通過黃家湖大道北行,上三環線,或通過烽火路等進城,迅速抵達分佈在全市各地的比賽場館,時間不超過30分鐘。

烽火路

提高通達能力對接楊泗港大橋

與黃家湖大道工程無縫相接的是烽火路。它也是連接楊泗港過江通道和三環線之間的一條重要連接通道。目前,烽火路(八坦路—青菱河北路)正在建設中。

武漢市城投集團介紹,烽火路(八坦路—青菱河北路)工程於2017年10月31日開工,全長3.03千米,按城市主幹路標準建設,紅線寬40米,雙向8車道。

記者現場探訪看到,現狀烽火路爲水泥路,道路破損比較嚴重,路邊雜草叢生。施工現場,一條排水通道已現雛形。

施工方青山市政公司現場負責人介紹,烽火路升級改造包含道路、排水、綠化、照明、交通等工程。其道路承載力很差,爲此,施工時綜合運用了三種樁基形式:預製高強管樁、水泥土雙向攪拌樁、丁型水泥土雙向攪拌樁。新建的排水通道彙集沿線雨水,將排入青菱河。

上述負責人表示,烽火路部分路段正在進行地基處理,接下來還將鋪上兩層水穩層,兩層混凝土和兩層瀝青。同時,人行道還採用海綿城市設計理念,鋪上能吸水的透水磚和透水混凝土。

據介紹,烽火路(八坦路—青菱河北路)完工後,將同黃家湖大道無縫相接,形成一條縱貫洪山、江夏的南北向大通道。這條大通道向北接八坦路,經楊泗港快速通道可直達楊泗港長江大橋過漢陽,向南與江夏境內的黃家湖大道升級改造工程相接。

未來,居住在黃家湖東岸軍運村的運動員們,可通過烽火路進入武昌主城,迅速抵達分佈在武漢三鎮的比賽場館。此外,黃家湖、白沙洲片的學校、小區居民將因此受益,白沙洲居民前往漢陽、黃家湖、江夏將更加快捷。同時,黃家湖、白沙洲居民也可通過黃家湖大道、烽火路,與新建的珞獅南路改造及配套工程、南湖大道相連,快速通往光谷。

青菱河整治

修建水清岸綠的親水步道

武漢市城投集團介紹,青菱河整治西起於規劃青菱路,東止於京廣鐵路,全長1.7公里,渠道控制紅線寬110-120米,通過渠道疏浚、拓寬,形成滿足規劃流量斷面,運用水體生態修復、雨水口生態改造、截污管道等措施,實現水清岸綠,既可防汛排澇,又可成爲供居民休憩的景觀長廊。

記者現場看到,多臺挖掘機正在施工,工人冒着酷暑作業。

施工方中國水電八局現場負責人介紹,此次青菱河整治過程,爲了打造親水平臺,將在武漢首次使用橡膠止水壩,通過升降實現青菱河水的調蓄功能。

據悉,青菱河橡膠壩位於新港出口上游約170米處,爲斜坡錨固式,設計壩跨長47.5米,壩高4.5米,正常蓄水水位高程爲19米,其原理是橡膠壩袋由高強度的合成纖維受力骨架與橡膠構成,錨固在基礎底板上,形成封閉袋型。這樣可滿足青菱河抬升水位的需求,也可滿足排漬調度需求,相比臨時滾水壩或鋼板樁則更加迅速、靈活。

橡膠壩放下時,不阻礙河道泄洪;橡膠壩升起時,一方面抬升青菱河水位,使河道水面更寬,呈現“水滿、水清”的效果,另一方面可在壩前與壩後形成跌水,實現“可視、可聽”的效果。此外,跌落的水攜帶空氣中大量的氧進入水體,可給水流中浮動植物和微生物提供一定生長條件。

記者還了解到,青菱河岸的景觀提升總面積爲49.3萬平方米,河道將綠化,兩岸四周栽植大樹,形成防護密林帶、河畔特色的彩葉風景林帶。

青菱河南路和青菱河北路

構築區域“回”字形路網

沿着青菱河步行探訪,對稱分佈的南北兩條在建道路引人注目。這是正在建設中的青菱河南路和青菱河北路。

洪山建投公司相關負責人稱,青菱河南路分兩段建設,其中從烽勝路到黃家湖大道段全長1552米、寬30米-40米,從麗水北路到烽勝路段全長1277米,寬30米,均爲雙向6車道。青菱河北路(白沙路-烽火路)長2615米、寬30米,均由目前的雙向4車道拓寬至雙向6車道,包含道路、排水、交通、路燈、綠化等工程。

記者現場探訪時看到,上述兩條道路均已打圍,挖掘機、壓路機、吊車等大型施工機械忙個不停。

施工方中建三局三公司基礎設施工程公司負責人介紹,青菱河南路(麗水北路—烽勝路)將橫穿現狀新港河,設置一座橋樑,橋樑全長51.12米,橋寬30米。目前,現場施工人員89人,出動了13臺挖機,3臺攪拌樁機,2臺壓路機,1臺吊機,1臺震動樁機等。

上述負責人說,因白沙洲地質條件較差,青菱河南路和青菱河北路將採用管樁和釘形樁施工方式,即在路基打下一根根樁子,再給樁子戴上混凝土“帽子”,上面蓋上鋼筋混凝土託板,以防止路面不均勻沉降。

屆時,運動員從軍運村出發,經青菱河南路或青菱河北路與黃家湖大道或烽勝路交會的四個轉盤,即可快速進入三環線,再經兩條快速路分別抵達武漢市內各比賽場館。

這些道路整治完成後,黃家湖大道、烽勝路、青菱河北路、青菱河南路將合圍成一個小“口”字形路網,而三環線、楊泗港快速通道、烽火路、白沙洲大道又將合圍成一個大“口”字。這樣一來,黃家湖北岸就形成“回”字形路網,形成連續性交通組織,市民出行將更順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