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吉林省法律援助中心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编印《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知识问答手册》3万份发放到全省各法律援助机构,在长春市黄河路客运站、凯旋路客运站、卫星广场客运站广告屏幕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公共法律知识宣传,受到群众的欢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连日来,多地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贯彻落实条例,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简化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手续,畅通农民工维权通道,切实维护返城复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国务院颁布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于今日起施行。连日来,多地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贯彻落实条例,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简化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手续,畅通农民工维权通道,切实维护返城复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四川省司法厅联合省人社厅等部门联合发文,从今年3月中旬到5月底,在全省开展稳定劳动关系“春风行动”,集中开展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对于申请办理欠薪案件法律援助的,一律免于审查经济困难条件,并开通“绿色通道”,做到当日申请、当日受理。成都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通过“四川观察”APP打造融媒体产品《复工复产36计》,在处理成资渝高速公路桥梁工程的建筑劳务法律事务中,指派律师梳理劳动用工法律问题20余条,通过电话、视频、现场办公多种方式开展4次专项法律服务,确保农民工及时复工返岗。

黑龙江、西藏等省(区)司法厅日前印发“贯彻落实条例 助力根治欠薪”工作方案,要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主动作为,为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提供有力的法律服务。根据疫情防控实际,引导农民工优先通过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和网络平台进行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百度法律援助地图”作用,方便求助人就近申请法律援助;健全完善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加强法律援助机构的协助配合,降低农民工异地维权成本;联合人社部门,明确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立维权信息告示牌,明示法律援助申请渠道、“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等信息。

江苏各级法律援助机构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依法保障劳动者权益。丁某美是江苏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职工,其所在公司已拖欠连同她在内的20名工人工资25万余元。她“想讨回拖欠工资、希望得到法律援助”的法治“微心愿”,在“4.8”司法日海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法律服务平台启动当天,即被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认领,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立即组织法律服务志愿者深入企业了解公司的运营状况、核实被拖欠工资的人员名单、工人的家庭经济状况等,并与环保公司的企业主进行多次积极沟通,最终帮助丁某美等20名工人拿回了25万余元应得报酬。疫情防控期间,海安市完善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利用网络、法润民生群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对农民工讨薪等维权案件,尽可能通过促成企业与职工和解、组织调解等非诉方式实质化解企业欠薪、劳动合同纠纷。

吉林省法律援助中心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编印《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知识问答手册》3万份发放到全省各法律援助机构,在长春市黄河路客运站、凯旋路客运站、卫星广场客运站广告屏幕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公共法律知识宣传,受到群众的欢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联合第十二师司法局、第十二师劳动监察大队,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工业园区,开展条例学习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农民工群体依法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活动期间,工作人员向现场100多名农民工发放宣传资料、“12348”宣传布袋、解读条例相关规定,就农民工关心的涉法问题进行现场解答。今年以来,兵团已办理155起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为353名农民工提供了法律援助服务,帮助他们挽回经济损失518.65万元。

图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工作人员向农民工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内容。

来源:司法部

相关文章